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中國第一代電影錄音師、長影著名電影錄音師袁明達,2016年8月26日因病在長春逝世,享年90歲。袁明達先生曾經在新中國電影“七個第一”電影中的三部作品中擔任錄音師。2005年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之際,袁老榮獲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聯合頒發的“從事電影工作五十年紀念”獎章和證書。

    袁明達1927年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44年5月考入“滿映養成所”第四期學習電影錄音,1945年2月畢業后在“滿映”錄音課擔任錄音助理,1945年10月1日加入東北電影公司(長春電影制片廠前身),194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5月,袁明達積極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東北電影公司撤退搬遷到興山的工作,是當時東影遷往興山的首批人員之一。“1946年5月13日,第一批撤退開始。要在一天之內把這個遠東最大的電影廠的全部設備和物資運走。這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能設想的……這確實是關系到人民電影事業的前途的決定性一仗。只見車間、辦公室、倉庫、車場,到處人聲鼎沸,緊張萬分。不少設備安裝在水泥澆鑄的基礎上,拆卸要費很大的勁。有的設備構造精密,裝運條件要求很嚴。入夜,從廠到火車站的大路上,汽車往來不絕,燈光閃耀,連成一長串,非常壯觀。直到深夜才裝運完畢,結束了這緊張的戰斗。最后檢查,25節車廂都裝得滿滿的,盡是攝影、錄音、置景、洗印、剪接、照明、放映等各類器材,還有上百萬米沒有使用過的各種膠片、大量化學藥品……”

    由于異常繁重勞累,袁明達在火車上生病發起了高燒,時任東影新聞片組組長錢筱璋把自己的棉袍送給袁明達取暖養病,這件長衫棉袍,正是錢筱璋化裝進入長春時的衣服。后來,經由錢筱璋夫人張建珍介紹,袁明達光榮入黨。

    東北電影公司成立初期,中國籍電影錄音師僅有袁明達、呂憲昌兩人,也只有他們兩個人懂得復雜的錄音室搭建技術,于是,他們將從長春搬遷到興山的錄音設備、調音臺等組裝起來,創建了人民電影興山錄音基地。后來,在新中國電影的“七個第一”中,袁明達擔任了其中三部的錄音工作,分別是新中國第一部多集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新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以及新中國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

    此外,在《民主東北》拍攝期間,時任東北局宣傳部長凱豐指示,這部紀錄片的配樂要用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多才多藝的袁明達擅長吹奏黑管、小號、中音號等樂器,參加了臨時組建的東影業余小樂隊,為《民主東北》錄制音樂。當時小樂隊成員包括導演于彥夫(代表作《創業》),作曲家黃準(《紅色娘子軍》作曲)、向異(《敖包相會》作曲)等人,指揮何士德(代表作《新四軍軍歌》),這也是新中國電影樂團的開始。

    東影遷回長春后,袁明達一直在廠里擔任電影錄音師,直到1986年離休。主要作品包括《春風吹到諾敏河》《虎穴追蹤》《國慶十點鐘》《女跳水隊員》《車輪滾滾》等30余部故事片、戲曲片,離休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長影第一部武打片《武當》。此外,袁明達還擔任過《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瓦良格巡洋艦》等20余部譯制片的錄音師工作。

    在2005年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之際,袁老榮獲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聯合頒發的“從事電影工作五十年紀念”獎章和證書。2014年初,作為親歷“滿映”、東影、長影這三個時期的電影幕后工作者,袁老接受了央視紀錄頻道大型紀錄片《接收東北》攝制組的采訪,留下了珍貴的歷史口述素材。

    責任編輯:林航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馬克龍:英法對歐洲安全擔負特殊責任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鄂州市| 扎兰屯市| 万盛区| 清流县| 日喀则市| 沁源县| 巫溪县| 西贡区| 湾仔区| 万山特区| 茶陵县| 双辽市| 庆城县| 抚顺县| 乌兰察布市| 福清市| 屯门区| 永清县| 磐石市| 浦江县| 平顶山市| 平度市| 舟曲县| 托克逊县| 聂拉木县| 定边县| 岚皋县| 绍兴市| 昌都县| 开平市| 石楼县| 漳浦县| 宁强县| 周宁县| 天全县| 潞西市| 汉中市| 清苑县| 米脂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