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wǎng)>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近日印發(fā)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yōu)評先、畢業(yè)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相關報道見A3版)

    有關調查顯示,近70%的急救事件都發(fā)生在家庭之中,人的心臟停跳4分鐘內救治成功率約50%,6分鐘內救治成功率約10%,10分鐘內救治成功率約1%。如果第一時間進行胸外按壓,就會為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的到來贏得寶貴時間,極大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如果每個家庭中有1-2個成員學會一些急救技能,關鍵時刻就是救命知識。

    今年3月25日,北京市東城區(qū)東單體育館內一名正在打籃球的男子突然倒地,心臟驟停,恰巧同在館內打羽毛球的6名協(xié)和醫(yī)院的醫(yī)生看到這一幕,大家一邊撥打120,一邊展開了搶救,實施了心肺復蘇和儀器除顫。大約半小時后男子恢復自主心律,被送往距離最近的同仁醫(yī)院。這段刷屏的視頻曾經溫暖了大江南北。

    然而,除了醫(yī)護人員外,目前我國有良好急救知識儲備的人并不多。發(fā)達國家的急救能力的培訓非常普及,法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為其總人口的40%,這個數(shù)字在德國更是高達80%;在美國,僅接受過心肺復蘇技術培訓的人數(shù)就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國,急救技能普及率百分比僅為個位數(shù)。來自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死于心臟性猝死,而在面對心臟驟停患者時,很多人卻不敢救、不會救,以至于白白地失去“黃金”搶救時機,這無疑是值得反思的。

    對每個人來講,危險有時是如此之迫近,生命有時是如此之脆弱。尤其是我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突出,意外傷害、腦卒中、心跳驟停等疾病的發(fā)生也越來越年輕化。據(jù)急救專家介紹,普通人通過急救技術培訓不是一件復雜的事,現(xiàn)有的課程,只需要兩三個小時就能掌握,可以考慮把急救技術作為部分行業(yè)入職的必修課,就像健康體檢一樣,或者綁定到駕照考試中。

    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呼吁推進急救知識普及教育。如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師范大學教授謝資清建議,在全社會特別是大中學生群體中加強急救知識的普及和培訓。筆者認為,除了急救知識培訓走進學生課堂,也有必要在公職人員、志愿者隊伍中普遍開展急救知識培訓,進而,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就此而言,《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將急救知識等納入中小學考試內容,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這一政策如何落地?其一,急救知識教育需要各地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從財政上支持,從態(tài)度上重視,建立一個完整的急救知識教育培訓體系,并形成長效制度。其二,衛(wèi)健、教育部門應當盡快明確中小學急救知識考試標準,配足師資力量,開足開好急救課程。其三,學生通過急救知識考試后,還需定期搞“演練”,防止“過關”后,急救知識因長期不用而生疏,導致急救能力“荒廢”。

    期盼早日把急救知識納入中小學考試,將這項重大民心工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大力提高我國的急救能力培訓普及率。這樣,我們周圍就會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急救達人”,在關鍵時刻拯救自己的親人和他人生命,造福社會。

    責任編輯:林晗枝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灣研究機構發(fā)現(xiàn)并命名新種蜥蜴“呂賴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wǎng)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wǎng)(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wǎng)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wǎng)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淮北市| 长武县| 香格里拉县| 米林县| 德州市| 武山县| 双城市| 上饶县| 顺义区| 阿鲁科尔沁旗| 信阳市| 福海县| 景洪市| 汉源县| 长泰县| 荃湾区| 吴江市| 隆安县| 平陆县| 芮城县| 铁岭市| 布拖县| 巴马| 隆德县| 盐边县| 沾化县| 衢州市| 共和县| 麻栗坡县| 镇康县| 巴马| 越西县| 鹤庆县| 张家川| 高要市| 元谋县| 军事| 贵州省| 清水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