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70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我國成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第一制造業大國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制造業大國,標志著自19世紀中葉以來,經過一個半世紀后,我國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9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苗圩表示,7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一個突出的標志是我國建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經濟規模躍居全球首位。

    工業增加值增長約971倍

    “我國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苗圩介紹,以鋼鐵為例,1949年我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只占當年世界產鋼量的0.1%;2018年,我國鋼產量超過9億噸,長期占據世界鋼鐵“半壁江山”。

    另外,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在主要領域和方向上實現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戰略目標。我國自主研制的“復興號”高速列車、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等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涌現出一批以華為、中車等為代表的領軍制造企業。

    “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概括70年工業發展的成就和亮點。”苗圩表示,第一個關鍵詞是“第一制造大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實現歷史性跨越。1992年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2007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2年突破20萬億元,2018年突破30萬億元。2018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額達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第二個關鍵詞是“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70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第三個關鍵詞是“創新驅動發展”。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高。一些技術已經從過去的“跟跑”到“并跑”甚至向“領跑”邁進,比如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產業都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第四個關鍵詞是“兩化深度融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加快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我國搶抓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五個關鍵詞是“中小企業蓬勃發展”。70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汽車產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1956年,我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生產線;2018年,全國汽車產量超過2780萬輛,連續10年蟬聯全球首位。

    “我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汽車大國。”苗圩表示,我國汽車產業正處在由高速增長期轉向高質量發展期的關鍵時刻,要堅定發展信心,搶抓戰略機遇,重點在調結構、提品質、創品牌、走出去四個方面下功夫。

    就當前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態勢而言,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分析,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從總體上看,我國工業經濟運行保持了平穩運行態勢。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工業增長呈現出一定的穩中趨緩態勢。”黃利斌說,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在放緩,地緣政治沖突、中美經貿摩擦等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必然會波及和影響我國工業生產。我國制造業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產業結構調整要犧牲一定的增長速度,產業治理和政策調整也會波及一些行業和企業的生產。

    黃利斌認為,當前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基本面還是好的。今后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強化工業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鏈水平,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努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信息通信發展惠及民生

    建成于1958年的北京電報大樓,是新中國的標志性建筑,也是現代通信技術和業務“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見證。從電報到電話,從傳呼機到“大哥大”,從模擬機到智能機,從電腦上網到手機上網……盤點人們用過的信息通信工具就會發現,70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發生了滄桑巨變。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群眾的通信需求與日俱增。我國通信業從郵電部政企合一經營,歷經郵電分營、電信重組等關鍵性變革,形成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通過市場競爭,通信業整體上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運行效率,改善了服務質量,降低了資費,讓廣大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

    苗圩介紹,70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我國4G基站數量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光纜長度超過4500萬公里,電話用戶總規模達到17億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4億戶。我國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等政策,邊遠地區的老百姓也能共享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成果。

    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我國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做到與世界同步發展,甚至局部有領先態勢。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自動駕駛、智能家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

    苗圩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進程。

    責任編輯:林晗枝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65名已獲釋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呼吁推動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遂川县| 灌云县| 施甸县| 平罗县| 遵义市| 渑池县| 洛扎县| 天长市| 萨嘎县| 泗阳县| 中方县| 宕昌县| 淮北市| 开原市| 德庆县| 荆州市| 临海市| 德惠市| 泸水县| 崇文区| 罗定市| 洞头县| 融水| 体育| 长白| 成安县| 浦东新区| 崇义县| 新野县| 平顶山市| 清原| 涞水县| 治县。| 潞城市| 崇州市| 林口县| 博白县| 宾阳县| 襄樊市|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