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姜天驕)8月17日12時11分,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制的捷龍一號遙一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以“一箭三星”方式,順利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捷龍一號運載火箭執行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國家隊”在我國商業火箭領域的全新探索。
捷龍一號是火箭院所屬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采用商業化模式面向商業小衛星發射市場打造的一款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同時,它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型商業運載火箭。自2018年2月研制工作正式啟動,到今日首飛成功,捷龍一號只用了不到18個月,成為中國航天研制周期最短的火箭之一。
捷龍一號火箭在國內創新采用了衛星倒裝的空間布局形式,給衛星提供了完整、規則的安裝空間。為滿足用戶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的發射需求,火箭實現了全箭控制執行機構簡化設計,為微小衛星技術驗證、星座組網和補網提供更加安全、靈活、經濟、迅速的服務。
捷龍一號火箭還是我國首個全面采用智能化技術進行數據分析與判讀的固體火箭,利用分布式網絡完成多點并行在線數據解析、分發與判讀,結合專家系統、神經網絡等算法設計智能數據分析系統,實現測發控和遙測數據多維度判讀,自動生成測試評估報告,大幅提升測試效率和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據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總裁唐亞剛介紹,捷龍一號采用一車一箭方式,成熟期運抵發射場后能夠實現24小時內快速發射;在制造上通過大規模組批生產,縮短發射服務履約周期,與用戶簽約后6個月即可出廠。
此次發射任務由3顆衛星組成,主星為“千乘一號01星”,由北京千乘探索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兩個搭載衛星為“星時代—5”衛星和“天啟二號”衛星,分別由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衛星入軌后將開展一系列技術驗證和數據服務。這也是中國商業航天“國家隊”助推民營商業衛星企業發展的力證。“未來的發射市場非常廣闊,低軌互聯網移動通信需求,遙感信息數據需求,未來都將有很大的市場。”唐亞剛說。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捷龍一號首飛成功 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019-08-17
- 捷龍一號首飛成功意味著什么?捷龍一號長什么樣現場圖片曝光2019-08-1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20年元旦為什么只放一天?2020年元旦春節法2019-12-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