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十三陵被盜真相

    本刊記者/霍思伊本文首發于2017年4月26日總第801期《中國新聞周刊》

    十三陵被盜真相 崇禎思陵燭臺“失蹤” 安保體系存在很多漏洞

    3月19日,在北京一個陵寢探秘的微信群里,平常習慣“潛水”的一些文物愛好者們“浮了上來”,猜測和爭論一條跟著一條,話題的中心是一對“消失”的燭臺。

    當天,有人在群里上傳了一張照片。照片顯示,明思陵石五供變成了“石三供”,其中的一對燭臺已不在原位。有人猜測燭臺被盜;有人認為被盜的可能性較小,因為明十三陵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安保嚴密。一時疑云籠罩,眾說紛紜。

    3月20日,一位媒體記者去明思陵實地查證,護陵員稱石質燭臺被拿走修繕。十三陵特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將于當天下午發布相關情況通報。然而,直到當晚,記者和文物愛好者們也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回復,他們覺得“事情有些不對”。

    上述記者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依據他多年文物報道的經驗,如果這對燭臺只是被拿去修繕,理應及時回應。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吳曉平則對媒體稱,燭臺本身完好,反而是最外側的兩供風化得厲害,而且燭臺重達幾百斤,即使修繕,也應是原地修補,而不應消失不見,只留下底座。

    4月5日,昌平區政府證實了上述推測。其官方微博“北京昌平”發布消息稱:3月20日,區政府得知明十三陵思陵石五供2件燭臺被盜后,立即組織公安力量成立專案組,全力以赴開展偵破。

    4月8日,北京警方通報稱案件告破。該通報稱,2017年3月19日11時許,有市民撥打110,反映明十三陵思陵石五供中的兩個燭臺被盜。北京警方成立了由市刑偵總隊、昌平分局等相關部門組成的專案組,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通過深入調查和走訪,專案組確定兩燭臺被盜的時間應為2016年4月。

    2017年4月7日,專案組先后將林某(男,38歲,北京市懷柔區人)、王某(女,32歲,北京市懷柔區人)、馮某(男,40歲,河南省固始縣人)等三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并在馮某家中將兩個被盜的思陵石燭臺起獲。

    據北京警方披露,上述三人是專門盜竊石刻類田野文物的犯罪團伙。

    案發

    3月20日下午4時16分。北京市文物局監察執法隊調研員王東捷還清清楚楚地記得這組數字。就在這個時刻,北京市文物局宣教中心看到了《法制晚報》題為“崇禎思陵燭臺被指‘失蹤"的報道。

    該報道引述文保志愿者的發現稱,明十三陵思陵石五供中的一對蠟扦(燭臺)失蹤,疑似被盜。該報記者隨后趕赴現場,印證了志愿者的說法。而一位現場護陵的工作人員告訴該報記者,這一對燭臺“被拿走修繕了”。

    王東捷馬上打電話給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核實情況,確認了燭臺被盜的事實。

    他感到很震驚。“我都不敢相信,這么重視,十三陵還能出這個事兒!”

    他給國家文物局有關部門打電話匯報情況,對方的第一反應也與他相似:“投入這么多錢,還能出事!”

    1961年,十三陵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6月,為了加強對十三陵的管理和文保工作,國家專門成立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作為昌平區(原來的昌平縣)政府的正處級派出機構,負責包括十三座帝陵、七座妃子墳、一座太監墓、居庸關長城、銀山塔林等重要文保單位的統籌管理工作。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此以后,國家對其文保工作的扶持力度再次加大。據了解,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始設“文物及歷史文化保護區專項資金”,每年投入10億元,其中1.5億元用于支持市屬重大文物保護項目,8.5億元用于支持區縣所屬文物保護項目。

    由于十三陵特區覆蓋范圍廣,管理難度大,相較北京市其他同級別的文保單位,北京市文物局在項目資金的審批上,會對其有所傾斜。

    “我們申請的項目資金中,給十三陵是最多的。”王東捷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

    被盜的一對燭臺,是十三陵思陵碑樓前石五供中的兩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副研究員劉衛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五供屬于宗祠廟宇所用器皿中的常供,一般由香爐、灰筒或寶瓶,以及蠟扦(燭臺)組成,具有實用性,多擺放于供桌上。而思陵的石五供不同于其他以實用價值為主的五供,其由石刻而成,主要價值體現在其象征性上。并且,十三陵的石五供大多放在供桌上,而思陵的五供則被置于地面的石臺上,體量較大,因而較其他的五供更為珍貴。

    經國家文物局核實,2016年6月24日19時許,思陵一名護陵員在巡查時,發現這一對石燭臺被盜。而經公安機關調查后發現,準確的被盜時間是2016年4月。也就是說,在時隔兩個月后,護陵員才發現燭臺被盜。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質疑:在思陵的重要石刻祭器中,一組石五供一共只有五個,丟失了兩個,按說比較容易發現,而為什么沒有被及時發現?巡邏人員是否按規巡查?日常管理中,是否對護陵人員的巡查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

    這位業內人士透露,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的有關人員曾稱,由于思陵五供周邊多有灌木和樹枝,視線不好,再加上平時巡查人員不仔細,因此沒有及時發現。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行政機構網站刪除“漢人”改為“其余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池州市| 南昌县| 佳木斯市| 青冈县| 淄博市| 定日县| 佛学| 淅川县| 丰宁| 双牌县| 商都县| 浦县| 高陵县| 武川县| 贵州省| 甘泉县| 嘉祥县| 德格县| 华阴市| 贵南县| 庆安县| 谢通门县| 桐梓县| 无为县| 额济纳旗| 建德市| 鸡东县| 永吉县| 海门市| 上蔡县| 峨眉山市| 神木县| 房产| 石城县| 望奎县| 赤壁市| 丰城市| 镇赉县| 潮安县|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