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這里的文字沒有浮華,沒有空談,沒有“標題黨”。信息轟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只希望安靜記錄身邊的故事,關注冷暖人生,帶你觸摸社會的體溫。

    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陸續放榜,一時間,考研成績的話題持續占據著網絡熱搜榜。

    在逐年攀升的報考數據中,“考研熱”是近年來輿論場上的老話題。或為躲避就業競爭,或為尋求學歷鍍金,亦或因為名校情結,大學生選擇考研的理由各種各樣,有的人走上考研路,甚至僅僅因為畢業焦慮中的“隨大流”。

    當學歷成了執念,還有多少人為學術深造而決定考研?

    非985不讀!求學路上的名校情結

    2月15日,熊曉珊拿到了自己的考研成績。對比去年的分數線,她有望拿到山東大學傳播學專業的復試資格。

    2019年研究生考試,已是熊曉珊第二次走進研究生考場。和她一同參考的,還有來自全國的290萬考生。這一規模較上年激增52萬,增幅達21.8%,成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290萬考生,考研的理由也不盡相同。在熊曉珊看來,借考研沖進名校,才能在畢業生中脫穎而出。

    熊曉珊的競爭壓力有著現實支撐,據中國教育在線數據統計,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近20年來一直增長。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較上一年增加14萬人。

    一面是高校畢業生規模的擴大,一面是僧多粥少的就業機會,熊曉珊認為,獲取985高校碩士文憑才能從就業大軍里脫穎而出。

    連續兩年,她都把目標定在山東大學。在她眼里,這所專業排名靠前的985高校,能讓她在學歷上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然而,考研升入985大學并非易事。整個大四畢業季,熊曉珊放棄了所有單位的實習和招聘機會,一心放在備考上。可第一年考試她還是名落孫山。

    “再考一次。”熊曉珊很快做出決定。即便今年已是“二戰”考研,熊曉珊卻不打算做出任何妥協,她表示,無論是專業還是大學,自己絕不接受調劑:“不是985大學,我明年再考第三次。”

    “門檻焦慮”下,高學歷成考研執念

    在持續升溫的“考研熱”里,往屆生屢戰考研早已不是新鮮事。

    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2019年研究生招考試中,2018年往屆生占比已達到45%,接近半數。

    23歲的李佳恒,就是“往屆生”考研群體中的一員。2019年的研究生考試,是他第二次參加。在他看來,一份中國傳媒大學的碩士文憑能換來更好的就業機會。

    隨著社會整體就業門檻提高,追求高學歷的就業敲門磚,成了多數大學生的考研動力。中國教育在線的數據顯示,考生在報考研究生時,首要動機為就業壓力大,提高就業競爭力,占比36%。

    李佳恒萌發考研想法,同樣來自就業的“門檻焦慮”。本科學習新聞專業的李佳恒,大四進入一家互聯網企業實習,同事告訴他,入職必須是碩士學歷。

    “沒有學歷,意味著被很多單位拒絕”。在投出其他幾份簡歷后,李佳恒意識到學歷已成了進入好單位的硬門檻。

    去年年初考研失利后,6月份,本科畢業的李佳恒留在北京租房準備專心“二戰”。新一輪備考也讓他壓力倍增:同齡人或已走上工作崗位,或已升入心儀大學,唯獨自己還沒有著落。

    就業迷茫,升學成畢業“唯一選項”?

    沖刺在考研路上,有人為了踏入名校,有人為了一個更好的就業平臺。但對于現年25歲何立峰來說,考研卻變成了一種無奈:“沒想好以后干什么,只好接著讀書。”

    算起來,2019年研究生考試已是何立峰第三次走進考場。用他的話說,前兩次考試失敗,是因為自己沒找到考研動力。

    2017年,何立峰從重慶某大學農學專業畢業。大四找工作時他陷入迷茫:“和專業匹配的工作寥寥無幾,也不知自己的興趣所在。”一時間,何立峰不知未來路在何方。

    考研是何立峰多數同學的選擇,不知所措的他也決定加入考研大軍。自2016年起,何立峰走上了3年考研路。

    但這條路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放在何立峰眼前的,是逐年遞增的報考人數:2016年報考研究生人數177萬,到2017年升至201萬。一年時間,人數激增24萬。

    但何立峰卻并沒有花時間準備。在他的人生設想里,升學并非出于學歷追求或名校夢想,只不過是自己就業迷茫之際,放在面前的救命稻草:“考上了研究生,可以推遲幾年畢業。”

    在就業壓力面前,考研成了何立峰逃避現實的“唯一選項”。錯過了應屆生就業機會,對何立峰而言,無論就業還是考研,都是兩難的選擇。

    前不久,何立峰拿到了第三次考研成績,結果依然不理想。是堅持再戰一年,還是就此走上工作崗位,這個兩難的問題,又再度擺在他的面前。

    考研熱,怎么降溫?

    如今,“考研熱”已持續多年。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中國考研報名人數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態勢,2017、2018年增幅更在10%以上。

    考研是否應該成為多數學生的選擇?海天考研院校大學生職業規劃師吳睿對記者表示:“考生切勿將考研當成執念或理想,選擇考研與否,應從自身條件和社會的外部環境出發來考慮。”

    針對越來越多往屆生堅持考研,在吳睿看來也有著現實的理由支撐:“工作單位學歷要求提高,就業壓力之下,學生不得不考取高學歷。”

    “即便如此,考研也不可盲目跟風。”吳睿指出,對往屆考研生來說,評判自己是否繼續考研,應從自身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出發:“如果學習吃力,就應該適當調整目標院校,甚至進行新的職業規劃。”

    除自身科研能力,外部社會環境也應成為考研與否的參考標準。

    “相比學歷而言,用人單位更看重職業技能,考生應從所學專業出發,結合當下就業環境和專業實用性,充分考慮讀研的必要性。”吳睿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茶人會泡茶嗎?百萬懸賞掀翻“傳統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浏阳市| 叶城县| 宁阳县| 大埔区| 梁河县| 漾濞| 阿荣旗| 五常市| 临漳县| 睢宁县| 阿图什市| 镇宁| 宁明县| 全南县| 深州市| 白水县| 尤溪县| 谷城县| 哈巴河县| 祥云县| 普洱| 宣武区| 乳山市| 城固县| 永寿县| 彰化市| 石嘴山市| 鄯善县| 吐鲁番市| 贡嘎县| 兴文县| 大田县| 永泰县| 大竹县| 泰和县| 南郑县| 应用必备| 通州市| 鄂托克前旗|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