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6月15日發行的《中國紀檢監察報》在第3版刊發文章《掉進錢眼里 毀于貪欲中——雙牌縣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紅安嚴重違紀問題剖析》。文章披露,湖南省雙牌縣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紅安伙同親信司機文某,采取購買假發票、虛開發票的手段,到東安縣相關單位報賬,貪污公款達340余萬元。

    法晚·觀海解局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貪官與司機的“組合”已出現在不少貪腐案件中,部分司機憑借接近領導的特殊參與貪腐,甚至成為“主謀”,貪污、代收錢、受賄、洗錢都有他們的參與。另外,也有一部分司機因利益問題與領導反目,最終事情敗露。

    專家認為,打破專人專車的配車制度,是避免司機與官員共同涉腐的有效措施。

    副縣長與司機合演“二人轉”貪上百萬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湖南省雙牌縣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紅安,研究生學歷,當過小學老師。2003年,35歲的他享受了副處級待遇,一年后當上東安縣政府黨組成員,兩年后擔任縣委常委,2007年11月任東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2011年3月起,他開始擔任東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2015年4月,又轉任雙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然而,隨著職務不斷提升,權力越來越大,劉紅安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松,原先還信誓旦旦“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他,逐漸把“道”拋在了腦后,一門心思奔著“財”去,從吃吃喝喝,再到收受紅包禮金,再到貪污公款,一步一步從“破紀”走向“破法”。

    經查,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劉紅安收受紅包禮金共計58.6萬元。從開始收受1.4萬元,到收受4.2萬元,再到突破10萬元,收受的紅包禮金“屢創新高”,越來越肆無忌憚。

    2011年1月,劉紅安的親信司機文某聽說縣里個別領導安排司機用虛假發票到相關單位報賬的事,馬上向劉紅安匯報。劉紅安深受“啟發”,兩人商議讓文某在長沙出差時購買一些假發票和虛開一些發票,先由劉紅安給東安縣相關單位領導打招呼,再由文某將虛假發票混同部分真實開支票據到相關單位報賬,虛假發票報賬的資金通過文某交劉紅安使用和支配。

    就這樣,利用職務便利,劉紅安伙同文某,采取購買假發票、虛開發票的手段,到東安縣相關單位報賬,貪污公款達340余萬元。

    這位被執紀人員稱為“掉進錢眼里”的副縣長,終于倒在了自己的發財迷夢中。

    司機成領導與行賄者中間人

    領導與司機合伙成為一種新的腐敗群體,并非首次發生。

    安徽省潁上縣原交通局長王玉坤就是其中之一,王玉坤多次更換職務,但都舍不得扔下他的司機孫剛。王玉坤看中了孫剛的頭腦靈活,每逢幕后交易中都能準確領會“領導意圖”。

    據《安徽商報》報道,2015年5月,潁上縣交通局原局長王玉坤,受賄200余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其司機孫剛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零六個月。

    據了解,王玉坤除了自己受賄外,還通過其司機孫剛的撮合進行共同受賄。 2011年1月29日,安徽一公司項目經理張某按照事前約定向孫剛工商銀行的信用卡匯款80萬元,并明確告知孫剛給予王玉坤60萬元、孫剛20萬元,

    2011年10月,潁上縣要建工程總價達3000余萬元的夏謝路,交通局負責招標。王玉坤的老朋友張志甲(化名)想攬下工程,便找到司機孫剛打聽。孫剛借機牽線搭橋,但王玉坤為了避人耳目,并不愿意多與張志甲直接聯系,就讓孫剛當傳話筒。后來張志甲中標,專門給孫剛80萬塊錢,里面20萬給孫作“喝茶錢”,60萬則轉交王玉坤,以感謝二人幫助其中標夏謝路改建工程。

    司機助領導洗白巨額贓款

    司機協助領導貪污的方式并不只有做“中間人”一種,“高明者”不僅能管入還能管出。廣州白云農工商公司巨腐案主犯張新華,就靠司機和外甥,用錢莊、用空殼公司,洗白巨額贓款。

    據媒體報道,2014年12月10日,廣州中院一審宣判,白云農工商原總經理張新華犯貪污罪、受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張新華貪腐達3.4億,記者梳理廣東省內涉及貪腐案的金額,無人能出其右。

    據了解,張新華事發于2013年6月,在其落馬三個月后,跟隨其多年的司機張桂新和外甥石志文,一老一小在同一天被抓,真相開始浮出。二人因涉嫌幫助張新華收賄“洗錢”,被控受賄罪。

    檢方指控,2004年至2013年間,張新華擔任廣州市白云農工商聯合公司經理、廣州有林投資管理公司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兼任白云公司經理,收受江某、游某、何某等人賄送的款項共計9780萬元人民幣、238萬港元。

    在此期間,張桂新和石志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張新華的授意下,二人成立香港新元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和弦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用以接收賄款。張桂新多次協助張新華收何某、游某等人的賄賂款項,并將所收贓款匯入此兩家公司賬戶和香港劉某輝的個人賬戶。而后,張桂新和石志文將新元公司贓款匯至張新華前妻女的賬目。

    “平時有時會半夜叫我去他家里幫忙。”張桂新說,張新華對其很是信任,逢年過節常常幫他收錢,行賄人要來送錢,也是打電話給他。

    張桂新也表示,其幫助張新華辦事,壓力很大。在香港匯款時,英文可難倒了他,幸虧在劉某輝的協助下,才順利將贓款匯出。當然,他前后也拿到了25萬元的“獎勵”。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崗前培訓期間受傷能否算工傷?法院:存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安庆市| 五莲县| 宜章县| 兰考县| 城固县| 苏州市| 阳江市| 石门县| 监利县| 德钦县| 保山市| 呼图壁县| 恩施市| 金乡县| 义马市| 万山特区| 大庆市| 扶风县| 涿州市| 盘锦市| 正镶白旗| 湘乡市| 乐昌市| 福清市| 泰州市| 新宾| 定西市| 桂平市| 邢台市| 临朐县| 遂川县| 漯河市| 高淳县| 象州县| 佛冈县| 双鸭山市| 茂名市| 盘山县| 兴海县| 湄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