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孩子失蹤的日子里媽媽遭受空前煎熬

    “一閉上眼睛就想我的兒子今晚睡在哪里,會不會挨凍,有沒有吃飽。”從2016年12月5日早晨得知兒子失蹤,38天來張富的媽媽沒睡過一個踏實覺。

    1月12日凌晨4點多,張富的媽媽接到了前夫張勇的電話,電話那頭,張勇語無倫次地說出:1點多時民警打來電話,找到兒子了。現在兒子已經接回家了,安然無恙,就是又臟又瘦。

    奔向張富的路上,除了暗夜還有一團接一團的濃霧,丈夫把車開得飛快,張富的媽媽叮囑他慢一點,注意安全。可她的心里卻在盼望著下一秒就飛到張富身邊。

    一團接一團的濃霧迎面襲來,正如38天來籠罩在張富母親心頭的陰霾。

    得知兒子失蹤的頭幾天,張富的媽媽和家人四散尋找,卻并沒有張富的確切消息。

    十幾天后,大家陷入了迷茫,不祥的預感在大家心里越來越重。村子周邊的河溝、豎井,眾人們搜尋了多遍;張勇甚至焊制了一副鐵耙,把村東邊的一條水渠撈了多趟,依然不見張富的身影。

    38天來,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對孩子的尋找,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其間也傳來一些線索,但最終都被否定或是沒有結果。這些天來,張富媽媽遭受著空前的煎熬,她一再為這些年來對孩子關心照顧太少而深深自責著。正如刺破濃霧的車燈,前夫打來的這個電話,一掃籠罩在張富媽媽心頭38天的陰霾。

    車還未停穩,她就打開門邁了出去。曾經的家門口,張富的爺爺和奶奶已經在等候。屋里,是安然無恙的張富。

    張富的媽媽曾幻想過無數個跟兒子重逢時的場景,她沒料到,這一幕來得這么慢,又有點猝不及防。

    這是結局也是開始,他像回到一個新家

    從他半夜翻墻離家,再到38天后的凌晨被接回家,張富發現他的爺爺、奶奶、爸爸以及其他周邊的人都像是變了一個人。

    “警察沒找我前沒想回家。”回到家的張富,感受到了周圍的人們對他的關愛。

    1月12日上午,爸爸媽媽領他到鎮上的一家品牌運動服裝店選了一身衣服和鞋子,足足花了千元。張富知道,這些錢爸爸得掙一個月。而結賬時,店員認出了他就是那個被很多人牽掛的失蹤男孩,還送給他一頂50多元的棒球帽。拿著新衣服,爸爸又帶他去理發、洗澡。從頭到腳煥然一新的張富再回到家門口時,爺爺早已準備好了長長的鞭炮,張富一下車,爺爺就點燃了引信。

    一撥又一撥的村鄰趕來,探望失而復得的張富。這些有的熟悉、有的陌生的村鄰讓張富有些害羞。 “都變了,變得對我好了。”張富說,在離家三天前,他就寫好了遺書,定好了離家的日子,甚至攢下了53元生活費。“我想去找媽媽,后來掉向了,又找不到公用電話亭給媽媽打電話,也不想找生人借電話。”談起失蹤期間的經歷,張富就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

    離家的日子里,張富用那53元先后購買了礦泉水、面包和餅干,主要靠這些食物充饑。被警方找到兩三天前,張富已經花光了手里的錢。他從路邊撿到了幾個生地瓜,用早先買來的打火機生火烤地瓜充饑。

    白天躲到橋洞、破房等隱蔽處睡覺,夜晚趕路。在張富的描述中,他曾經向外走出了很遠,又折返了回來。“有時想回家,過一會兒又不想回來了,家里壓力太大。”在張富看來,流浪在外的生存壓力比家庭壓力要小。多位見過張富身影的目擊者說,在那處立交橋下,張富棲身已有一個月左右。

    “是我們對不起孩子。”張勇說,在兒子離家之前,他和家里的老人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從沒認真考慮過孩子心里在想啥。把兒子接回家后,忽然感覺他長大了,不是那個只要吃要喝的娃了。對兒子今后想跟著誰過,他會尊重兒子的選擇,也希望兒子再給他一次機會,一次讓他做個好爸爸的機會。

    事件回顧

    殘缺日記本寫遺書說想念自己親媽媽

    張富出生于2004年10月,今年讀小學六年級。2016年12月4日晚,張富吃完晚飯,回到自己屋玩電腦,一直玩到10點半左右。因為第二天還要上課,在爺爺的催促下他才上床睡覺。

    第二天早上7點半,見張富還沒起床,奶奶在堂屋喊他起來吃飯。喊過多遍不見應答,奶奶推開屋門看到張富還在“蒙頭大睡”。掀開被子后,奶奶被嚇了一跳。被子下面,是用兩件衣服偽裝成了一個人的樣子。張富的父親聞訊趕來后,從電腦桌上找到張富留下的遺書。

    記者看到,遺書寫在一個日記本上,約有300字。日記本的前幾頁已經撕掉,寫有遺書的那一頁也缺了一個角。遺書上寫著“看到我留來(在)桌子上的遺書請不要傷心……”“世界太殘酷了,我想我的親媽媽……”“媽媽希望你不要傷心和我的家人們……”記者同時注意到,透過殘缺的頁腳,第二頁紙上還寫著“來世再見”4個字。在遺書最下面,又畫著兩大一小三個笑臉,很容易讓人聯想這是一家三口的頭像。在日記本上再翻一頁,有一幅和諧三口之家的簡筆畫。畫上的孩子,一只手牽著父親,一只手牽著母親。父親和母親笑得抿著嘴、彎著眉,孩子則笑得歪著頭、張著嘴。

    稚嫩的筆端,張富沒有寫清楚讓他厭世離家的具體原因,但那幅生動、形象的簡筆畫,無疑是他內心的向往。他的多位親屬猜測,張富離家,是太想有個溫暖的家。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藝術是責任,藝術家是翻譯者——“Fre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霞浦县| 阿拉善右旗| 金塔县| 论坛| 莱西市| 兖州市| 龙里县| 平陆县| 易门县| 湘潭县| 清原| 昭通市| 香港| 隆昌县| 汉沽区| 邵武市| 高安市| 金塔县| 久治县| 梨树县| 鹿邑县| 龙门县| 东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岳西县| 克东县| 温州市| 碌曲县| 浑源县| 九寨沟县| 宜昌市| 尉犁县| 祁东县| 喀喇沁旗| 贵港市| 百色市| 兴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富民县|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