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記者從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漳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日前正式出爐,共有58名傳承人上榜,其中來自金門的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承人陳榮文,成為首位獲評漳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臺灣同胞。至此,漳州市認定并公布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達238人,其中14人被認定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4人被認定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據悉,“非遺”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掌握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并將個性創造融入傳承實踐活動中,對推動傳統文脈持久傳承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代表性人物。此次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7個類別,涵蓋云霄龍船歌、漳州南詞、漳浦剪紙、漳州長樂客家山歌、漳繡技藝、剪瓷雕工藝等39個項目。其中,最資深的傳承人是1945年8月出生的閩南大鼓吹、小八音技藝傳承人楊月龍,最年輕的則是位“90后”——1992年出生的漳州八寶印泥制作技藝傳承人楊煜。

    近年來,漳州市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設立一批“漳州市青少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習基地”,圍繞“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著力提升傳承實踐能力,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43個傳承傳習所、展覽展示中心,建有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省級示范點(示范園區)2批17個;擁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322項,其中16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6項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階段,漳州市還將在搶救保護“非遺”項目、加強“非遺”傳習傳承活動的同時,加快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文旅產業相融合,讓更多優秀“非遺”文化能深入百姓,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生機,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林志仁 林瑞紅)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通化市| 开原市| 牡丹江市| 松江区| 石家庄市| 中牟县| 如皋市| 灵山县| 台东县| 大丰市| 曲阜市| 班玛县| 武川县| 湟源县| 青海省| 苏尼特右旗| 浏阳市| 正安县| 原平市| 临潭县| 三亚市| 呼玛县| 石河子市| 尼勒克县| 惠来县| 容城县| 都匀市| 台北县| 临沂市| 泸西县| 吴江市| 句容市| 阳东县| 郁南县| 隆子县| 玛沁县| 习水县| 灌阳县| 舞钢市|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