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親朋好友如果要借房產給孩子辦入學,能借么?廣州一對老夫妻為幫好友的女兒辦理入戶上學手續,好心將他們名下的房屋無償出借并過戶給好友,不料,好友卻將房屋據為己有,甚至在領取了該房逾百萬元拆遷補償款后逃之夭夭。無奈之下,老夫婦一紙訴狀將昔日好友告上法院。

    記者昨日獲悉,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一審后,判決涉案好友向老夫婦返還房屋補償款123.6萬余元及利息。好友不服提起上訴。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后維持原判。受訪法官指出,房產脫離真房主控制,待發現財產受損時,必須經法律程序確權,而走完法律程序后又面臨執行難題,為此,切勿輕易將自己的房產登記在他人名下。

    文/廣州日報記者章程 通訊員陳雅敏、寧宇

    年過七旬的鮑某夫婦育有一獨生子阿懷,阿懷是廣州一家電器公司的老板,也是一名碩士生導師,于某是阿懷的學生,畢業后在阿懷公司任職,兩家人多年來關系密切。

    2012年上半年,于某夫婦提出,為了讓女兒順利在花都入戶上學,需要暫借鮑某夫婦位于花都區新華鎮秀全路的房屋使用,將該房產暫時過戶到他們名下。畢竟大家相識已久,鮑某夫婦沒有多想便同意了。

    2012年5月,雙方簽署《房產借用協議書》,約定鮑某夫婦將房產暫時無償借給于某夫婦使用,借用方式為:暫將房產過戶至于某夫婦名下,待辦妥于某女兒在花都上學的手續后1個月內歸還,無論入學最終是否辦妥,于某借用該房產最長期限不超過自過戶起6個月,且該房產的所有權過戶后仍屬于鮑某夫婦,于某夫婦無權對該房產作出任何形式的處理或處置。隨后,雙方在中介服務下,簽署《房地產買賣合同》并辦理過戶手續。2012年6月1日,該房屋成功過戶至于某夫婦名下。

    借出的房子要不回

    告上法院獲得支持

    房屋過戶后,由于公司陷入困境,鮑某夫婦急需要回房屋申請貸款,他們多次催促于某夫婦盡快辦理孩子的上學手續,并在辦完后將房產過戶回來,但于某夫婦卻以種種理由拖延辦理過戶。

    早在2011年,涉案房屋就被劃入地鐵拆遷范圍。2014年3月,當地政府征收了涉案房屋,支付于某夫婦征收補償款共1236250元,于某夫婦并沒有將該筆補償款支付給鮑某夫婦,還從阿懷的公司辭職走人。

    鮑某夫婦無奈起訴到法院,認為于某夫婦背信忘義的行為嚴重侵害了他們的合法權益,要求對方賠償1236250元及利息。于某夫婦沒有到庭應訴,也未提交書面答辯。

    法院審理認為,鮑某夫婦雖將涉案房屋過戶到于某夫婦名下,但《房產借用協議書》明確約定,雙方真實的關系既非買賣,亦非贈予,而是無償借用房屋。鮑某夫婦基于好心和信任,無償出借房屋幫助于某夫婦渡過難關,于某夫婦非但不依承諾及時返還房屋,反而在收取巨額補償款后逃之夭夭,這侵犯了鮑某夫婦的合法財產權益。為此,法院判決于某夫婦返還房屋補償款1236250元及利息。

    被告不服上訴

    辯稱房是買的

    一審宣判后,于某夫婦不服提起上訴。他們辯稱,《房產借用協議書》系被暴力、脅迫手段所簽,根本不是其夫妻二人的真實意思,因害怕被繼續加害,其夫妻兩人只好離開花都。于某夫婦聲稱,真相是鮑某夫婦已經平等、自愿、依法轉讓涉案房屋給其夫妻二人,他們夫婦為購買涉案房屋已經支付228000元。

    究竟誰在撒謊?二審庭詢中,于某夫婦先是堅稱涉案房屋是向鮑某夫婦購買的,且已經支付228000元。但其后,又改口稱涉案房屋是鮑某夫婦贈予他們的,雙方實際上是贈予關系,但沒有書面證據可以提供。

    對此,鮑某夫婦反駁稱,于某夫婦的陳述混亂、矛盾,一會說轉讓一會說贈予,不符合常理。

    廣州中院審理后認為,于某夫婦對涉案房屋過戶到其名下的來源依據的陳述前后反復,不合常理,他們稱涉案房屋是鮑某夫婦贈予的,但又表示沒有證據證明,理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鮑某夫婦主張系出借涉案房屋給于某夫婦,有相應證據予以佐證且符合常理,其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大于于某夫婦主張的證據的證明力,為此原審判決符合優勢證據原則,并無不當。鑒于涉案房屋已被征收,相關的拆遷補償款項已由于某夫婦領取,原審判令于某夫婦返還涉案房屋拆遷補償款及相應利息,合法有據。為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提醒:房產登記他人名下風險大

    該案主審法官告訴記者,依據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需要經過依法在國土房管部門登記才發生法律效力,登記的不動產所有權人受到法律保護,而以協議方式隱名持有不動產的,比如因為限購而借用他人名義購房,或者假離婚過戶房產到另一方配偶名下,或者如本案中的為孩子上學借用房子,實際上都存在法律上的較大風險,即房產脫離真房主控制,待發現財產受損時,必須經法律程序確權,而走完法律程序后又面臨執行難題。

    為此,該法官提醒,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切勿輕易將自己的房產登記在他人名下。

    觀點:強占他人拆遷補償巨款或涉犯罪

    記者了解到,法院判決生效后,于某夫婦并沒有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目前,鮑某夫婦已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暫未查扣到相關財產,該案正在進入執行程序中。

    有法律專家受訪時表示,案中于某夫婦的行為或涉嫌構成兩種刑事犯罪:于某夫婦占有他人房屋拆遷款不退還,涉嫌構成侵占罪,但需要鮑某夫婦向公安機關報案主張;另外,于某夫婦如有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的行為,還有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責任編輯:陳錦娜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十一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秭归县| 文登市| 莱阳市| 宣化县| 清河县| 高密市| 常熟市| 屯门区| 芦山县| 盐亭县| 洮南市| 延长县| 尉犁县| 武胜县| 荃湾区| 仙居县| 禄丰县| 原平市| 五指山市| 镇安县| 高州市| 海原县| 苗栗县| 宁晋县| 承德市| 托里县| 平昌县| 洮南市| 左云县| 石屏县| 芦溪县| 平武县| 独山县| 论坛| 天祝| 当涂县| 连云港市| 金乡县| 霸州市|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