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司法+城管,以法之手扮靚城市
東南網10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何興明)一邊是各種城市病日益凸顯,一邊是城市管理部門管理水平粗放,這是國內不少城市面臨的管理困局。對此,邵武探索司法與城管相銜接,非現場執法模式改變了以往簡單粗暴的方式,規范執法程序,以法律之手治理市容市貌。目前,這模式在全省城建監察系統得到交流推廣。
邵武有15個鄉鎮和4個街道,超過一大半人口聚集在城關,是典型的大縣城、小鄉鎮的城市。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帶來各種城市病。邵武城建監察大隊大隊長陳文俊說,店外店、流動攤販等現象屢見不鮮,是城市管理部門和百姓之間矛盾的集中點。“邵武大街小巷常年有六七百名流動攤販,量多面廣。采取扣物等短兵相接的執法方式,易激化矛盾,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2008年4月,邵武城建監察大隊就碰到一件棘手事。一家“兄弟水果店”占道經營,4個多月拒絕接受處罰、繳納罰款,事情陷入僵局。當年8月,邵武市法院以一紙裁定書,讓水果店店主接受了處罰。“這是市里首例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案件,對我們觸動很大。此前我們主要對涉案金額較大的違章事實進行立案處罰,對這些流動攤販、店外店等行為很少立案查處,從依法行政的角度出發,大小案件都要向處罰制方向改革。”陳文俊說,從2008年開始,市里開始摸索處罰制改革,2014年全市全面鋪開。改革后,執法隊員負責現場取證,采集當事人信息,由當事人到城市管理部門接受處理,對大部分人批評教育,對那些屢教不改者、屢勸不改者進行處罰,不接受處罰的由法院強制執行。
那么,該如何鑒別出屢教不改者?陳文俊說,大隊配備6個采集工作站,實現智能化作業。只要隊員將執法記錄儀放回工作站,執法數據就可自動采集,大數據就可輕松鑒別出屢教不改者。有了司法保障,這些屢教不改者摒棄僥幸心理,每起案件都有始有終。目前,邵武城區7條主干道基本消除了店外店、亂倒垃圾現象,流動攤點也大大減少,城區“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
對于城建監察大隊自身來說,司法介入后,倒逼城市管理執法部門把好執法關和文書關,規范化執法有利于走出“信任陷阱”。據悉,從2014年至今年5月底,邵武行政執法立案總數800多起,行政強制案件200多起,處罰金額總計達8萬多元。在這些案件中,只有一小部分案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從源頭上遏制住了影響市容環境的違章現象。
責任編輯:陳錦娜
- 邵武市全面啟動集中開展幫扶禮遇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活動2017-01-18
- 邵武一對夫妻曬被子飄落8萬現金 沒人哄搶2017-01-04
- 邵武創業青年回饋社會 為15名優秀學子發放助學資金2016-11-15
- 邵武市民花5000元買到二手手機 缺少證據難維權2016-11-09
- 邵武:推動中醫藥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2016-11-09
- 超市標價13元結賬竟變26元 消費者獲5倍賠償2016-11-07
- 貨車避讓小車操作不當 沖出路面后側翻(圖)2016-11-02
- 夜間交會時避讓不當 小車“騎”上反光柱(圖)2016-11-02
- 邵武火電廠三期3號鍋爐大板梁吊裝順利完成(圖)2016-09-30
- 邵武公路部門引進新材料 維修養護時間只需三小時2016-09-28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邵武市百名消防志愿者助力秋季防火安全宣傳2017-11-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