<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據媒體報道,著名作家葉永烈于2020年5月15日去世,享年79歲。這個消息瞬間引發無數網友悼念,紛紛表示“逝者安息,老先生一路走好。”

    有人說,他是中國科幻作家的先驅。確實,在20歲那年,葉永烈便成為科普暢銷書《十萬個為什么》的主要作者,后來更是寫出《小靈通漫游未來》等諸多作品,用文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葉永烈。四川人民出版社供圖

    1940年8月,葉永烈出生于浙江溫州,上中學時便對科學書籍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也為后來從事科普創作打下了基礎。

    11歲時,葉永烈寫了一首小詩投給家鄉的報紙,最后發表了。他備受鼓舞,從此愛上了文學,大學時雖然讀的是理科,但并沒有放棄文學寫作。

    許多讀者對葉永烈最初的印象,大概是那套家喻戶曉的《十萬個為什么》。該作品發行量大、歷史悠久,也是中國許多孩子的童年記憶。

    1960年,20歲的葉永烈還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一名學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成為《十萬個為什么》的主要作者。

    “當時,化學分冊第一次出版是176個‘為什么’,采用我的是163個。”葉永烈曾回憶,化學分冊寫完后,別的分冊編輯也來找他寫,包括天文、微生物等等,“我來者不拒。”

    所以說,那個時候初版《十萬個為什么》是五冊,900多個“為什么”,他一個人寫了差不多300個“為什么”,大概占全書的三分之一。

    寫了《十萬個為什么》后,葉永烈有了點野心:要寫“大一點的東西”,于是又動筆寫了一部科幻小說,就是流傳極廣的《小靈通漫游未來》,受到許多讀者歡迎。

    大學畢業后,葉永烈被分配到上海一家科研所工作,但始終對文學創作念念不忘。于是,他糾結了一段時間后,先是到電影廠當導演。

    做導演,葉永烈也很出色。他曾編導了許多有影響的科教片,其中,《紅綠燈下》在1980年榮獲第三屆百花獎最佳科教片獎;業余時間投入大量精力從事科普與科幻創作。

    除自身創作之外,葉永烈主編了十余種科幻小說選集,如《中國科學幻想小說選》《中國驚險科幻小說選》《中外科幻小說欣賞辭典》《世界科幻名作文庫》等等。

    而且,葉永烈在文學創作上還曾有過一次“華麗的轉身”,寫出長篇小說“上海三部曲”,算是從紀實文學到長篇都市小說的轉型之作,耗費大量心血。

    對這部作品,他曾提到過,由于長篇小說創作的連續性很強,自己不習慣寫寫放放:一位作家是要創作幾部長篇小說的,它相當于一個作家的航空母艦,考驗著社會閱歷和寫作能力。

    其實,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葉永烈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創作檔案,各種文稿、書信、照片、采訪錄音、筆記,作品剪報、評論、樣書等均分類保存。

    而在科普創作方面,2017年8月,總字數達1400萬字的28卷本的《葉永烈科普全集》出版,囊括科幻小說、科學童話、科學小品、科普讀物、科學家傳記、科普創作理論等六大類內容。

    經常會有人驚訝于他旺盛的創作力。他曾分享過這樣的創作感受:“寫作其實是一個很寂寞的工作,每天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我的書房度過,在電腦前頭度過”,“但是一旦寫出好的作品,寫出新的作品,我心里就非常滿足。”

    他也說過:“……我屬于‘煤球爐’式的作家,點火之后火力慢慢上來,持續很長很長的時間。我從11歲點起文學之火,一直持續燃燒到60年后的今天。”

    這大概也是葉永烈創作人生最真實的寫照。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作家葉永烈去世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克拉玛依市| 迁西县| 吉安县| 富阳市| 巨野县| 乐都县| 琼海市| 霍林郭勒市| 山阳县| 囊谦县| 康马县| 武陟县| 清苑县| 德清县| 盐津县| 柳州市| 昔阳县| 鄱阳县| 栖霞市| 凤阳县| 萨嘎县| 浮梁县| 双辽市| 江城| 麻城市| 鄢陵县| 固镇县| 柘荣县| 九龙坡区| 繁昌县| 沾益县| 三河市| 来凤县| 贵港市| 来凤县| 日喀则市| 高雄县| 自贡市| 和平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