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記者賈啟龍 解放軍報記者安普忠 人民日報記者李龍伊

    2019年全國征兵工作傳來喜訊,大學生網上報名參軍人數達124萬。近年來,大學生參軍入伍人數持續增加,今年征集比例有望實現新的突破。

    建設一流軍隊,需要一流士兵。2009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著眼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作出重大戰略安排,全面展開大學生征兵工作。

    十年開拓創新,十年春華秋實,十年碩果累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兵役機關強化組織領導,密切協調配合,銳意進取、綜合施策,大學生征集比例連年攀升。10年來,累計征集大學生150余萬人。

    助力強軍興軍 聽從祖國召喚

    2017年9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南開大學8名新入伍大學生回信,勉勵他們在軍隊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在軍營這個大熔爐里淬煉成鋼。

    習主席的回信,深情寄托了軍隊統帥對青年學子參軍報國、對當代大學生士兵成長成才的關心厚愛和殷切期望。

    兩年來,在習主席回信精神激勵下,全國掀起大學生應征參軍熱潮。今年,南開大學又有16名大學生穿上戎裝,投身軍營。

    2015年底,習主席發出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偉大號召,并親自決策組建軍委國防動員部。

    兵員征集工作是軍委國防動員部主責主業中的一項主要內容。 3年來,大學生征集比例平均每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連續3年全國大學生報名參軍人數突破百萬。2017年,大學生首次成為我軍新兵主體對象。

    “當危險來臨,我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心臟在為祖國而跳動。”從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入伍的“90后”女兵袁遠,曾任西藏軍區首個女子戰炮班班長。入伍后,她與雪山為伍、以風沙為伴,扎根邊疆、矢志強軍,被譽為“沙場之花”。如今,在人民軍隊一支支雄師勁旅中,像袁遠一樣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的大學生士兵越來越多,他們正成為強軍興軍的生力軍。

    政策支撐夢想 砥礪成長成才

    從江蘇宿遷學院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退役大學生姚志煒實現了人生路上的一次飛躍。不只是他,2019年宿遷學院8名退役復學大學生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6人被錄取。他們受益于教育部實施的“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467所高校在研究生招錄中,為退役大學生單列名額。

    你為祖國奉獻青春,祖國助你實現夢想。在大力營造“依法服兵役、參軍我光榮”良好氛圍的同時,10年來,國家和軍隊為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相繼出臺一系列激勵政策。“退役大學生”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只是其中之一。這些政策猶如強大磁場,助推一批批高學歷青年走進軍營。

    2009年,為配合全面征集大學生工作,軍地相關部門聯合發力,密集出臺多份文件,內容涵蓋大學畢業生入伍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退役后考學升學優惠、就業安置幫扶;軍隊大幅度提高大學生士兵提干和考學比例。

    201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兵役法,取消在校大學生可以緩征的規定。與此同時,國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學生可享受考試升學加分、專升本、政法干警定向招錄等。

    地方緊緊跟進,紛紛拿出實用管用的硬招實招。北京、上海等地區,出臺非本籍大學生士兵退伍后可落戶、優先招錄進公務員隊伍等政策;山東、河南、四川、湖南、陜西等兵員大省,相繼提高大學生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為入伍大學生發放一次性獎勵金,制定退役大學生士兵定向招錄計劃,明確崗位招錄比例,有效激發了大學生參軍入伍內在動力。

    2018年底,軍事政策制度改革拉開序幕,兵役法、征兵工作條例等政策法規修訂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一項項利好舉措上升為法律法規。

    “雖然沒戴上大學校徽,我為我的選擇高呼萬歲,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懊悔……”20多年前,軍旅歌曲《當兵的歷史》曾唱遍大江南北。如今,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加速推進,高學歷青年施展才華、成就理想有了寬闊舞臺,能夠同時實現戴上大學校徽和參軍到部隊的兩個夢想。

    精準對接發力 暢通“供”“需”渠道

    “機電、雷達等專業技術兵的培訓,周期半年以上,我們需要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的新兵”“新裝備配發后需要有耐心、愛鉆研的高素質兵員來接手”……遼寧大連,一場征接兵雙方座談會上,部隊代表紛紛道出各自需求。

    部隊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征什么樣的兵。軍委國防動員部積極探索精準征兵,建立“供給側”與“需求側”有效對接機制,為部隊征召優秀人才。

    2012年起,參加高考的畢業生,又多了一個新選擇——報考定向培養士官,這是從學生中招收士官的又一創新舉措;

    2013年起,為了征集更多高素質大學生,全國征兵時間由冬季調整為夏秋季,開通了大學生從“校門”到“營門”的直通車,實現了征兵季與畢業季精準對接;

    2014年,全國征兵網開通,覆蓋2000多所高校,可對大學生進行在線資格審查和一對一的動態管理;

    2016年,為實現征兵工作績效考評由單項評價向綜合評估轉變、由定性為主向定性與定量結合轉變、由側重結果向過程與結果并重轉變,軍委國防動員部建立了“報名率、上站率、合格率、擇優率、退兵率”征兵量化考評指標體系,立起了檢驗征兵工作成效的硬杠杠;

    同年,網絡版體檢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全國推廣,做到一切行為有標準、一切操作有記錄、一切過程可監控、一切差錯可追溯。

    調整征兵時間、創新征兵舉措、廣泛運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改變了傳統征兵模式,讓征集大學生入伍變得更精準、更高效、更快捷。

    2019年,軍委國防動員部再次擴大精準征兵試點范圍,由3個省擴大到9個省,人數增加至9000人。

    為適應高原部隊需要,軍委國防動員部組織開展高原兵定向征集試點,從高原地區征集高素質兵員,大大縮短新兵入伍適應期,受到高原部隊普遍歡迎。駐藏某旅2018年入伍新兵中,大學生比例達52.5%。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楊涵說,大學生士兵思想成熟、文化底子厚、接受能力強,是未來軍隊發展的人才基礎,很多重要崗位、技術崗位都需要他們。

    凝聚強大合力 激發參軍熱情

    推進大學生征兵工作邁上新臺階,離不開軍地同頻共振。2019年,云南省軍地聯合工作組對省內78所普通高校征兵工作檢查督導,欣喜地看到,全省1.6萬余名在校大學生積極報名參軍,其中不少是部隊需要的信息科學技術、通信工程等方面人才。

    “大學生成為部隊官兵的主體,征兵當然也要聚焦大學生這個‘靶心’,牢牢抓住高校這個主陣地。”軍委國防動員部動員征集局參謀白愛民說。

    目前,我國有2600多所高校,在校學生2700余萬人,每年僅大學畢業生就達800多萬人。高等教育的普及、國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為向部隊輸送高素質兵員提供了“源頭活水”。

    優質兵員在哪里,征兵工作重點就在哪里。2016年,全國高校統一掛牌設立征兵工作站。兵役機關與高校定期聯系、相互協作機制建立起來,形成了軍地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

    找準宣傳切入點,唱響時代主旋律。為點燃大學生參軍入伍激情,全國每年組織征兵宣傳教育進高校活動啟動儀式,舉辦大學生征集“政策咨詢周”“征兵宣傳月”活動,在全國各大主流媒體和所有上線影院滾動播放征兵公益宣傳片,隨高考錄取通知書,為每名大學生寄送入伍動員信和征兵宣傳冊。

    2017年,中宣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制定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征兵宣傳工作的意見》,對征兵宣傳內容、重點對象、方法手段等,進行部署安排、全面規范。

    各地黨委政府和兵役機關的征兵宣傳異彩紛呈:有的請抗戰功臣、影視明星代言,有的請現役優秀大學生官兵現身宣講,有的在大型網站設立征兵宣傳平臺,有的走村入戶、進校到班面對面宣傳——

    前幾年陜西省軍營版《小蘋果》一經播出,迅速走紅網絡,全國多省隨后推出不同版本的“征兵小蘋果”,在青年學子中引起強烈共鳴;

    2018年,曾赴亞丁灣護航的北大學生宋璽,與其他14名退役大學生士兵組成征兵宣傳巡回宣講團,以“身邊人話軍營”的形式,號召廣大在校大學生踴躍報名參軍。

    站上新的起點,我們開創了大學生征集嶄新局面;奔向美好未來,強軍事業召喚我們接續奮斗再創輝煌。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泉州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開放申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祥市| 边坝县| 河源市| 合江县| 峡江县| 雷山县| 化德县| 太康县| 镇康县| 波密县| 布尔津县| 正阳县| 台前县| 石阡县| 那坡县| 柳河县| 房产| 罗江县| 杭锦后旗| 玛纳斯县| 陇西县| 长沙县| 探索| 正阳县| 黔西县| 银川市| 利津县| 宁武县| 韶山市| 乌兰县| 新郑市| 察哈| 辽阳县| 微博| 虎林市| 肥西县| 太康县| 永和县| 合山市| 无锡市|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