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海峽網7月1日訊(中國新聞網記者 張尼) 今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與此同時,全國多地也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上海:垃圾分類不到位或收巨額罰單

    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之前,上海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方面,主要的法律依據包括《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管理辦法》、《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等。

    但與上述法律法規有所區別的是,此次實施的《條例》,不僅實現管理區域、管理對象全覆蓋,同時還加大了懲處力度,因此也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嚴”。

    根據《條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分為四大類。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將面臨處罰。

    《條例》中,除對個人混投行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外,對單位未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的行為,規定最高可處5萬元的罰款。

    對生活垃圾收運單位、處置單位不遵守相應規范的,分別規定最高可處10萬元、50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單位經營服務許可證。此外,《條例》還確立了失信懲戒制度。

    另外,《條例》中還專門提出“促進源頭減量”。其中明確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多地出臺法律法規懲處“混投垃圾”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也讓公眾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問題上。

    其實,超大城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歷程,可追溯到2000年開始在全國8個城市進行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8個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均在列。

    近年來,各地也陸續出臺了地方版條例、法規等。

    例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早在2012年3月就開始施行,明確了政府部門、物業等管理責任人、收運處置單位、垃圾產生單位的責任和罰則。

    2018年7月1日,《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施行,其中規定個人未按規定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到指定的收集點或者收集容器內的法律責任,將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關責令改正,處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自2017年9月10日起就已實施,其明確規定,隨意拋棄、傾倒、堆放生活垃圾的,單位將被處以最高5萬元罰款,個人最高也將面臨1000元罰款;而未分類投放的,個人最高將被罰款500元。對于多次違規被處罰的單位和個人,將被納入執法“黑名單”系統,列為重點執法監督對象。

    在深圳,《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定(草案)》已完成向社會征求意見,立法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其中,樓層撤桶、個人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罰款提高了10倍等規定,引發熱議。

    有媒體分析稱,北上廣等大城市已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各地加強執法:上海規定居民拍視頻可作證據

    隨著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如何將其落實,成為公眾最關心的問題。

    記者注意到,不少城市已經開始從加強執法監管入手,讓法律不再只“躺在紙上”。

    例如,2018年8月,一廣州市民因不分類投放大件垃圾,被城管執法部門罰款200元,成為廣州第一個因觸犯該條例而被處罰的個人。

    在上海,為了確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上海已建立“不分類、不收運,不分類、不處置”的雙向監督機制,基本建成覆蓋分類運輸、分類中轉至末端處置的全程信息化監管平臺。

    另外,上海的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力度也空前加強,今年1月1日到6月25日,全市城管執法部門共開展執法檢查1.39萬余次,依法查處違規案件1224起,教育勸阻13739人次,督促整改7822起。

    對于相關取證問題,上海市城管執法局介紹稱,除了巡查發現,“監控探頭、居民和和志愿者拍下的照片或視頻”經審查后也可作為證據使用。

    今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近年來,中國正從國家層面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

    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在全國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46個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石家莊、邯鄲、太原、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銅陵、福州、廈門、南昌、宜春、鄭州、濟南、泰安、青島、武漢、宜昌、長沙、廣州、深圳、南寧、海口、成都、廣元、德陽、貴陽、昆明、拉薩、日喀則、西安、咸陽、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

    2019年6月,住建部、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決定自2019年起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與此同時,中國的垃圾分類工作也取得了進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民生調查”課題組2018年對46個重點城市的入戶調查結果顯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家庭占38.3% ,較2017年增長11.4%。

    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單位和各省直機關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46 個重點城市已配備廚余垃圾分類運輸車近5000輛,有害垃圾分類運輸車近1000輛。

    此外,2019年46個重點城市將計劃投入213億元繼續加快推進處理設施建設,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完)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際友人點贊、央媒聚焦,《月映武夷》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南宁市| 河曲县| 高雄市| 乌鲁木齐市| 琼结县| 抚顺市| 肃南| 日喀则市| 寻甸| 图木舒克市| 兰州市| 嘉禾县| 南涧| 稷山县| 江津市| 井陉县| 宁津县| 拉孜县| 河间市| 苏尼特右旗| 万源市| 都匀市| 恭城| 务川| 鹤山市| 菏泽市| 石景山区| 贡山| 平塘县| 东港市| 米易县| 张北县| 乌海市| 贵南县| 温泉县| 朝阳县| 大洼县| 芷江| 岱山县|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