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擁有數萬棟高層建筑,從樓上掉下的一塊磚,或是一個小小垃圾袋,都可能危及行人安全。從天而降、不期而至的風險,已是高懸在城市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目前正值臺風高發期,高空墜物問題受到社會和媒體密切關注。7月24日晚間,上海市住建委及市房管局回應:目前已對全城22.3萬幢房屋進行了高空墜物隱患風險排查;接下來將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初步形成《上海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常態監管機制。
全市50%玻璃幕墻建筑被“實時監控”
說起高空墜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帶有玻璃幕墻的大樓。市房管局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共有超過1.3萬幢玻璃幕墻建筑,其中約有50%玻璃幕墻建筑被納入“上海市建筑幕墻管理平臺”。市房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平臺會綜合分析玻璃幕墻建筑的維保記錄、幕墻結構、大樓年齡等信息,一旦發現隱患會及時向業主和監管部門發送預警,督促整改。“接下來,我們會逐步把所有玻璃幕墻建筑的信息納入平臺,建立‘一樓一檔’。”
高空墜物種類繁雜、數量大,除了玻璃幕墻,還包括外墻墻面、空調支架等。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針對空調外機等外立面附加設施,上海211處重點區域重要建筑外立面開展了相關整治,正在形成外立面附加設施管理長效常態機制。目前已出臺《空調外機等外立面附加設施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并制定相關配套標準,如:檢查處置技術導則、分類整治圖冊。
外墻面脫落主要是外墻外保溫系統問題。近年來,上海發生過多起因為使用無機保溫砂漿,導致外墻外保溫系統發生質量問題的事件。從2018年起,上海已經禁止無機保溫砂漿系統在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建筑工程外墻外側作為主體保溫系統使用。今年上半年,上海組織了專業機構和專家進行研究,已經制定針對外墻外保溫系統維修的相關技術規定。在市屬保障性住房中,加快檢測和維修外墻保溫系統。目前,排查發現的11個嚴重隱患項目已列入應急處置范圍,部分項目已進入維修施工階段。
針對數量更大的普通住宅小區,上海完善隱患排查機制,要求物業服務企業將房屋外墻安全隱患巡查納入每日巡查范圍,成立“上海市房屋管理應急指揮中心”,開發上海物業APP“災情上報”功能,完善“上海市物業管理監管與服務平臺”,建立風險隱患電子臺賬。目前,上海已對9151個物業小區、共22.3萬幢房屋建筑進行了高空墜物隱患風險排查。
高空墜物隱患整治維修資金缺口大
近年來,上海不斷加強空中墜物監管力度,但高空墜物隱患形勢依然嚴峻。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坦言,上海各類房屋建筑量大面廣,長期以來,在建設、使用、修繕及管理等環節上出現了各類問題。
如,高空墜物涉及主體的責任模糊。在既有建筑高空墜物風險專項排查整治中,建設、施工、設計、監理、管理等單位責任仍存在模糊、界定不清現象。在防范建筑空中墜物方面,一些業主、業主委員會一味指望政府協調、處置,對自身應該承擔的主體責任沒有正確認識。
較大的維修資金缺口問題亟待解決。目前,墜物風險大量集中在建筑附屬物,如:外墻裝飾、外保溫系統。居民與開發商之間存在矛盾:有的建筑已過保修期,居民堅持認為是建筑質量問題,應由開發商維修。開發商則認為,保修期已過,不應再負責維修事宜。在保修期內的建筑,開發商給予的小修小補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總的來看,建筑物空中墜物風險整治所需費用較大,財政并沒有專項補貼資金,對部分需要大面積整治外立面的建筑物,房屋維修資金根本不足以負擔,且難以通過三分之二以上業主的同意,客觀上影響了隱患處置。
上海啟動房屋使用安全的立法研究
從源頭解決高空墜物困境,上海正在建立防范高空墜物隱患的長效管理機制,抓緊出臺全面排查整治房屋建筑高空墜物安全隱患的工作意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全面落實業主安全主體責任。房屋業主和使用人是房屋建筑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對建筑和相關附屬設施的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和日常維護工作。
明晰處置流程。對各渠道發現的高空墜物安全隱患問題,告知街鎮或房管部門并統一納入城市網格化監督管理范圍。對存在高空墜物安全隱患的房屋,物業服務企業或小區自行管理機構及時采取告知、設立警戒線等警戒措施,隱患嚴重的,及時設置防護棚、防護網等必要防護措施。
責任認定及專業檢測。擬按照“誰的房子誰負責、誰造成的原因誰負責”的原則,落實隱患處置責任。
明確維修實施主體。對因建筑設計、施工質量引起的高空墜物安全隱患問題,原開發企業或建設單位作為維修實施主體。對原開發企業或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已無法追溯的,由區政府托底先行處置;對因房屋自然老化、日常維護保養不足等原因引起的高空墜物安全隱患問題,業主為維修實施主體。相關維修工作實行掛牌督辦、限期維修、銷項管理,形成管理閉環。
保障措施及長效機制。對拒不整改的開發企業等單位納入企業誠信記錄,并采取限制房地產開發等懲戒措施。加大對業主維權范圍、投訴渠道、處置程序以及業主房屋安全使用責任的宣傳力度。
相關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立法研究也在推進當中。市房管局副局長冷玉英表示:“現已初步形成《上海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辦法》,一方面修訂完善建筑外立面及其附著物相關設計、施工、選材等標準,另外也在明確房屋使用安全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及相關利益人的權利義務。”
“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市場的機制,比如引進保險機制規避風險,引進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全方位檢測,通過多元共治機制共同推進有效解決隱患問題”。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上海大中小學3月開始在線教育 中小學在線教育平臺有哪些2020-02-18
- 上海又有28名患者治愈出院怎么回事?上海新型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0-02-14
- 上海1.3萬個小區封閉式管理怎么回事?上海小區為什么實行封閉式管理2020-02-10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江蘇省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怎么回事?江蘇一級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