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7日,福建中醫藥大學“重走紅色印跡,爭做時代新人”——探尋“閩江地下航線”主題調研實踐隊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余慧玲、中西醫結合學院教師欒思睿帶領下,走進南平市延平區南山鎮革命老區,就解放戰爭時期中共閩浙贛省委在閩江流域開辟的一條水上秘密交通線——“閩江地下航線”開展紅色專項調研。
7月5日,實踐隊首先來到了被喻為閩江地下航線“咽喉”的吉溪村,在前期理論文獻查閱情況和福州實地考察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查閱了閩江地下航線陳列室資料,實地考察了原吉溪碼頭接頭點舊址和周圍環境,調研采訪了南山鎮政府人員、當地黨史專家、交通員后人及當地老百姓等人員,以解剖麻雀的方法摸清楚這條生命線的基本情況。
第二天,實踐隊又考察了村尾村中共閩浙贛省委機關舊址、明洋村杜嵩嶺、江布村下樓洞舊址等地,重走了當年游擊隊員的“躲山”路。作為此次實踐隊隊長的洪文謙是中西醫結合學院2021級影像專業的學生,他全過程參與了福州與南平的所有實踐活動,他感慨地說:“通過重走之前游擊隊員的山上路,讓我深刻體會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們堅定無畏的革命意志和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
實踐期間,作為醫學生的他們還發揮專業特長,利用半天時間為南山鎮群眾開展測量血壓、推拿按摩、耳穴埋豆和拔罐等中醫健康服務志愿活動。村民游女士表示:“這次活動讓我們老百姓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到大學生提供的中醫健康服務,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和實惠。”
實踐隊的師生們最后一站來到南山鎮上一家托管機構,為孩子們進行了中醫藥文化科普,通過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形式,引導孩子們感受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調研“閩江地下航線”為主題,極具中醫藥院校特色地融合了紅色革命歷史教育與傳統中醫藥文化下基層等內容,讓師生們在社會大課堂實踐過程中感悟紅色精神偉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勇擔時代責任,凝聚奮進力量,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積極青春正能量。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江夏學院法學院2023年暑期“三下鄉” 助力鄉村振興2023-07-07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福州開營2023-07-05
-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濱海院區開診一周年非遺技術亮相義診現場2023-06-08
- 寧德古田縣:讓“三下鄉”常下鄉常在鄉2023-02-16
- 順昌:24家單位集中參與 “三下鄉”服務暖意融2023-01-16
- 福州學子三下鄉:青春色彩斑斕武平時代畫卷2022-08-18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兒童心向黨 助力鄉村振興2022-07-27
- 福建省88所高校近15萬名學生暑期“三下鄉”2022-07-12
- 福建農林大學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2022-07-12
-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濱海院區建成亮燈2022-04-27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探索建立符合山區的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體2023-07-1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