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九寨溝地震:“地震預警系統”提前71秒發出預警

    央廣網成都8月9日消息(記者劉濤 實習生蘇星)9日上午,記者從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獲悉,由阿壩州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減災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其中通過手機、專用終端等為成都市提前71秒預警,為甘肅隴南市提前19秒預警。

    據數據表明,地震預警系統為距震中107千米的隴南市,預警時間19秒;為距震中207千米的阿壩市,預警時間48秒;為距震中207千米的廣元市,預警時間48秒;為距震中208千米的綿陽市,預警時間49秒;還為四川省廣元市、成都市、綿陽市、阿壩市、甘肅省隴南市、陜西省漢中市等6個市的11所學校提前5秒-38秒發出預警。同時,汶川、茂縣、北川還提前發布了電視預警信息,此外,預警系統還通過包括四川科技等近20個政務微博發布了地震預警信息,也為國家減災中心、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等提前預警了該地震。

    地震后,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為地震部門和應急部門提供了烈度速報圖等應急數據。 四川省地震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向記者解釋,地震預警系統分為地震監測,預警信息分析和處理,預警信息發布,以及預警信息接收和應用四個環節。而地震預警的原理,就是通過在主要地震區布設密集的(臺站間距15-20公里)地震預警監測儀(烈度儀),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之前,通過手機、微博、應急廣播和專用接收終端等,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提供地震預警警報,民眾就可以據此及時避險減少傷亡,重要工程也可緊急處置,以減少經濟損失和次生災害。 記者通過電話采訪到了家住汶川縣的許先生,徐先生表示,當時和妻子正在看新聞,突然電視畫面彈出了一個對話框,框里寫著“四川九寨溝正發生地震,汶川將有震感,請做好避險準備,地震還有多少秒到達”的字樣,自己也聽到了警報,就立即和妻子躲進了衛生間避險,沒過一會兒,就感受到了明顯震動。 王暾博士表示,地震預警仍然有盲區。所謂預警盲區,是指臺站接收到地震信息,發出無線電預警信息時,地震橫波已經抵達的區域。當然,盲區半徑越小,收到預警信息的人就越多。目前,我國的地震預警盲區為20公里左右,在地震預警盲區方面,優于日本。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全國31個省份的市、縣地震部門合作建設的地震預警網該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里,占我國人口密集的多震區面積的90%,也已經持續為多領域和多行業提供地震預警服務。并且已成功預警蘆山、魯甸、康定等38次破壞性地震,沒有一次漏報、錯報。”王暾博士表示, 但從總體上看,地震預警信息接收仍是“軟肋”。雖然我國地震預警網已覆蓋6.6億人口,但能夠真正應用地震預警信息的人口不到2%。

    王暾博士表示,地震預警是社會工程,減災所在地震預警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取得的,是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下取得的。減災所希望在地震預警領域實踐中國地震局提出的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形成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格局。具體的,希望中國地震局與地震預警領域的社會力量的典型代表——減災所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我國已建成的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的地震預警網,保障我國地震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地鐵已安裝了地震預警服務系統。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好輕松考研福州學校:助力學子考研夢,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逊克县| 汉中市| 丹巴县| 海兴县| 镇康县| 唐山市| 金山区| 长兴县| 隆安县| 保山市| 诸城市| 榆树市| 天镇县| 丰原市| 连平县| 牡丹江市| 柳江县| 调兵山市| 绥宁县| 台中县| 仙游县| 通化县| 三河市| 绥中县| 古交市| 双流县| 陇川县| 涡阳县| 方山县| 隆昌县| 浦东新区| 洱源县| 宁安市| 奉节县| 镇坪县| 长岛县| 永川市| 聊城市| 上饶市|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