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成都9月8日電 山搖地動,房屋垮塌,成千上萬名群眾困在四川瀘定6.8級地震發生的深山峽谷。

    余震不斷,大雨傾瀉,落石滾滾……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救援人員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

    陸地上,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消防、公安、交通、醫衛、通信保障等救援隊伍跋山涉水,奮勇前進;

    在空中,無人機、直升機往返飛行,偵測險情、運送傷員和救援物資;

    河面上,快艇、沖鋒舟乘風破浪,挺進受困“孤島”……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救援隊員們在災區搭建起一條條水陸空聯動的“生命通道”。

    逢山開路 遇水搭橋

    “沒有路,就徒步!”

    在距震中磨西鎮大約四公里的地方,看到前方道路被山體滑坡徹底堵住時,四川省骨科醫院急診科醫生陳子鍇大聲喊道。隨后,他毫不猶豫地帶領5名隊員下了車,步行向震中前進。

    在連夜翻越海拔近4000米的雅家梗埡口后,他們終于在6日凌晨1時抵達震中磨西鎮海螺溝景區人民醫院。該醫院的醫療設備因受損嚴重,基本處于癱瘓狀態。陳子鍇和隊員們迅速開始救治傷員,用隨身攜帶的藥物、急救設備等,對傷員進行初步處理。

    另一隊救援人員也在第一時間徒步向震中挺進。

    在距離磨西鎮不遠處,巨石擋住了救援挖掘機的去路,而一名當地群眾被掩埋在廢墟下。面對這樣危急的情況,240多名前來救援的甘孜州特警沒有猶豫,進入村里用雙手挖掘廢墟。

    一下、兩下、三下……手套磨破了,手磨破了,他們用手搬開石頭,用鐵鍬刨土,終于將被埋群眾救出。

    “手磨破了沒關系,只要能救出被困群眾。”甘孜州公安局特警支隊二大隊負責人陸云濤語氣堅定地說。

    截至8日8時,各級各地已累計出動各類救援力量1萬余人、裝備1.2萬余套、直升機9架,采用空中投送、水路轉運、徒步突進等方式,冒著滑坡、滾石、激流的風險,分區組織多輪次排查搜救。消防隊伍累計營救遇險被困人員286人,疏散轉移群眾4866人;駐川部隊官兵累計協助轉移受災群眾5995人。

    在瀘定縣磨西鎮磨子溝村,面對腳下的滾滾急流和河對面焦灼的傷員和受災群眾,甘孜州公安局特警支隊民警用樹干和繩索搭起“生命通道”,迅速轉移被困群眾。

    “盡管心里害怕,但沒時間猶豫,對岸傷員在等著。”參與救援的民警土登汪秋說。

    生命救援通道多處受阻,為了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在平均海拔近3000米的崇山險峻中,類似救援在不斷上演。

    一幅生命至上、勇往直前搶救人民群眾生命的救援畫卷在貢嘎山下、大渡河邊展開。

    “空中鐵軍”馳援震中孤島

    6日10時,由應急管理部調派的一架翼龍-2無人機從貴州安順基地起飛,直奔震區,對震區堰塞湖、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進行密切“偵察”,并保障救援人員應急通信。

    在地震災區上空,雙尾蝎無人機、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等輪次出動,搭建起空中應急通信網絡,實時將現場災情畫面回傳,輔助指揮中心調度,為救援團隊集結及施救提供保障。

    “快看!這里還有人!”7日早上9時05分,在地震前線指揮部,搜救人員通過無人機發回的實時畫面,在瀘定縣灣東區域內發現了2名幸存者。

    無人機組迅速通過喊話器與幸存者取得聯系,讓他們在安全區域設置醒目標志,保存體力等待;同時將現場相關信息推送給空中救援組。很快,2名幸存者成功獲救。

    斷網、斷電、斷路,地震將石棉縣草科鄉變成了一座“孤島”,救援人員只能通過水路到達王崗坪鄉后,再徒步6至8個小時抵達。而此時,余震不斷、物資短缺、傷員被困……冷雨夜中,救援刻不容緩。

    很快,石棉縣中學山頂球場被開辟為石棉縣空中救援服務直升機的臨時起降點,為強大的“空中鐵軍”提供支撐。

    隨著直升機的不斷起降,傷員和被困群眾得到轉運。

    7日清晨,記者乘坐南方航空護林總站的一輛直升機從石棉縣城進入草科鄉,機艙內裝滿了方便面和救災帳篷。

    執飛機長許波有著30多年的飛行經驗,他告訴記者,救援爭分奪秒,從石棉縣飛到草科鄉,大概20分鐘就能到,非常迅速。僅6日,該架飛機就從草科鄉轉運出了8名傷勢較重的傷員。

    醫院燈光不滅全員值守

    5日20時51分,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名嬰兒降生,這是瀘定地震后受災區域首個降生的“地震寶寶”。懷里抱著剛出生的小嬰兒,26歲的產婦沙女士和在場的醫護人員都忍不住哭了出來。

    “災難無法預料,但看到孩子平安出生,也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和感動。”正在恢復中的沙女士說。

    “時刻準備搶救!”地震發生后,甘孜州瀘定縣人民醫院徹夜燈火通明,門口停靠的救護車警報燈閃爍不停,不斷有傷員送來,醫護人員全員在崗、通宵值守,千方百計救治傷員。

    安置點的心理干預疏導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昨天的地震太可怕了,晚上睡覺我夢見了當時的場景……”“你閉上眼睛,放松下來,深呼吸。”

    9月7日,在石棉縣新民鄉海耳村文化廣場臨時安置點的一頂帳篷內,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醫生王冬正對一名7歲小朋友進行一對一心理健康狀況評估,經過心理疏導,小朋友明顯放松了下來。

    一支支醫學救援隊伍“逆行出征”,進一步壯大醫療救援力量。9月8日14時30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五支緊急醫療救援隊又緊急奔赴雅安災區。

    截至目前,相關救援部門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嚴密防范地質災害,山洪等次生災害,強化轉移安置群眾管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記者:高健鈞、董小紅、葉含勇、吳光于、馮家順、康錦謙)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斗六市| 藁城市| 崇文区| 宁武县| 呼玛县| 临夏市| 永靖县| 武冈市| 武乡县| 登封市| 沂南县| 博白县| 廊坊市| 社旗县| 阜新| 张家港市| 泾川县| 浑源县| 永吉县| 柳江县| 彝良县| 卢龙县| 鞍山市| 台湾省| 武宣县| 沂水县| 阿克陶县| 石狮市| 彩票| 衡阳县| 高台县| 宕昌县| 孙吴县| 图木舒克市| 花莲县| 吐鲁番市| 青神县| 凤庆县| 天祝|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