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道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10日報道,一年前,政府和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罕見地攜手合作。
硅谷銀行于2023年3月10日倒閉后,其他兩家銀行——第一共和銀行和簽名銀行——也迅速倒閉。政府和大銀行不得不采取行動。面對一場可能威脅銀行業的危機(這是自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危機),競爭對手和監管機構籌集了一筆巨額救助金。最終,三家境況不佳的銀行被政府宣布破產,并被出售。
自那一時期以來,最大的幾家銀行從較小的競爭對手手中搶走客戶,規模甚至變得更大。它們也變得更加大膽,敢于就哪里出了問題以及如何預防未來的危機向監管機構提出質疑。
目前雙方緊張關系加劇的一個原因是,政府官員正提議修改規則,而各大銀行認為,修改這些規則會影響其業務。監管機構表示,去年的危機證明有必要進行改革。監管機構指出,商業和住宅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不斷上升,所謂的“問題銀行”(即因財務、運營或管理方面的缺陷而評級較差的銀行)數量不斷增加。
去年春天發生了什么?
去年3月,硅谷銀行在短短幾天內就從銀行界寵兒變成破產機構。這家以風險投資客戶和初創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銀行,在國債和抵押貸款等被認為安全的投資產品上投入大量資金。但在利率上升時,這些投資產品的情況不斷惡化。
這本身可能并不意味著滅頂之災。但當情緒緊張的儲戶開始將錢從銀行取出時,銀行高管們未能消除他們的擔憂,導致擠兌。
不久后,第一共和銀行和簽名銀行也因擠兌而倒閉。這三家銀行加在一起的規模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倒閉的25家銀行。
監管機構有何對策?
不少監管機構在一定程度上責怪銀行業在2023年前的幾年里一直游說政府放寬規定。此外,美聯儲也負有疏于監管的責任。監管機構表示現在更加關注中型銀行。它們認識到,在儲戶只需點擊網站或應用程序上的一個按鈕就能將賬戶資金轉走的時代,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在地域和客戶群并不相同的銀行之間迅速傳播。
現在,監管機構計劃采取各種措施來打壓銀行,其中包括落實《第三版巴塞爾協議》。該協議將要求大銀行持有更多資本,以抵消貸款和其他債務構成的風險。
大銀行為何如此激烈反對?
大銀行已表示《第三版巴塞爾協議》和其他擬議的法規是對它們的懲罰。它們在致監管機構的意見信中紛紛表示,自己去年幫助穩定了金融體系,而擬議的法規最終可能會阻礙其貸款業務。
兩周前,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在一次私人會議上告訴客戶,硅谷銀行的倒閉可能會在另一貸款機構身上重演。戴蒙說:“如果利率上升且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那么不同類型的銀行也會面臨相同問題。”他還說:“我認為這不會是系統性問題,除非銀行遭遇擠兌,人們開始感到害怕。大家會恐慌。我們見過這種情況。我們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銀行最迫在眉睫的風險是什么?
三個字:房地產。許多銀行已撥出巨額資金,以填補向商業寫字樓業主提供貸款預計會產生的虧損。自新冠疫情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遠程辦公,這些寫字樓的租售價格暴跌。這一問題對紐約社區銀行的影響最為突出。該銀行上周接受了美國前財長史蒂文·姆努欽等人提出的10億美元救助計劃,以維持運營。(編譯/鄔眉)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硅谷銀行“垮掉”前都發生了什么?2023-03-16
- 中國一公司從硅谷銀行取回6億存款 由于時差公司尚未收到存款2023-03-14
- 中國一公司從硅谷銀行取回6億存款 并未受到損失2023-03-14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俄羅斯總統選舉正式投票開始舉行 投票將于172024-03-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