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東南網記者張立慶 攝
東南網8月13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13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本場推介新聞發布會邀請南平市政和縣縣委書記黃愛華做發布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20多年來,政和全縣上下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走黨建引領、產業幫扶與機制建設深度融合的路子,帶領全縣24萬人民擺脫貧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發布會現場,黃愛華介紹,2019年,政和縣被國務院扶貧辦評為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范基地;今年4月政和縣“脫貧摘帽”,1794戶645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4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突出黨建引領,確保脫貧攻堅有力量
政和縣深化“高位嫁接”理念,創新落實“機關聯鄉村、黨建促振興”機制,篩選137個有較強戰斗力、執行力的機關組織,與全縣124個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共謀綠色發展、聯創活力支部、開展精準幫扶。為破解基層人才不足問題,持續深化總結提升科特派制度,這些年,下派了11批1486人次科技特派員;還先后派駐290名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選拔了136名基層黨群工作者充實農村、社區隊伍,選派了1155名黨員干部與1794戶貧困戶結對幫扶。樹立扶貧開發“一線用人”導向,自2016年以來提拔使用脫貧攻堅一線干部89名,充分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熱情。此外,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貧困群眾就業創業主動性、能動性,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突出產業幫扶,確保脫貧攻堅有成效
政和以省級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同心經濟開發區為載體,實施產業扶貧示范帶動工程。目前,園區已簽約入駐企業105家,總投資近100億元,吸納了偏遠山村60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其次,通過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吸納貧困戶就業,如,以中國白茶城為龍頭,配套建設5個高標準茶葉加工區,打造中國馳名商標-政和白茶品牌,帶動貧困戶1000余戶;高位嫁接竹產業,高質量舉辦設計大賽、訂貨會,實現品牌增擴鏈,帶動貧困戶600余戶;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發展高山蔬菜、蓮子等設施農業,引進省供銷集團,建立高山蔬菜冷鏈倉儲中心,帶動貧困戶770多戶。政和還通過發展電商旅游來轉化就業,打造“政和我意”農村電商公共品牌,完善電商孵化園運作機制,帶動貧困戶就業創業達300余人;建成閩北最大電商創業園,打造“電商一條街”,目前簽約入駐企業已有45家,帶動貧困戶近百人就業。主動融入“大武夷”旅游經濟圈,以鄉村旅游特色村為底色,發展全域旅游,帶動貧困戶1300余人。
突出機制建設,確保脫貧攻堅有保障
穩定投入機制。政和深化實施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破五爭十”三年計劃,指導各村用好扶貧資金等具體舉措,因地制宜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每年統籌600萬元幫助12個試點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縣財政還設立扶貧基金,年收益用于補足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10萬元的村和扶持貧困戶發展項目,不斷增強貧困村和貧困戶的“造血”功能。
責任落實機制。政和量化考評7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掛鉤幫扶40個貧困村工作,并將脫貧攻堅作為鄉鎮(街道)、部門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與文明單位考評、干部選拔任用掛鉤,形成“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濃厚氛圍。
兜底幫扶機制。政和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探索建立健全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將無勞力致貧的1241名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籌措4500萬元,建立“愛心扶貧基金”“廖俊波鄉村教育基金”,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有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三突出”“三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08-14
- 富腦袋鼓口袋 習近平指導教育扶貧托起貧困山鄉未來2020-08-13
- 福建:進一步發揮臨時救助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2020-08-13
- 焦點訪談:牢記囑托 脫貧攻堅 張莊的脫貧路2020-08-11
- 扶貧無小事 習近平的這些話暖人心2020-08-11
- 匯聚合力,共繪福建脫貧攻堅新畫卷2020-08-06
- 福州紀檢監察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2020-07-20
- 福定協作結碩果 脫貧攻堅譜新篇2020-06-19
- 這些暖心話,飽含習近平的民族深情2020-06-12
- 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強調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 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2020-06-10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武夷山:打造“老年教育+智慧康養”模式 為區2020-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