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一場奧運會,讓巴西花銷不少,盛會結束后,里約奧組委沒有放過任何回收成本的機會,開始了一場“大拍賣”。

    據新華社報道,在里約奧組委官網的拍賣活動上,火炬、吉祥物、甚至是領獎臺等奧運物品應有盡有,預計拍賣品將達到1.5萬件。

    不過,奧運會后進行公開拍賣也并非是里約奧運會的“發明”。此前,倫敦奧運會、北京奧運會等多次奧運會都使用了這一方法,成本回收效果還是不錯滴。

    里約奧組委的官方網站截圖。

    里約奧組委的官方網站截圖。

    火炬賣到45萬,女排用球7萬

    登陸里約奧組委的官方網站,你會發現新增了一個“物品拍賣”的鏈接。進入頁面后,就會來到一個里約奧運物品的“拍賣場”。

    在這個公開拍賣活動中,有火炬、吉祥物、開幕式上使用的各國國旗、比賽期間的成績單和使用的器材、運動員簽名照片、甚至是領獎臺……這些奧運物品,都可以通過競價帶回家。

    截止北京時間9月22日,成交價最高的巴西運動員利馬點燃奧運主火炬臺時的手持火炬,價格達到了21.6萬雷亞爾,折合人民幣約45萬元。

    此外,在圣火接力期間使用過的火炬也賣價不菲,成交價大多在4000元人民幣以上。

    而據新華社報道,該網站管理人員稱,中國買家在拍賣中的表現相當活躍,有人花了7萬多人民幣購買女排決賽中用過的排球。

    整個網站拍賣將一直持續到12月31日,預計將有多達1.5萬件物品參與到拍賣當中。

    倫敦奧組委拍賣倫敦奧運會開幕儀式上的中國國旗。

    倫敦奧組委拍賣倫敦奧運會開幕儀式上的中國國旗。

    倫敦奧組委把場館賣給了里約

    公開拍賣并不是因為里約沒錢了,四年前的倫敦也是這么做的。

    倫敦奧運會后,奧組委就在網上對奧運物品進行競拍。拍賣物品種類繁多,分成了十個大項,1735個種類,其人氣也相當不錯,許多物品都賣出了高價。

    據BBC等媒體報道,在拍賣中,由英國自行車冠軍威金斯簽名的火炬售價就高達13000英鎊,約合人民幣11萬3千元,男籃決賽中的比賽用球也賣到了人民幣4萬元。

    就連乒乓球男單決賽中,王皓和張繼科用過的一個乒乓球,價格也達到了142英鎊,約合人民幣1236元。

    《電訊報》稱,所有這些被拍賣的物品,都是被用密封袋運送到專門的安全倉庫保存,全程有人監管,以此來保證其真實性。

    除了這些物品之外,倫敦甚至連搭建的奧運場館也拿出來賣了。

    據NBC報道,倫敦奧運會所使用的籃球館是一座臨時性建筑,奧運之后就被拆除,然后約1000噸的鋼材組件就被賣給了下一屆奧運會的東道主巴西。

    回收成本,一本萬利

    不管是倫敦,還是里約,奧運會之后將大批物品拿出來公開拍賣,理由都是一致的——掙錢。畢竟一場奧運會的花費巨大,通過這種形式讓奧運物品“增值”出手,不失為回收成本的妙招。

    北京奧運會也進行過奧運物資的拍賣。

    據中新社報道,奧運會后一年,共舉行了多達25場專場拍賣會,多達70余萬件奧運物資被競購,回收現金近兩億元,資產增值率達到了260%。

    另據BBC報道,在2010年的溫哥華冬奧會后,組委會同樣對奧運物品進行了公開拍賣,最終籌集到的資金也高達約5億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黃小群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省新增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滕州市| 延寿县| 邵东县| 潢川县| 贵州省| 凤冈县| 休宁县| 博湖县| 镇安县| 红原县| 肇东市| 喀喇| 西安市| 文安县| 漯河市| 建昌县| 荆门市| 喀什市| 介休市| 淮南市| 六枝特区| 岑巩县| 桂平市| 黎川县| 黄骅市| 观塘区| 沈阳市| 中宁县| 龙泉市| 衡阳市| 肥乡县| 开封县| 郧西县| 建昌县| 晋城| 广饶县| 星子县| 内乡县| 枝江市|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