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平潭新聞
    分享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實驗區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環保的發展理念,蹄疾步穩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嵐島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丨平潭踐行綠色低碳環保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綠色宜居家園

    竹嶼湖沿岸(資料圖)

    平潭森林覆蓋率從1949年的0.3%到今年的37.3%;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實驗區連續三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均穩居全省九市一區首位;2017年以來,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三十六腳湖水質Ⅲ類達標率保持100%……70年來,平潭的生態環境發生了質的飛躍,在群眾心頭唱響一曲美好生態環境之歌。

    補設施短板 改環境現狀

    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支撐,是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的基本保障。

    原來的平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基礎薄弱,歷史欠賬較多。垃圾直接填埋,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海……生活污染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難以滿足平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需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這些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實驗區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夯實污染防治基礎,持續改進生態環境。

    在蘇平片區青峰碼頭,青峰村居民的生活污水依靠新建的青峰污水處理站得到了解決。在此之前,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是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土壤和海里,造成農村環境污染隱患加劇,村民為此煩惱不已。污水處理站的出現和投用,從根本上改變青峰村生活污水無序排放的現象,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村民都樂開了花。像這樣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在平潭還有很多。

    近年來,實驗區爭取中央專項資金約1.15億元用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成3個鄉鎮16座分散式污水處理站、8個鄉鎮82個建制村垃圾收集與轉運工程,解決了3個離島21個行政村(約3.2萬人口)生活污水直排以及8個鄉鎮垃圾收集問題。

    隨著城鎮人口的增加,實驗區原有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已達不到相應標準。實驗區立即啟動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工程,將原有處理規模2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擴容改造后的污水處理總規模為4萬噸/日,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現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此外,實驗區還建成了金井灣污水處理廠、三松再生水廠等污水處理設施,平潭竹嶼再生水廠(一期)也將建成投用。

    日前,平潭污泥處理中心正式運行。污泥處理中心可將處理后的污泥進行好氧堆肥發酵,獲得有機肥后用于綠化施肥。“平潭污泥處理中心運行后,不僅將污泥變廢為寶,還能服務農林園藝,改善生態環境,有力助推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保護好平潭生態環境這個‘真寶貝’。”項目負責人劉用炳說。

    提水體質量 繪生態畫廊

    水孕育了生命,滋潤了萬物。而城市供水保障工作,不僅事關民生福祉,更關乎社會穩定。

    曾經,平潭某些村莊的村民們將垃圾扔到就近的臭水溝,一到夏天,臭水溝成為蚊蟲滋生之所。實驗區成立后,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被提上了日程,家家戶戶門口都放置了垃圾箱、房前屋后環境整治、沿線截污引流等一系列措施,讓村莊的“臟、亂、臭”景象越來越少。

    現在,行走在鄉間小路,綠樹紅花映清水,這樣的景色隨處可見。坑北村村民俞兆家的房子就在南松溪流域河道邊上。“之前,這里是臭水溝,到處都是雜草、垃圾,經過整治后,溪水清澈了不少,雜草垃圾也都不見了,生活也更舒心了。”俞兆家說。

    南松溪整治是實驗區水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工作,經過政府和市民的多年努力,已獲顯著成效。今年1至6月南松溪小流域的平均水質為四類,實現水質由劣五類到四類的跨檔提升。

    近日,走在圍湖而建的平潭竹嶼灣生態整治與修復工程項目道路上,記者看到,原本光禿的土坡被各種綠植所覆蓋,高山榕、非洲茉莉、木棉、芙花紅千層、月季花等近百種綠植錯落有致,處處散發著濃郁的綠色生態氣息,登高而望,一幅“生態畫廊”一覽無余。

    據了解,該項目通過濱海岸域生態改造工程、海灣水體污染防治與監控工程等,實現綠地率達到75.8%,促進了海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平潭最大的都市濱水生態公園,竹嶼湖公園在短短幾年間,經歷了從荒地到生態化立體公園的巨變。竹嶼湖公園總面積達到了5862畝,融合了綠地空間與藝術文化,已打造成為集休憩、服務、公共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公園。如今的竹嶼湖公園正以一種自然和諧之美 向世人展示著城市與水、城市與森林的和諧對話。

    筑綠色屏障 享和諧生活

    幸福洋,曾經的萬畝沙地,如今林海重重;長江澳,曾經的風口沙地,如今屏障層層……近年來,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實驗區著眼于建設生態宜居的綠色海島,依托實施“綠島花城”項目建設,持續植樹造林,綠色宜居新城正成為平潭的又一靚麗名片。

    1949年,平潭僅有森林面積1.54萬畝,森林覆蓋率僅0.3%,五大風口周邊124個自然村因嚴重風沙侵害,39個自然村被迫搬遷。

    長江澳作為平潭最大的風口,實驗區成立后,長江澳沙荒風口綜合治理工作被列為平潭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在原有沿海基干林帶的基礎上,在海岸前沿堆起防風沙堤、覆土種老鼠刺,筑起多道擋風籬笆構成的防風帳,栽植2年以上的“平潭2號”木麻黃水培容器苗。終于,林進沙退,沿海基干林帶不斷向前推進,長江澳風口綠色屏障漸漸筑牢,平潭生態建設實現又一大突破。

    今年以來,實驗區新增綠化6980畝,森林覆蓋率提高1.5%、達到37.3%,城市綠化率達90%。“開窗見綠、出門進園”成為市民家門口充滿綠意的“小確幸”,“生態宜居”正不斷嵌入平潭人的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娄烦县| 大石桥市| 吉首市| 汤原县| 比如县| 丘北县| 长岭县| 乌拉特后旗| 类乌齐县| 绵阳市| 仁寿县| 舞阳县| 应用必备| 娄底市| 黄大仙区| 九龙城区| 汉中市| 咸阳市| 姜堰市| 琼海市| 香港| 洪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寿光市| 塔河县| 缙云县| 西吉县| 安陆市| 南靖县| 丰台区| 绥宁县| 高平市| 汉中市| 吉安市| 大埔县| 富裕县| 辽宁省| 昆山市| 赞皇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