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據日本共同社7月7日報道,日本現代史研究者松野誠發現了一批侵華日軍在中國使用毒氣的《戰斗詳報》,表示這是首次發現由日軍毒氣部隊自己詳細記錄的毒氣使用情況報告。報告顯示,日本陸軍毒氣部隊曾在中國北方地區使用過讓人體皮膚和粘膜潰爛的“糜爛劑”、強烈刺激呼吸器官的“噴嚏劑”等毒氣彈。

    侵華日軍毒氣鐵證

    該《戰斗詳報》是侵華戰爭期間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日本軍隊下屬毒氣戰部隊“迫擊第5大隊”的文件,詳細記錄了該部隊在侵華戰爭爆發2年后的1939年7月在山西省山岳地區的作戰情況。文件約100頁,包括戰斗情況、炮彈使用情況、毒氣彈使用命令的副本等。

    侵華日軍毒氣鐵證

    該報告記錄了該部隊在接到上級命令后,使用了裝入糜爛劑的炮彈“黃彈”和加入噴嚏劑的“紅彈”。在7月6日的一場戰斗中,向中國軍隊陣地發射了31枚“紅彈”;7月17日為支援步兵,使用了60枚“紅彈”和28枚“黃彈”;7月18日,使用了140枚“紅彈”和20枚“黃彈”進行炮擊。

    該報告還分析了毒氣彈的威力,稱針對在山丘地區構筑牢固陣地的中國軍隊,必須使用“紅彈”進行攻擊,還記錄了首次使用“黃彈”的評價——“效果非常大”。松野誠表示,在目前已確認的資料中,這是日本地面部隊在中國使用“黃彈”的首個記載。

    侵華日軍毒氣鐵證

    報道稱,由于侵華日軍在戰敗時為避免留下戰爭犯罪證據,有組織地廢棄了記錄文件,毒氣使用的全貌尚未弄清。這份《戰斗詳報》可能是由部隊相關人士私人保管才得以留存。松野誠表示,對于侵華戰爭期間“戰場的實際情況,已弄清楚的只是冰山一角。有必要弄清事實,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演悲慘的歷史。”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鏈上生花,貸動共富: 農業銀行福建省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上蔡县| 霍城县| 洛隆县| 禹州市| 奎屯市| 临潭县| 磐石市| 银川市| 华容县| 墨玉县| 阳新县| 绍兴市| 盈江县| 庆元县| 惠来县| 于田县| 丹棱县| 长寿区| 博客| 鄂温| 尼木县| 师宗县| 琼结县| 富顺县| 和硕县| 合川市| 铁岭市| 芦山县| 汕尾市| 丁青县| 凉城县| 龙泉市| 伊宁市| 额敏县| 徐水县| 郧西县| 广德县| 临泉县| 津南区|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