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今冬北方供暖季陸續開啟,天然氣供應情況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民生大事。供需矛盾會不會造成氣荒?老百姓會不會挨凍?天然氣價格會不會上漲?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三大油企全面啟動資源互供

    從今年初開始,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就為冬季供暖采取一系列未雨綢繆的措施,從國內增產、增大進口、加快互聯互通工程和儲氣庫建設等方面入手,讓保供具備堅實的資源基礎,保供預案隨時可以雪中送炭。

    11月11日,中國石油生產經營管理部副總經濟師鐘偉榮說:“中國石油將集聚多方力量,調動國內外資源,確保民生用氣一方不少,合同用氣一方不欠。”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也表態:確保百姓溫暖過冬,確保居民足額用氣安全穩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生產天然氣12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5%。作為供氣主力軍的中國石油,近年來天然氣產量一直呈箭頭向上態勢,繼2017年首次突破1000億立方米之后,2018年生產天然氣1093.7億立方米,同比增加61億立方米,增量占全國一半。2019年預計生產天然氣1160億立方米,增加近70億立方米,是近年來增產量最大的一年。

    中國石化重點加大京津冀周邊等北方7省今冬明春的天然氣供應量,籌措資源88.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

    作為國內最大的LNG進口商,中國海油目前已簽署2000多萬噸長協資源,并配置了一批中短期資源合同。今冬明春采暖季,中國海油計劃供應天然氣約245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5億立方米。

    自2018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大力推進三大油企天然氣管網和LNG接收站設施相互連通,三大油企在冬季通過LNG接收站代儲代銷、資源串供、管道代輸等多種方式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天然氣基礎設施的富余能力,相互提供供氣服務,增強國內天然氣市場的供氣安全性。

    據悉,三大油企已經從11月初開始全面啟動天然氣資源互供,確保互聯互通工程為冬季天然氣供應發揮最大作用。

    違規漲價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據悉,以往一些地方由于“煤改氣”操之過急而引發用氣緊張、補貼到位難、天然氣漲價、工程未完工影響正常供暖等問題。

    記者從河北、山東等省份了解到,今年不少地方穩步推進“煤改氣”。在山東德州的一些村莊,天然氣管道提前鋪設完畢,已經開始供氣。而一些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則暫時叫停了“煤改氣”“煤改電”,嚴格落實國家有關部門“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的要求,堅持在推進“煤改氣”時“以氣定改”,合同簽訂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況下,不新增“煤改氣”戶數。

    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供暖季期間,各地不再調整居民用氣終端銷售價格。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將加強價格監測監管,密切關注市場形勢,對違規漲價、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切實維護公平市場秩序;在新的清潔取暖設施落實能源供應、安全穩定運行之前,決不允許拆除原有供暖設施,采取清潔煤兜底保障的“雙保險”方式,守住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的底線。

    三大油企表示,一旦遇到突發極端天氣,將立刻采取預案,保證百姓正常生活用氣。

    然而,冬季用天然氣取暖對于一些老百姓來說還是有一定資金壓力的,“煤改氣”供暖一個冬季可能要增加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支出。對此,生態環境部表示,要加大清潔取暖資金投入,保障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

    天然氣保供日調度機制建立

    季節性峰谷差懸殊是北方供暖季的主要問題,也是氣荒的元兇。數據顯示,北方冬季的用氣量一般是夏季的3.5倍,部分省區市甚至更高。以北京市為例,用氣量冬季最高月為夏季最低月的8~11倍。

    地下儲氣庫作為有效的調峰設施,三大油企都高度重視。在儲氣能力建設方面,三大油企精心組織儲氣庫運行,提高儲氣庫強注強采和大進大出能力,入冬前將管網管存、接收站罐存和儲氣庫庫存提升至較高水平,切實發揮好季節調峰和削峰填谷作用。

    據介紹,中國石油儲氣庫計劃采氣增加22.3億立方米,增幅31.7%。11月中旬,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文23儲氣庫正式由注氣期轉入采氣期,按計劃,文23儲氣庫今冬明春預計試采氣8000萬立方米以上,將為我國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發揮調峰供氣和應急調度作用。

    三大油企目前繼續加大勘探開發、地面建設、儲運設施等投入,全力推進長慶、塔里木和西南等主力氣田增儲上產。在進口資源多元化方面,繼續增強進口管道天然氣供應能力,按最大能力安排進口天然氣管道運行,入冬前將現貨LNG資源采購到位,確保進口資源供應穩定可靠。

    進入11月份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各地、有關部門和企業建立了天然氣保供日調度機制,隨時掌握天然氣供需動態,及時發現和處理解決影響供應的問題。從近期運行情況看,用氣需求增長比較平穩,天然氣資源供應相對充足,供需之間保持了一個比較好的平衡狀態。

    11月19日,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9年供需仍會相對平衡,天然氣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考慮到今年冬季天然氣的供需情況,出現大范圍氣荒的可能性不大,民生用氣應該能夠得到嚴格保障。(記者 王冬梅)

    責任編輯:莊婷婷

    相關閱讀
    關鍵詞: 供暖季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科技+文化!全國媒體總編記者握著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迁安市| 张家港市| 谷城县| 通榆县| 密云县| 广州市| 岳阳市| 永年县| 固原市| 吉首市| 射阳县| 阳曲县| 洞口县| 洛川县| 厦门市| 克山县| 增城市| 揭阳市| 巧家县| 个旧市| 保山市| 博白县| 霞浦县| 五常市| 甘谷县| 泸定县| 曲阜市| 长白| 南漳县| 上饶市| 白玉县| 屏山县| 巴林左旗| 井研县| 边坝县| 府谷县| 莱州市| 临安市| 观塘区|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