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粉筆灰少了聲光電齊了 黑板“變臉”折射教學升級

    上世紀90年代的課堂

    粉筆灰少了聲光電齊了 黑板“變臉”折射教學升級

    如今課堂教學中,老師用上了先進的教具

    在70后、80后的記憶里,一本教材、一根粉筆、一塊黑板是教師授課過程中最常用的“老三件”。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投影儀、幻燈片,甚至是更加智能化的交互式白板等“新三件”走進課堂,逐漸普及……從木質黑板到電子白板,小小的黑板見證著教學的變遷。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記者走進校園,探訪“小黑板”折射出的教學“大變化”。

    90年代:滿滿當當的板書是時代特色

    那些年,各種顏色的粉筆,靈活懸掛的小黑板,滿滿當當的板書,是不少教師的年輕記憶。

    市實驗小學語文老師莊立紅感觸頗多,她回憶道,上世紀90年代的教室里大多只有一塊大黑板,抄板書、抄習題都靠老師手中的粉筆。黑板的面積有限,遇上教學內容多的時候還要加掛小黑板。為了不占用課堂時間,老師們往往都提早到教室把板書準備好,有時一天下來要寫滿好幾塊黑板。

    莊立紅認為,這種“寫滿字”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式學習,老師幾乎成了課堂唯一的主角。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也有可取之處,比如板書能一直留存在黑板上,有需要的學生可以隨時回顧課堂知識,就算在當下,板書仍然必不可少。

    上世紀90年代初,自制教具亦是課堂上的一大特色。1994年,閩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漳州二中)英語老師柯雪燕剛參加工作,如何加深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記憶力,成了她備課的重點。柯雪燕說,比起文字訊息,實物圖像往往能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記憶。于是,小至家中蔬菜、水果,大到掛畫、小家電,統統巧妙“變身”,成為她的教具。

    不僅如此,柯雪燕還自學簡筆畫,使得黑板上的板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通過創設情景劇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

    00年代:投影儀幻燈片走進課堂

    2000年左右,電腦開始普及,作為小黑板的替代,投影儀、幻燈片走進了教育界的視野,走進了課堂。

    2001年,幻燈片尚未普及時,柯雪燕曾使用幻燈片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公開課。作為當時漳州二中第一個“吃螃蟹”的老師,柯雪燕對于這堂課記憶猶新,她回憶道:“當時我利用幻燈片制作了兩個球,利用球方位不同來向同學們介紹介詞的運用。”據柯雪燕介紹,這堂課的效果非常好,學生的反應很熱烈,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新鮮玩意”,很快就掌握了知識點。

    “幻燈片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使課堂容量更大,表達更形象,相比在每個班級的重復抄寫,可以減少一定重復勞動量。”龍文中學物理老師章陽彬坦言,幻燈片普及前期,由于教師經驗不足及網絡上資源緊缺,幻燈片的制作并非易事。太花哨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太簡約難免無趣,因此教師們在制作幻燈片的過程中需權衡課堂內容、授課方式、圖像呈現等諸多方面。這些情況在后來網絡資源更加豐富、老師制作技術更加嫻熟之后得到改觀,幻燈片開始在老師的課堂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幻燈片時代仍無法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拿物理學科來說,很多物理實驗還是要借助其他設備,讓同學們親身體驗,這樣才有更好的教學效果。”章陽彬說。

    2010年后:“交互式電子白板”妙趣多

    2010年左右,順應時代的潮流,信息技術應用與課堂深度融合,“交互式電子白板”應運而生。

    與傳統的黑板和幻燈片相比,“電子白板”更為人性化,可以實時修改,用手指代替鼠標直接在白板上寫字、畫畫、做批注,“通過‘電子白板’,可以更直觀地把信息傳遞給學生,我們也會利用一些功能增添課堂的趣味性。”莊立紅向記者介紹,她們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在習題課設置“闖關”環節,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子白板”時代,每個班級都連上了網絡,老師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網絡上搜索相關內容。“不止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優秀老師的教學方式,學生們也有機會通過網絡看到其他優秀的教學視頻,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公平。”章陽彬認為,“電子白板”改變了以往老師為主導的“填鴨式”教學,老師更注重引導學生如何學習,老師的角色也從“講課者”轉變到“服務者”,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到課程當中,增強學習主動性。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多,也帶來了老師備課方式的變革,“老師應更注重因材施教,如何選擇好、利用好資源,是現在老師的一門必修課。”章陽彬說。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帶來了教學工具的變革換代,但不管是哪個時代的教具,歸根結底,都是為老師“傳道授業解惑”而服務,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育德樹人。“總而言之,教具的變化利大于弊,但是否選擇、選擇何種教具要把握好度,不能為用而用,反客為主而忽視了課堂正常的語言交流。”柯雪燕認為,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應全部拋棄,只有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本報記者 廖瑜婷 張江璐 文/供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教學升級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新民市| 章丘市| 神池县| 十堰市| 荣昌县| 滕州市| 唐山市| 璧山县| 南充市| 浦城县| 吉木乃县| 昭通市| 汾阳市| 恩平市| 轮台县| 石嘴山市| 德惠市| 红安县| 浪卡子县| 霍林郭勒市| 绩溪县| 黄石市| 永德县| 南充市| 丰顺县| 全椒县| 合阳县| 宜春市| 望谟县| 耿马| 荣成市| 灵台县| 抚顺县| 新竹县| 军事| 昌江| 奉节县| 石楼县| 新和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