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1040頭江豚。

    2012年,中科院水生所鯨類保護生物學科組副研究員郝玉江看到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時,心里一驚。長江江豚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鯨類物種,僅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被稱為長江生態“活化石”。

    1040這個數字令研究者們震驚,這意味著保護江豚的速度似乎趕不上種群下降的速度。2006年,國際聯合考察隊考察到的江豚數量還有1800頭左右。食物匱乏,是影響江豚生存的主要原因,以魚為食的長江頂層生物鏈,最先感知長江無魚之困。

    在2018年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長江里快沒魚了,這個結論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其實,長江苦無魚久矣。長江漁業的天然捕撈量從1954年的42.7萬噸,下降到了如今不足10萬噸,僅占全國淡水水產品的0.15%,對中國人“餐桌”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學者們千呼萬喚之后,“長江禁漁十年”政策終于落地,但保護長江魚,仍然任重道遠。

    “基因庫”告急

    五十多歲的詹興旺,家里世代都是鄱陽湖上的漁民。和周圍人一樣,他不會講普通話,長期在船上風吹日曬,長相黑瘦,有些顯老。

    他對鄱陽湖最美好的一段記憶,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跟著父母打魚,隨便一撒網,就能捕到單條三四十斤的魚,甚至曾打上過100多斤的魚,比人還高。但這些年,他眼看著湖里的魚個頭越來越小,最大的也就一二十斤。

    魚的數量也少了。一張長50米的絲網,過去年歲好的旺季,能一次打上來四五百斤魚,而現在最多只有四五斤,相差了100倍。

    品種也在減少,很多魚再也難覓蹤跡。從前,他總能看到江豚探出湖面呼吸,但現在極少看到江豚。中華鱘、鰣魚、鳤魚、鯮魚等,更是多年不曾捕獲。

    不僅是鄱陽湖,整個長江流域的漁業資源驟減,已是不爭的事實。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長江辦”)給《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資料顯示: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江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魚類有424種,其中170多種是長江特有。

    長江無魚之困是怎么回事?長江為什么要禁漁十年背后原因揭秘

    青、草、鰱、鳙“四大家魚”曾是長江里最多的經濟魚類,但如今的繁殖數量卻越來越少,已經不足上世紀60年代的10%。野生種群數的減少,會帶來長遠的隱患。現在全國淡水產品中,93.78%是靠淡水養殖,這些養殖魚類中一半以上是人們常吃的四大家魚。

    “魚類的基因在人工飼養過程中是不斷退化的。”著名魚類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是最早提議“禁漁十年”的學者,他解釋,魚類在人工養殖時,必須不斷補充野生的魚卵資源進行繁殖飼養,而長江魚是四大家魚不可或缺的基因庫,“如果不保護好魚類基因庫,將來我們就真的會面臨無魚可吃的局面,那是多么可悲又可怕的事情。”

    而面臨“無魚可吃”的,不僅僅是人類,還有長江里的珍稀水生生物。中科院水生所鯨類保護生物學科組副研究員郝玉江研究發現,上世紀90年代前后,長江江豚自然種群開始呈現加速衰退趨勢。通過對收集到的死亡江豚信息構建了種群動態生命表,他們發現自然江豚種群參數發生了顯著變化,具體表現是:在1993年以后,長江江豚種群的世代周期變短,新出生的江豚中,雄性后代比例增多。

    “我們推測,這可能與過度捕撈以及環境惡化造成的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有關。”郝玉江嘗試用“生態陷阱”假說來解釋這一現象。在沒有人類過度干預的情況下,長江江豚種群動態與餌料魚資源之間會保持一個動態平衡關系。然而,由于人類活動的過度干預(過度捕撈、環境惡化等),長江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成為一個總趨勢,給長江江豚種群持續傳遞漁業資源減少的信號,因此江豚種群則持續偏向于產生更多的雄性后代,由此造成了其種群的快速衰退。

    2012年,江豚數量下降速度從6.5%上升至13.7%。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推算,最快15年后長江干流可能再無江豚。郝玉江記得,這一結果使相關主管部門受到極大震動,也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長江江豚以及長江生態的保護問題也很快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除了江豚,長江的其他珍稀特有物種資源也在全面衰退。長江辦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白鱘、長江鱘多年未見,白鱀豚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中華鱘數量銳減,野生河鲀數量極少,刀魚的價格一度被炒至8000多元一斤的天價。長江上游有79種魚類為受威脅物種,居國內各大河流之首。

    長江水生生物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責任編輯:林晗枝

    相關閱讀
    關鍵詞: 長江無魚之困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新增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正安县| 南江县| 巴林右旗| 科尔| 巨鹿县| 新民市| 安乡县| 靖安县| 连城县| 闻喜县| 瓮安县| 乌拉特前旗| 亚东县| 灌云县| 确山县| 尚义县| 崇阳县| 乡城县| 高要市| 石嘴山市| 文水县| 杭锦旗| 宁晋县| 灵丘县| 安多县| 顺平县| 尼木县| 庐江县| 青川县| 海南省| 观塘区| 吕梁市| 儋州市| 禄丰县| 汤原县| 星子县| 信丰县| 额尔古纳市| 高安市|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