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非985大學畢業生不招,女性求職者受冷遇,曾為疫情高發區人員求職被拒——

    【就業招聘季法律問題面面觀②】遭遇就業歧視該怎么破解

    點擊進入下一頁

    西安市總工會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劉強 攝

    閱讀提示

    “對不起,我們今年只要男生。”

    “你的學校不是雙一流,不符合這次招聘條件。”

    記者采訪發現,有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勞動者會有歧視行為。歧視形式主要表現為應聘機會不均等、招聘錄用標準不平等;就業待遇同工不同酬;為不同勞動者提供不同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等。針對就業歧視,我國法律有明確的禁止性規定。當勞動者遭遇就業歧視時,可以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日前,2020屆碩士畢業生小張在通過審核、面試等環節并簽訂就業協議后,卻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不符合招聘條件”被告知解除就業協議,此事一經報道便引發人們的熱議。

    “對不起,我們只收985的簡歷”“我們不招某某地區的人”“我們不招女性”……記者采訪調查發現,在求職的過程中,學歷、地域、性別,甚至外貌都可能成為被歧視的理由。

    誰在就業過程中被歧視

    在北京從事媒體工作的張宇提起兩年前的一次就業經歷依舊“耿耿于懷”。2018年,碩士畢業的張宇應聘一家事業單位,從投簡歷、筆試再到三輪面試,一路過關斬將進入終面的時候,面試官卻因為之前招聘的女性都要休產假而對她說:“對不起,我們今年只要男生。”

    今年碩士畢業的申申正在尋找中學教師崗位的就業機會,她說很多學校要求應聘者本科學歷是985、211或者雙一流學校。申申最新一次投遞簡歷的系統顯示:“你的學校不是雙一流,不符合這次招聘。”

    同樣是今年畢業的歷史專業博士生海燕在去年12月秋招期間選擇入職一家科研機構,在她看來,不少私企對應聘者的性別、年齡的要求更嚴格一些,同時她發現,對于應聘的博士生來說,最終被錄用的相對來說都是本科學歷學校較好的。“是否出身985、211學校只能說明學習成績上的優勢,但是評價一個人還應綜合考慮。”她說。

    2018年,一生鮮平臺因北京本地人的身份拒絕一位求職者,引起網友憤怒后發布道歉聲明。今年復工復產期間,因為來自疫情嚴重地區而遭到歧視性對待,有對前來應聘求職的湖北籍勞動者設置過高“門檻”和限制性要求,或以崗位招滿為理由使得湖北籍勞動者一崗難求。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介紹,歧視的形式表現在:應聘機會不均等、招聘錄用標準不平等;就業待遇同工不同酬;為不同勞動者提供不同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等。

    被歧視了,是否可以維權

    2013年12月,山西籍女大學生曹菊(化名)訴北京巨人環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人學校)在招聘時強調“僅限男性”屬就業歧視一案庭審,最終雙方自愿達成和解,巨人學校給曹菊3萬元,作為關愛女性平等就業專項資金。這是在《就業促進法》發布并生效5年后,首例以“維護女性合法權益”為由向法院提起的訴訟,也被媒體稱為就業性別歧視第一案。

    無獨有偶,2014年11月,應屆女大學生小郭應聘一烹飪學校文秘崗位,卻被對方以該崗位“限招男性”的理由拒絕,隨后她向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法院認定烹飪學校侵犯了小郭平等就業的權利,對原告實施了就業性別歧視,判決該烹飪學校賠償小郭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該案曾位列全國總工會公布的2014年我國十大勞動違法典型案件榜首。

    “《就業促進法》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趙良善告訴記者,此外,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印發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增加民事案件案由的通知》中增加了“平等就業權糾紛”案由,凡是遇到就業歧視的,勞動者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權利。

    用人單位如果違反了相關規定要承擔什么后果?趙良善表示,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如發布含有性別歧視內容招聘信息的,須依法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則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我國對促進就業平等愈加重視。2019年2月,人社部等9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要求招聘環節中不得以性別為由限制婦女求職就業,不得將限制生育作為錄用條件。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明確要求,依法查處和糾正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勞動者等行為。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消除就業性別歧視、將反就業歧視納入檢察公益訴訟范圍等內容受到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為何就業歧視現象屢禁不止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就業歧視”為關鍵詞搜索發現,裁判年份2010年~2020年相關判決書及裁定書共152篇,而其中以就業歧視原因為判決理由的卻不到一半。

    張宇表示,雖然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的性別歧視讓自己很憤怒,但卻未想過要進行維權,“當時只想著這樣的單位不去也罷,要趕快投下一個。”和張宇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沈陽的安琪告訴記者,她的一位女性朋友在求職的時候因為30歲已婚未育而被拒,但是“朋友們一起聊天的時候覺得用人單位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趙良善認為,在實際過程中,求職者在一家公司受到歧視后會選擇另尋一家,同時,求職者擔心起訴會留下記錄,對日后的就業不利,為了減少麻煩、息事寧人,而決定不起訴。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求職者選擇訴訟維權的較少。

    此外,關于就業歧視現象為何屢見不鮮,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中心研究員曹榮則表示,當前我國就業形勢仍較嚴峻,一些就業崗位供不應求,使得用人單位處于優勢地位,用人單位為節省用人成本,縮短流程,希望在招聘中盡快招到創造效益的員工。

    趙良善認為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違法單位的違法成本較低。他建議,為促進平等就業,應進一步完善法律規定,加大懲罰力度,從而增加對勞動者實施歧視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

    唐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拿大陸定居證做文章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建宁县| 玛纳斯县| 台州市| 灵璧县| 望城县| 彭山县| 三门县| 长沙市| 安庆市| 吴川市| 无棣县| 瓦房店市| 吴江市| 长寿区| 金溪县| 扎赉特旗| 忻州市| 祁阳县| 绵阳市| 马公市| 霍山县| 延寿县| 钟山县| 登封市| 正镶白旗| 包头市| 买车| 泸西县| 美姑县| 伊宁县| 安丘市| 皋兰县| 内丘县| 南平市| 兴宁市| 紫云| 治多县| 商水县| 阳西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