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完成的黃瓜基因組和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研究8日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研究發現了控制黃瓜苦味物質合成的基因,成功解決了華南黃瓜品種變苦而喪失商品價值的生產難題,累計推廣約100萬畝,創造約8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價值。

    黃瓜基因組和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研究項目主要完成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黃三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黃瓜基因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發現了控制黃瓜苦味物質合成的9個基因,并發現有兩個“開關”基因分別在葉片和果實中控制苦味物質的合成。把果實“開關”關上,可以不讓黃瓜變苦;把葉片“開關”打開,能夠讓葉片苦來抗蟲。基于上述發現,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了“蔬研”系列新品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近年來,老百姓抱怨“黃瓜沒有黃瓜味啦!”“西紅柿的味道越來越淡了”。如何培育品質優良的蔬菜品種是老百姓關心的大事,也是中國蔬菜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聯合多家單位以黃瓜為研究對象,通過破譯黃瓜基因密碼為突破口,開創了從“基因組到新品種”的新道路,成功培育了無苦味的美味黃瓜新品種,使中國蔬菜基因組學科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跨越。

    黃三文表示,該研究進一步全面揭示了黃瓜的遺傳變異,系統闡明了黃瓜的起源和演化過程,證實了黃瓜原產于印度,是當地傳統的草藥。因為在苦味基因上的改變,變成了大受歡迎的可口蔬菜。黃瓜后來傳播到不同地域,形成了三個主要類型:歐亞黃瓜、東亞黃瓜、西雙版納黃瓜。該研究還發現東亞黃瓜與印度黃瓜的分離時間是2000多年,與張騫出使西域給中國帶來黃瓜這個大眾蔬菜的史實相吻合。

    據介紹,黃瓜基因組是第一個蔬菜作物基因組,這個項目的成果帶動了其它蔬菜(包括白菜和番茄等)的基因組研究。中國科學家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10多篇研究論文,推動中國蔬菜基因組學科進入國際領先行列。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鄯善县| 筠连县| 抚宁县| 兴山县| 南澳县| 堆龙德庆县| 郑州市| 淄博市| 璧山县| 宾阳县| 临澧县| 高密市| 鲁甸县| 偃师市| 肃北| 临桂县| 甘泉县| 灵山县| 离岛区| 贵阳市| 凤城市| 海伦市| 万年县| 拜泉县| 姜堰市| 怀安县| 甘泉县| 华坪县| 霍林郭勒市| 东光县| 乌兰县| 昭平县| 四子王旗| 峡江县| 临江市| 增城市| 隆德县| 景洪市| 芦山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