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原標題:德國開發出世界最小單原子晶體管

    科技日報柏林8月14日電 (記者顧鋼)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托馬斯·希梅爾教授領導的團隊開發出了單原子晶體管——一種利用電流控制單個原子位移實現開關的量子電子元件。單原子晶體管可在室溫下操作,并消耗很少電能,這為未來信息技術開辟了新的應用前景。這項成果已被刊登在《先進材料》雜志上。

    數字化對能源有巨大需求,在工業化國家中,信息技術目前用電量占整個工業用電量的10%以上,無論是計算機處理中心、個人電腦,還是從洗衣機到智能手機的各種嵌入式應用系統。目前一個幾歐元的USB存儲器就含有上億個晶體管。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開發的單原子晶體管未來可顯著提高信息技術的能源效率,希梅爾教授稱,“有了這個量子電子元件,能耗將低于傳統硅技術電子元件一萬倍”。希梅爾教授是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單原子電子與光子研究中心主任,被譽為單原子電子學先驅。

    在《先進材料》雜志上刊登的論文里,研究人員介紹了如何在只有單一金屬原子寬度的縫隙間建立兩個微小金屬觸點,實現目前晶體管所能達到的最小極限。希梅爾教授稱,“我們在此縫隙通過電控脈沖移動單個銀原子,完成電路閉合;當我們再將銀原子移出縫隙,電路被切斷”,由此實現世界上最小晶體管在接通電源情況下單個原子的受控可逆運動。與傳統量子電子元件不同,單原子晶體管不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條件工作,它可以一直在室溫下工作,這是未來應用的一個決定性優勢。

    為開發單原子晶體管,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套全新的工藝,單原子晶體管完全由金屬構成,不含半導體材料。其結果是所需電壓極低,因此能耗也極低。研究人員之前制作單原子晶體管需要依靠液體電解質,現在希梅爾教授及其團隊首次應用固體電解質的工作原理,通過水溶性銀電解質凝膠與熱解法二氧化硅凝膠電解質結合,從而改善了安全性,更便于單原子晶體管的處理。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vivo開啟3000萬元科技助殘專項行動 賦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南澳县| 丘北县| 河西区| 仪征市| 荣昌县| 竹北市| 轮台县| 内丘县| 甘泉县| 定陶县| 惠东县| 墨竹工卡县| 林西县| 子洲县| 巨鹿县| 利辛县| 赤水市| 乌拉特前旗| 宁德市| 三门峡市| 西林县| 墨脱县| 花莲市| 贺州市| 屯门区| 陆良县| 团风县| 息烽县| 泊头市| 全椒县| 县级市| 湖州市| 万年县| 甘德县| 神木县| 靖州| 吐鲁番市| 南江县| 水富县|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