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際頻道>國際新聞
    分享

    原標題: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中國援建的馬拉維科技大學上了馬拉維的流通紙幣。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利比里亞、塞內加爾、乍得、馬拉維、岡比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基納法索,過去15年,臺灣在非洲連失“邦交國”,如今只剩下斯威士蘭一個所謂的“友邦”。馬拉維2007年12月28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0年過去了,這個東南部非洲的內陸小國發生了哪些變化?筆者近幾年兩次赴馬拉維調研,并與當地中資機構和華人華僑保持著廣泛接觸。中馬建交后,中國援建的項目被印在紙幣上,中國企業把訂單農業復制到當地棉花產業、中國的醫療成果幫助當地人擺脫瘧疾噩夢,甚至中國鄉村式大喇叭廣播也受到馬拉維人的歡迎。

    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馬拉維200克瓦查紙幣背景主圖案是中國援建的新議會大廈。

    中國援建,印在當地紙幣上

    馬拉維,面積同我國的福建省差不多,人口1800萬。與國家同名的湖——馬拉維湖是非洲第三大湖,風光秀美。馬拉維首都利隆圭,人口只有百萬,方正的四條主干道將老城、商業中心、高檔住宅區和政務區依次連接,城區面積相對不大,視野很好,很容易找到議會大廈、國家體育場等地標性建筑。

    2016年11月,筆者第一次到利隆圭,坐著自行車“的士”去看中國援建的議會大廈。利隆圭有來往穿梭的小巴,但因為油價高,據說,有車一族也很少加滿油箱,因此,自行車不僅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一些人謀生的工具。一些靠騎自行車拉活的人,會在后座加裝軟墊,體現出馬拉維人細致的一面。筆者搭乘自行車“的士”來到議會大廈門口,紅色中國結加“CHINA AID(中國援助)”字樣的標識十分醒目。馬拉維面額200克瓦查(1美元約合715克瓦查)紙幣上的主圖就是2010年投入使用的新議會大廈。此外,中國援建的馬拉維科技大學也被印在面額2000克瓦查的紙幣上。

    離議會大廈不遠處,有一家中餐館,經營多年的華人莊總看到筆者就問:“是不是剛來馬拉維?”看到筆者很吃驚,莊總連忙說:“當地華人還不多,以福建籍和安徽籍為主,基本都是中馬建交后從鄰近的贊比亞和津巴布韋過來的,約兩三千人。首都利隆圭和經濟中心布蘭太爾差不多各一半,逢年過節大家聚會,因此比較面熟,新來的中國人會很容易被認出來。”在餐館吃飯的華人則向筆者描述議會大廈落成典禮那天的場面有多大,有馬拉維總統、政府全體內閣成員、多個非洲國家議會領導人、英聯邦議會聯盟代表以及當地各界人士近萬人出席。

    自行車“的士司機”又把筆者送到中國援建的國際會議中心,該中心一角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小涼亭。仔細打聽才知道,這座涼亭據說是當年臺灣地區某領導人訪問期間留下的建筑,也是現在屈指可數的見證那段“邦交”歷史的“遺跡”。筆者在當地了解到,普通馬拉維民眾對和臺灣“邦交”的歷史并不太在意,只有一些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和政府官員能說上幾句。如今,涼亭已成為整個會議中心的一個點綴。此前臺灣派來的農技隊和醫療隊也大多離開,只有在馬拉維北部還有些許臺灣人從事咖啡種植。

    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中國援建的賓古國家體育場。  

    記得在會議中心翻看當地《民族報》時,有一則消息說:馬拉維希望中國明年(2017年)初派足球隊和馬拉維國家足球隊舉行友誼賽,作為中國援建的賓古國家體育場正式啟用的系列活動之一,同時慶祝兩國建交九周年。聽說筆者要去看一下體育場,熱情的當地人紛紛幫忙指路,原來在對足球狂熱的馬拉維人看來,這座由中國援建的體育場不僅是本國歷史上第一座現代化體育場,更是他們國家隊的主場。有當地青年人說:“中國的足球隊什么時候來馬拉維?我們很期待啊。”2017年1月28日,中國廣州富力俱樂部足球隊和馬拉維國家足球隊火焰隊在賓古體育場進行友誼賽,有的球迷凌晨5時就走路去球場,還有外地球迷花錢搭長途車趕過來。比賽當天,能容納4萬人的球場座無虛席,馬拉維總統到場觀看助威,當地多家媒體進行現場直播。賽前文藝表演時,還請在馬拉維工作的中國人高歌一曲《紅旗飄飄》。

    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馬拉維首都利隆圭。

    棉花扶貧,獎品還要接地氣

    鄰國贊比亞的人口和馬拉維差不多,但國土面積卻是馬拉維的6倍。馬拉維90%的人口都是靠土地吃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00多美元的馬拉維,很關注中國農業發展和扶貧的經驗。今年4月,馬拉維《國民報》專門刊文介紹“來自中國的經驗”,還轉引了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有關中國民生發展和政府治理的文章。

    在贊比亞和馬拉維都生活工作過的孟先生告訴筆者,相比之下,馬拉維人種地更勤奮。當地人喜食用白玉米面熬煮而成的食物“希馬”,馬拉維人多地少,很多人會在有限的土地上先種玉米,玉米收獲后會馬上種煙草。地多點兒的還會種點棉花和向日葵。在馬拉維教育部任職的安德魯告訴筆者,玉米是馬拉維家家戶戶的主糧,沒有玉米就要挨餓,種點煙葉賣錢則主要是補貼家用。此前,臺灣農耕隊在馬拉維湖畔的薩利馬種植當地人很少食用的水稻。如今,來自山東的青島瑞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引進新的棉花生產模式,給貧窮的馬拉維種植戶帶來脫貧致富的希望。

    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中國援建的國際會議中心。

    筆者了解到,馬拉維種植棉花的主力軍是二三十萬小農戶,棉花不僅是這些人的主要收入,還是馬拉維出口物資之一。青島瑞昌早年在贊比亞棉花種植和加工建立的訂單農業和分級管理非常成功,不僅吸引馬拉維的關注,國家開發銀行和中非發展基金還專門支持,組建了中非棉業發展有限公司。2007年中馬建交后,兩國簽署的合作協議中,馬拉維政府主動提出將這種模式復制到當地。2008年3月馬拉維總統訪華時專門提出由中國企業在馬建設棉花加工企業,將棉花種植加工業作為國家主要發展方向。

    位于馬拉維湖畔薩利馬的中國援馬拉維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由青島瑞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承建。過去,無力購買種子和化肥,收獲后又擔心棉花賣不出去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馬拉維的小農戶,而中國企業聯合中非基金等成立中非棉業馬拉維公司,嘗試把國內流行的訂單農業推廣到馬拉維。公司將管理服務劃分成地區、縣和村三級,雇當地人做經理,負責與農戶簽訂合同,然后將種子、農具先賒賬“賣”給簽約的農戶,從種植開始提供技術指導等到棉花收獲時上門現金結算收棉。這種“訂單農業”模式提高了個體農戶種棉的積極性,也幫他們增加了收入。

    收獲的棉花主要加工成皮棉出口,留下的棉籽也得到充分利用。筆者早先在當地農家吃飯,明顯的感覺就是油水不足。現在,棉籽可以脫殼后榨油,改善了部分人的生活。為鼓勵種棉大戶,企業專門設立幾個獎項,有自行車、耕牛、農機具和摩托車等“接地氣”的獎品。關于獎品,青島瑞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艷波還講了個有趣的故事。剛設立獎項時,大獎是拖拉機,不過當地老百姓開回家后又都開了回來,說“拖拉機雖好,但農村沒加油站,還是送牛、農具和自行車來得實在”。

    馬拉維“紅旗飄飄”十年間,中國工程印上了當地紙幣

    臺灣人當年修的小亭子,現在在中國援建的國際會議中心的一個角落里。  

    因氣候等原因,馬拉維棉花今年大幅減產,很多棉農收入減少。對此,劉艷波表示將通過提高皮棉加工質量,做好銷售方案,從深加工的收益上挽回損失。

    靠天吃飯的馬拉維農戶很關心天氣的變化。這些年,中國國內農村廣播站的做法也復制到了馬拉維——很多村頭安裝“大喇叭”,用簡單有效的大廣播給全村人播放天氣預報,同時還可以給農戶提供實用有效的農業技術知識,講解農業政策。

    消滅瘧疾,中國經驗遇瓶頸

    在中國政府支持下,廣州中醫藥大學協同廣東新南方集團在科摩羅推行“復方青蒿素快速滅瘧項目”,從2007年實施到2014年,已幫助這個備受瘧疾折磨的島國實現瘧疾零死亡,發病人數減少98%。同樣的模式也在每年有四五百萬瘧疾病例的馬拉維復制。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余正杰告訴筆者,中馬兩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開展滅瘧項目。去年7月,中方還向馬拉維薩利馬地區的醫院捐贈復方青蒿素抗瘧藥品,以幫助遏制瘧疾在濱湖地區的快速增長。

    與中國政府給馬拉維帶來的很多實質性改變相比,青蒿素治瘧的項目推進有些緩慢,筆者調研后發現,這涉及一些外國援助機構的利益問題。在財政依賴外援的馬拉維,隨處可見某某國援助的標識,如歐美援助多是和政府合作在村莊開展項目,日本主要是打水井,搞清潔飲水項目。美國開發計劃署等機構每年數百萬美元的抗瘧經費,多數支付給在馬的援助組織,用于采購殺蟲劑和蚊帳等。如果全民滅瘧疾項目減少瘧疾病例,等于是動了一些人數百萬美元援助款的蛋糕。因此,中國團隊在馬拉維推進滅瘧項目還任重而道遠。

    中馬建交以來,在農業、醫療、體育、文化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今年是中非合作大年,9月將迎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借著產能合作和減貧經驗分享的東風,中馬合作的領域會更加寬廣。(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前中資企業常駐非洲政府與商務總助沈詩偉)

    責任編輯:金林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体育| 兰州市| 昌黎县| 和硕县| 调兵山市| 雅安市| 府谷县| 布尔津县| 郁南县| 阳春市| 玉树县| 六枝特区| 那坡县| 赤城县| 开封县| 靖宇县| 桃江县| 略阳县| 冕宁县| 青阳县| 盱眙县| 武陟县| 双峰县| 许昌市| 炎陵县| 金华市| 海林市| 汤阴县| 襄垣县| 太白县| 苍梧县| 阜阳市| 班戈县| 安顺市| 肃北| 阳曲县| 广水市| 万山特区| 辛集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