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天上繁星,地上流螢,眼下我國不少地方迎來了螢火蟲最佳觀賞期。每年三四月份,是四川眉山青神縣的賞螢高峰。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像繁星閃爍,場面蔚為壯觀,吸引了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好生態帶來好效益 小小螢火蟲點亮鄉村夜經濟

    森林覆蓋率高

    成螢火蟲的理想棲息地

    為什么在青神縣這個地方,螢火蟲會如此集中?據了解,螢火蟲是典型的生態指示型生物,它們偏好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和植被茂密的地方,而青神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8.8%,生態良好。特別是這里還有上百萬畝的竹林,成為螢火蟲的理想棲息地。

    如今,青神的螢火蟲棲息地有52處,包含三葉蟲螢、巨窗螢、青神螢等11個品種,野生螢火的蟲數量已經多達上億只,成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賞螢地。

    小小螢火蟲

    點亮鄉村夜經濟

    青神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西南地區數量最多的螢火蟲。在吸引數萬游客前來賞螢的同時,也點亮了當地鄉村夜經濟。

    青神縣瑞峰鎮天池村,是當地主要的觀螢點之一。每到周末,這里都有民俗文化表演和篝火晚會,游客在觀賞螢火蟲后,不僅能體驗當地特色的民俗文化,還能到螢光夜市上購買當地的土特產品。

    當地村民 劉冬:游客們他們上山去玩了以后,看了螢火蟲,然后再來逛我們這個夜市,就會買我們這些生態的臘肉、竹筍還有雞蛋,他們都非常喜歡這個生態的產品。

    紛至沓來的游客不僅為農特產品打開了銷路,同時,當地村民也因地制宜辦起了農家樂,靠螢火蟲吃上了旅游飯。

    青神縣瑞峰鎮文化旅游宣傳干事 張世蘭:目前全鎮共有餐飲民宿等40余家,觀螢以來,累計帶動旅游收入1000余萬元。

    除了發展旅游研學等活動,當地還依托本地獨特的生態資源,推出與螢火蟲相關的文創產品,開發消費新場景、新體驗。

    青神縣馮燕霞編織坊負責人 馮燕霞:像這樣一個螢火蟲寶寶,我們能賣到100多元,所以說我覺得一個好的生態,也給我們帶來了好的效益。

    觀螢季以來

    實現旅游收入超4000萬元

    根據統計,今年3月觀螢季開啟以來,截至目前,青神縣已接待觀螢游客超1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4000萬元。

    發展“稻螢共生”

    保障螢火蟲生存環境

    如今,青神已成為國內有名的賞螢打卡地。那又該如何把生態牌打得好、打得長久?

    進入4月,也到了青神水稻插秧的時節。這幾天,在高臺鎮玉蟾寺村的稻螢共生實驗田里,來自縣林業園林局螢火蟲保護研究服務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對實驗田里的水質進行采樣監測。

    青神縣林業園林局螢火蟲保護研究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楊璐:從我們調查結果來看,水質是非常好的,生物群也是十分豐富。

    稻螢共生,是青神探索的螢火蟲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新模式。就是在水稻田里投放螢火蟲幼蟲,水稻生長過程中不使用農藥等化學藥品,最大限度保障螢火蟲的生存環境,同時又促進水稻的生態種植。

    青神縣高臺鎮玉蟾寺村黨總支副書記 鄭志彬:從前年開始我們就推廣這個螢火蟲大米,從大米的品質和市場效果來看,效果比較好,希望越做越好。

    實現“四季見螢”

    守護鄉村“螢光”

    除了推廣稻螢共生,青神縣還建立了螢光藝術館、成立西南首家螢火蟲研究和保護中心,進行螢火蟲科普宣傳和保護研究,讓人們“四季見螢”,守護鄉村“螢光”。

    2023年1月,青神縣“竹里螢光藝術館”正式開館運行,通過聘請全國螢火蟲專家團隊,開展螢火蟲培育、繁殖、保護等多個領域的探索,藝術館內模擬室外溫度、濕度、植被等場景,可使游客實現一年四季觀賞螢火蟲,并進行科普宣傳教育。

    游客 陳思宇:總覺得螢火蟲是一種草食性的動物,但今天才知道它原來是吃田螺,吃蝸牛,明明它自己那么小,還可以吃這些相對于它體積更龐大一些的昆蟲,然后就很震驚。

    為有效保護螢火蟲及其棲息地生態環境,青神縣成立西南首家螢火蟲研究和保護中心,全面對螢火蟲資源的種類、時空分布、螢火蟲棲息地進行保護研究,并開展蟲卵孵化系列科研課題。未來,青神縣還將與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打造“保護+研究+利用”生態產業鏈條,讓螢光點亮鄉村振興最美風景線。(總臺央視記者 施韶宇 孫彥博 劉志浩)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南召县| 哈尔滨市| 大冶市| 施甸县| 泾源县| 中牟县| 吉木乃县| 甘孜县| 西华县| 孟连| 孝昌县| 闽侯县| 龙江县| 长沙县| 渝中区| 丹寨县| 宜阳县| 连江县| 芦溪县| 和硕县| 昆明市| 奉贤区| 扬中市| 容城县| 张家口市| 普格县| 六枝特区| 怀宁县| 湟中县| 乌兰浩特市| 南通市| 嘉祥县| 双牌县| 蒙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开远市| 大方县| 沁阳市| 五莲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