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9歲男孩告媽媽家暴 哭著來報警居然是為了這件事

    2日下午,民警和童童的父母進行溝通。 本報記者 甘俠義攝

    1月2日下午,9歲的童童(化名)背著小書包,來到沙坪壩覃家崗派出所。在接待前臺,童童一見到民警,就哇哇哭了起來,哭得很傷心。童童告訴民警,他被媽媽打了,“這是家暴!”

    男孩哭著來報警

    2日下午1點過,沙坪壩覃家崗派出所里來了一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小男孩一臉無辜地坐在板凳上,很快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值班民警上前詢問,可還沒等開始問話,男孩就哭了起來,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小男孩說,他叫童童,今年9歲,就住在天馬路附近。他的父母從四川來重慶做小生意,他就在附近小學讀四年級。

    童童說,不久前,媽媽給他報了個補習班,可他根本不愿意去。上了兩次課,童童實在“受不了”,當天是元旦假期,下午又有補習班的課。童童不想去,媽媽動手打了他。童童覺得很委屈,下午背著書包出門,不是去參加補習班,而是一路問到了覃家崗派出所。

    民警查看發現,童童的身上和臉上并沒有明顯的傷痕,只是不停地哭泣。

    童童告訴民警,媽媽只是生氣地打了他幾下,下手并不重,但他堅持認為,“這是家暴!”

    兒子說“逃課”有原因

    民警很快聯系上了童童的父母。夫妻兩人聽說兒子沒有去補習,而是去了派出所,也十分吃驚,答應立即到派出所來接孩子。

    “我們送他上補習班,也是想讓他的學習成績跟上去。我一個月只能掙四五千元,還要拿出1000元交補課費,我們當家長的容易嗎?”在派出所的調解室里,媽媽當著童童的面說出了心里話。

    童童的媽媽告訴民警,兒子在班上的成績算是中等水平,孩子的成績上不去,他們也很著急。于是,在沒有征得兒子同意的情況下,就給孩子報了補習班。

    而童童本來就對補習班不感興趣,最近又迷上了網絡游戲,就更加反感上補習班了。

    父母答應不再強迫孩子

    當著童童的面,民警教育了他的父母。民警告訴他們,不應該強迫孩子參加“補習班”或“興趣班”,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學習成績上不去,不一定就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家長也應該反思。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勸說,童童的父母答應不再強迫兒子參加補習班,回家后會和他好好溝通。

    民警也對童童進行了“教育”,“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最后,童童原諒了父母。(記者 譚遙)

    ■說法

    家長應該好好反思

    記者昨日從沙區警方了解到,最近他們接到的未成年人撥打的110報警電話中,有多起都是因為孩子學習壓力大,厭煩參加“補習班”或“興趣班”所引起的。

    民警說,兒童撥打報警電話的次數增多,除了未成年人自我保護和法律意識增強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家長應該反思。

    重慶明亮心理咨詢所所長邱駟認為,在這起事件中,作為父母應該首先明確兩件事:一是,他們給童童報補習班,是否經過了孩子的同意?二是,童童學習成績上不去,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十分粗暴,做事不征求孩子的意見,獨斷專行。而孩子在家里‘無處伸冤’,只能向外界求救,警察成了他們向外界求助的首選。”邱駟說,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首先要弄清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要對癥下藥,“拔苗助長”反而會適得其反。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際友人點贊、央媒聚焦,《月映武夷》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长治县| 霍州市| 金坛市| 顺昌县| 娄底市| 泸定县| 庄浪县| 苍山县| 赣榆县| 策勒县| 温泉县| 孝感市| 文登市| 洛隆县| 缙云县| 浦县| 高台县| 阿尔山市| 明溪县| 威信县| 夏河县| 格尔木市| 景谷| 西林县| 永嘉县| 崇明县| 临夏县| 镇雄县| 石林| 云霄县| 老河口市| 化德县| 商河县| 常宁市| 左贡县| 台中市| 纳雍县| 汨罗市| 龙江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