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剛剛閉幕的福建省第十七屆運動會上,以古法工藝燒制而成的建窯建盞獎杯迅速“出圈”。它們經1300℃的高溫淬火磨礪,化土為金,象征運動健兒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磅礴力量,既承載了前人的智慧結晶,又演繹了后人的薪火相傳。

    興于兩宋、一度失傳,經過考古發掘和反復的燒制試驗,建盞重現光彩。而今,在政府、傳承人、從業者的同心協力下,建窯建盞凝結了“老師傅”與“新血液”的多樣智慧,在創新中回歸初心。

    建盞:窯火映初心 科技促創新

    省運會獎杯頂部的建盞帶著金毫,寓意獲獎者的榮譽。獎杯主體造型為緩緩收攏的卷軸,寓意朱子文化、建本文化等閩北優秀傳統文化。卷軸合攏部分設計形成一個“人”字,彰顯本屆省運會“以人為本”的辦會理念。(資料圖片)

    新技術,非遺有了“身份證”

    近日,南平市建陽區聯合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推出建盞AI溯源系統,讓千年建盞有了“身份證”。

    “伴隨建盞知名度的提高,難免有假冒、仿制等現象,也對非遺保護傳承造成沖擊。”建陽區建盞協會會長許家有介紹說,過去建盞在銷售和鑒定過程中主要依賴二維碼和數字碼進行防偽,但存在“盞碼分離”的痛點,留下了被仿冒的空間。

    經過近一年的攻關,今年7月,建盞圖像識別溯源系統首期開始試運行,建盞有了“數字身份證”。

    “基于‘每盞皆唯一’的特性,這套系統通過圖像檢測和識別等AI技術,對建盞進行采集、登記、追溯、鑒定,實現了一盞一圖、一盞一碼、圖碼結合,達到去偽存真、傳承有序的效果。”負責開發的建盞生態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穎介紹。

    目前,該系統已完成多位建盞傳承人作品的掃描識別。“有一些外觀特別接近的建盞,連燒制師傅本人都無法辨別,但這個系統經受住了考驗。”曠視科技業務拓展總監楊學進說。

    新理念,文化活態傳承

    建盞“身份證”的推出,是建陽區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成果之一。在位于南浦溪畔的建陽區水吉鎮,千年建窯的古遺址上,歷史余韻悠長。長達數十米的仿宋龍窯依山形而建,尤為壯觀。

    古遺址公園是宋代福建燒造黑釉茶盞的著名窯場,分布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窯遺址創燒于晚唐五代,歷宋元明清四朝,燒瓷歷史長達千年。

    如今,建盞已是閩北文化的一張“金名片”。2011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建陽建盞”商標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7年,建陽區被評為中國建窯建盞之都。

    近年來,建陽區連續舉辦三屆建窯建盞(建陽)文化博覽會,投資1.5億元建設建盞文化創意產業園,與周邊的考亭書院、考亭古街、麻陽溪夜游等結合,串珠成鏈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保護建盞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在建陽區建盞文創園,記者看到,建盞文化展示館、大師工作坊等,數十位建盞工藝美術師、傳承人等已入駐。在園區的考亭講壇內,公益點茶班正在開課,40名點茶愛好者在學習了解宋代點茶歷史發展后,現場體驗七湯點茶法。

    “前來學習交流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接下來還將開放建盞拉坯體驗館。”園區負責人符閩莉說。

    目前,建陽區注冊建盞企業和個體超7000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建窯建盞產值50.8億元,品牌價值超過160億元。同時,建陽區正在打造全流程產業保護閉環——去年以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建陽建盞》團體標準發布,省建盞(黑釉瓷)產品質量檢驗中心也落地建陽,共同促進建盞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新業態,注入年輕活力

    要活化傳承,就需要注入新鮮血液。

    走進位于建陽區北部的青年數字經濟創業園,落成不久的中國建盞城已初具規模,直播基地里燈火通明。

    “成交!由這位‘品銘大叔’拍下12號盞!大家不要急,后面會繼續上鏈接!”聚光燈下,一位來自浙江的“大V”正在進行建窯建盞專場直播。

    “這樣的場景在青創園直播基地中每天都會上演,56間直播間,80多家入園企業,帶動就業崗位近500個。”青創園負責人許少峰介紹,園區整合當地建盞優質供應鏈,正打造全國最大的建盞線上線下交易中心。

    2020年以來,建陽區涌現出近2000間大大小小的直播間,建盞電商銷售呈現爆發式增長。區里因勢利導,開展了“武夷山水 建陽茶盞”系列推介活動、“建盞君2020夏季拍賣會”“區長直播帶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建窯開窯節暨百名主播帶盞直播”等活動,推動建陽建盞直播經濟新業態培育。

    不光是直播帶貨,豐富的互聯網+新業態正在為建盞品牌增添活力。通過舉辦直播帶崗、直播培訓、主播大賽、電商運營分享會等活動,建陽區積極搭建建盞創業交流“朋友圈”。

    “今年園區累計舉辦各類活動30余場,聘請23位科技特派員導師定期開展創業知識、經驗、技能和政策等方面的培訓,培訓學員1500人左右,以年輕人居多,既有專業主播,也有建盞從業者。”許少峰說。

    像許少峰這樣,建盞行業正不斷涌入“新血液”。

    “我非常喜愛建盞,從武夷學院畢業后就留在閩北創業。”“90后”孫恒言將自己在電商、短視頻上的專業知識傳播給建盞工匠人,2021年以來,她已累計培訓200多人。今年,她還加入鄉土科特派推廣員行列。

    “近幾年,前來討教學習建盞燒制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為建盞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氣象。”許家有說,這讓他對建盞的未來充滿信心。

    “與‘新血液’的碰撞交流,也讓我的創作生發出很多新的火花。”省運會獎杯設計者陸金喜介紹說,他結合文創產業的設計潮流和現代人的飲茶習慣,嘗試創作了御福盞、復興盞、山水盞、mini盞等建盞新產品,受到年輕客戶群體的青睞。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五一”福建游,臺味火出圈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明光市| 永宁县| 当涂县| 美姑县| 吉林市| 乌兰浩特市| 石门县| 新丰县| 巨鹿县| 阳高县| 澄江县| 永嘉县| 淳化县| 濮阳市| 江城| 沈阳市| 桐柏县| 兴文县| 思茅市| 蓬安县| 汤原县| 襄垣县| 茂名市| 郑州市| 克什克腾旗| 建瓯市| 莱州市| 曲周县| 陆川县| 百色市| 德江县| 德安县| 泾阳县| 静海县| 依安县| 赣榆县| 勃利县| 山阳县| 楚雄市|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