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nèi)頻道>國內(nèi)新聞
    分享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 題: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幾多故事?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熊豐

    “人是歷史舞臺上的角色,人名是他們的標志。” ——國學大師饒宗頤

    未見其人,先聞其名。

    人的一生,能超越時間,留下回響的,除了精神,還有姓名。

    姓名,是中華精神文明中最富有民族性特征的一個組成。

    姓氏,標識著血緣和衍生;名字,以“正體”和“表德”。

    你的姓名,帶著什么故事而來?是家國情懷的觀照,是流行文化的折射,還是寄予了長輩的期許,又或只是那一刻的靈光一閃……

    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8日發(fā)布《二〇二〇年全國姓名報告》。

    該中心有關(guān)負責人說,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權(quán)威戶政管理科研機構(gòu),這是我們連續(xù)第三年發(fā)布全國姓名報告。

    “我們希望這一研究成果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服務(wù)社會,在千家萬戶聚焦姓名報告、討論姓與名的過程中,生成一個個更具底蘊的姓名,寄托父母親人對下一代的美好期望和祝福,傳承中華民族姓名文化、家族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這位負責人告訴新華社記者。

    姓氏·比你想象更久遠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

    中國人通過姓氏,標明家族來源和血緣關(guān)系,由此追根溯源、尋根問祖。

    這是民族自尊、歷史自重與文化自信的具體表現(xiàn)。

    據(jù)《中國姓氏大辭典》收錄,從古至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多達2.4萬個。這些姓氏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有的已消失于歷史長河中,有的則經(jīng)過世代傳承延續(xù)下來,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個姓氏。

    從原始社會后期的圖騰符號,到漢代中國姓氏制度基本趨于穩(wěn)定和普及,每個家族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子孫后輩代代相傳。

    每一個姓氏背后,都刻錄著深遠的歷史、豐富的故事,記載著民族生長、交融的歷程。

    根據(jù)這份報告,按戶籍人口數(shù)量排名,2020年“百家姓”排名, 王、李、張、劉、陳依舊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總數(shù)占全國戶籍總?cè)丝诘?0.8%。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幾多故事?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經(jīng)到公安機關(guān)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1003.5萬,其中男孩529.0萬,占52.7%,女孩474.5萬,占47.3%。

    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兒登記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萬人;最少的是顧,僅1.7萬人。

    由兩個及以上漢字組成的姓氏,是中華姓氏中比較特別的一支。目前,歐陽是第一大復(fù)姓,有111.2萬人。其他常見復(fù)姓人數(shù)為上官、皇甫、令狐、諸葛、司徒、司馬等。復(fù)姓雖然少見,但常被武俠小說或影視作品“偏愛”。

    我國姓氏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演進和民族文化積淀中形成了“子(女)從父姓”的傳統(tǒng)習俗,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變化,特別是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后,子女隨母姓情形有所增加。從2020年新生兒姓氏選取情況看,隨母姓與隨父姓的比例為1:12。

    名字·不僅關(guān)乎你個人

    “名字所取,根于心意,沿于時尚,因時變遷”。

    中國人取名,折射著時代精神、政治形勢、社會習俗、文化水準,體現(xiàn)著中華兒女的價值觀,承載著一代代中國人的精氣神。

    每個年代,都有人們愛過的名字。從“1959年及以前”的建國、秀英,到“2010-2019年”的浩宇、欣怡……不同時代名字的變化,折射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生活水平提升和思想觀念革新。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幾多故事?

    20世紀50年代以后,人名與政治形勢掛鉤。新中國成立時,建國、建華、援朝、躍進、衛(wèi)東、國強等涌現(xiàn),很多女性選用英、蘭等;六七十年代,軍、勇、麗等比較常見,時代延續(xù)性較為突出。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人名開始表達個人情懷。偉、磊、靜、麗等具有性別色彩的字眼更多被使用,反映人們一心追求簡潔、平靜、樸實的生活心態(tài)。

    九十年代名字則注入了風雅的文化元素,杰、浩、婷、雪等字更多地被選用。

    在城市,一些仿照英文名發(fā)音的“洋味兒”名流行,譬如“查理”“文迪”“安妮”等。而在鄉(xiāng)村,人們認為名字越隨便孩子越好養(yǎng),狗娃、狗子、旺財、招弟、水生、滿囤等名字盛行,鄉(xiāng)土味兒十足。

    進入21世紀后,濤、浩宇、浩然、婷、欣怡、梓涵等“文藝范兒”名字大受歡迎。

    改革開放后,人們?nèi)∶非蠛啙嵑糜洠中彰欢燃ぴ觥?1世紀以來,隨著人口規(guī)模快速增長和人口流動日益頻繁,重名現(xiàn)象多了起來,為了降低重名率,三字姓名逐漸增多,目前,三字姓名占比超過90%,二字姓名占比減至6.3%。四字及其他字數(shù)姓名雖使用人數(shù)較少,但一直保持增長態(tài)勢,分別由20世紀50年代的0.3%、0.4%提高到目前的1.6%和1.7%。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幾多故事?

    姓名·守候獨一份的美麗

    2020年是第一批“20后”誕生年。根據(jù)報告,2020年出生并已經(jīng)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名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50個字依次為梓、子、宇、辰、一等。與2019年相比,玥、伊、昕、可等字受到新生兒父母的青睞。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幾多故事?

    奕辰、一諾成為2020年出生并已經(jīng)進行戶籍登記的男女性新生兒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名字,分別超過1.4萬人、2.4萬人。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幾多故事?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幾多故事?

    熱到發(fā)燙的字眼,造就了無數(shù)時下流行的名字。“看言情小說的孩子們長大了”“好家伙,我們一個班里大半班的名字都在里面了”“想象再過幾十年,廣場大媽都叫梓涵、紫萱”……

    重名嚴重、冷僻字起名、缺少文字內(nèi)涵和底蘊……人們不禁感慨,姓名文化式微,原本積淀的歷史淵源在一致化中少了幾分韻味,原本蘊含的情懷格調(diào)在雷同化前平平無奇。

    為有效降低重名概率,近年來,公安部在“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wù)服務(wù)”平臺上推出全國人口姓名查重等便民功能。

    漢字是獨特而美麗的符號,是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每一個字,都有它的靈魂與故事,字與字的搭配,又構(gòu)成了新的意涵。

    文明是文化的載體和鏡像。中國人起過許多好名字,比如風眠、季鸞、元濟、斯年、徽因、淺予、從文、如稷、寅恪、鐘書、健吾、實秋、語堂、右任……標注著年代的文化含量與氣息。

    古往今來,歷經(jīng)積累演變,飽含人文信息、信仰觀念、社會符號、文明指向、思想意旨、審美修為的中國人姓名文化,應(yīng)當?shù)玫叫碌膫鞒小?/p>

    那么,守候并珍惜漢字與文明帶來的,將會陪伴我們一生、卓然獨特的那份美……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quán)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cè)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nèi)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guān)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quán)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松原市| 开鲁县| 九龙县| 阿坝县| 花莲县| 冀州市| 大庆市| 平乐县| 龙山县| 定兴县| 页游| 宜州市| 太湖县| 鸡西市| 旅游| 沂水县| 班戈县| 汉阴县| 乌海市| 延庆县| 张家港市| 仁化县| 丽江市| 东宁县| 景谷| 秀山| 盐津县| 玉山县| 滦南县| 仙游县| 灌阳县| 宁乡县| 大足县| 木兰县| 文登市| 大埔县| 南丹县| 丹阳市| 调兵山市|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