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像叫“滴滴”一樣呼叫農機
創建智慧農機服務平臺,開展網上呼叫、訂單服務、托管作業
日前,漳州市發布關于抓好全程機械化工作促進糧食穩產增產的通知,明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加快糧食生產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做好重要農時農機作業服務,積極促進糧食穩產增產。
通知特別提出,推廣“滴滴農機”服務模式,創建智慧農機服務平臺,引導生產主體在大中型農機具安裝北斗農用終端,開展網上呼叫、訂單服務、托管作業,為農戶糧食生產提供便捷服務。
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全面實施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動行動,大力推廣水稻高速乘坐式插秧機、水稻精量穴直播機,示范推廣水稻制種插秧直播機,強化農機、農藝、品種集成配套,提升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示范推廣馬鈴薯播種機和收獲機、甘薯移栽機和收獲機等新機具,開展試驗示范和優化改進。
建設糧食作物示范基地,各縣(區)須新建1個水稻或旱地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示范推廣一批新技術新裝備,加快應用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提高糧食高效生產配套服務水平。
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鼓勵農機合作社加大設備投入、拉長服務鏈條、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模式,打造10家“五有”農機合作社。
以糧食作物為重點,引領提升耕種收與高效植保、秸稈處理、產地烘干機械化水平。
強化農機化服務技術培訓保障
研究制訂水稻機插秧精量播種技術、水稻機械精量穴直播技術、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技術、水稻機械化插秧技術、甘薯和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等作業規范指引,開展田間技術指導,增強農機服務主體減損意識和機手規范操作能力。
強化農機服務模式創新,將農業生產資料、技術培訓、市場信息通過農機合作組織進行聚集,引導創建“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打造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公共平臺。
加快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將田間道路、下田坡道、田塊長度寬度與平整度等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內容,改善農機通行和作業條件。
不誤農時開展農機化生產
抓好農時季節農機化生產,組織農機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幫助和指導農機生產主體保養、調試和檢修各類農機具,協調相關部門和企業,做好各類農機具、零配件和油料的儲備與供應。
開展農機化生產調度和農機服務組織工作,做好聯合收割機和插秧機跨區作業證發放和信息登記備案工作。(閩南日報記者 蘇奕斌)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南平建陽20多家合作社進駐“滴滴農機”管理平臺2019-07-29
- 南平:手機“滴”一下,農機到田頭2019-04-09
- 中央財政支持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產業發展2018-08-10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平和縣有座百年土樓 村民呼吁保護2021-05-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