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自貿片區:創新“苗圃”育出累累碩果

    船舶在廈門港??孔鳂I。 本報記者 施辰靜 攝

    和印象中人頭攢動的碼頭不同,廈門海天碼頭的日常卻是這樣一幅場景:

    遠程控制電動堆高機穿梭往來,龍門吊不停地裝卸集裝箱,走近可以發現,偌大的港區里幾乎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員。遠處,智能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不間斷實時更新著碼頭的作業進度和物流信息……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立新功。

    牢記總書記囑托,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下稱“廈門自貿片區”)以數字技術與業務場景的聯合創新,為口岸營商環境優化注入“數字動能”。

    智能分流

    通關時間更短

    11月8日,廈門海天碼頭,司機鄭濤正在焦急地等待。突然,他的手機彈出一條分流的短信指令。按照要求,鄭濤直接把車開往海關指定區域,接收到貨物。

    “這是去年4月上線的‘智能云分流’功能。”鄭濤告訴記者,這個功能上線后,減少了很多等待的時間,在15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整個接貨的流程。

    在傳統作業模式下,進口貨物到港后,需先集中運往碼頭堆場,待收到海關查驗指令,再由堆場轉運至查驗場或提離港區。無論是否查驗,集裝箱都需要至少兩次裝卸和運輸。

    為提高貨物運輸效率,廈門自貿片區打通海關與碼頭數據,在海關查驗環節推出“智能云分流”功能。“只要提前報關,進口貨物到港的同時即可收到查驗指令,實現卸船分流,出口貨物實現進閘分流,都無須到堆場轉運,極大縮短了通關時間。”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商務部經理蔣蔚算了一筆賬,“智能云分流”功能上線以來,集裝箱在海天碼頭裝卸和運輸的次數減少50%,時間壓縮90%。

    用數字化的手段降低貨物通關時間,提升進出口效率,“智能云分流”并不是廈門自貿片區的第一次嘗試。2020年,“航空電子貨運平臺”便在廈門自貿片區落地,推動了廈門口岸在航空貨運電子化、信息化、便利化和信息互聯互通等領域全面提升。

    “廈門空港口岸是福建最大的航空口岸,也是我國重要的‘鮮、活、急’產品進出口通關口岸。”元翔空運貨站(廈門)有限公司國際進港部副經理黃敏告訴記者,生鮮貨物保鮮期限短,如何簡化貨物在機場的安檢入庫、進出倉庫等環節作業,提高通關效率,對貨站非常重要。

    物流添了“云助手”,作業效率越來越高。“依托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我們進口每票貨物,從原來的至少5次人工紙質單證辦理減少為1次提貨交接;出口每票貨物由原先的6類紙質業務線下柜臺辦理轉為線上業務交互辦理,實現貨代外勤工作量減少70%以上。”在黃敏看來,航空貨運電子信息化改革顯著提升了航空物流服務效率和質量,“一站式通關”“安檢驗訖放行電子化”等功能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腿。

    迭代創新

    數據互聯更暢通

    “每一個數字化舉措的背后,都是多方數據壁壘的打通。”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信息化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李強介紹,數字化建設,數據互聯互通是基礎。

    早在2015年,廈門自貿片區便推出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各類信息資源,為相關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極大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和便利性。經過近10年建設,累計上線應用超過100個,形成“貨物通關”“港航物流”“跨境電商”等九大功能板塊,實現了口岸業務辦理“一個平臺、一次申報、一次辦結”。平臺現有注冊企業超過2萬家,注冊用戶超過22萬人。

    去年2月,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口岸數字化轉型升級,廈門全面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轉型升級,啟動了數字口岸平臺建設。今年1月,“廈門數字口岸平臺”正式上線,211項空運、海運、保稅等方面的應用服務實現“一鍵觸達”,其中有20項是全國率先。

    “今年以來,我們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超過7.6%。這讓我也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廈門申悅關務科技集團總經理李韙對這些年廈門報關業務的變化深有感觸,他表示,從1996年入行到現在,進出口報關流程越來越方便,“特別是現在有了數字化的平臺,貨物進出口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跨境貿易便利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數字口岸平臺就像一個強大的底座,將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從傳統的通關申報服務升級為口岸一體化作業樞紐,開啟口岸通關領域公共服務建設向國際貿易服務全鏈條公共服務的延伸。”王李強告訴記者,目前,廈門數字口岸平臺已接入碼頭、場站、理貨公司、拖車公司等相關企業,以及海關、稅務等部門的80多個外部單位數據。

    “對外貿企業來說,通關時間少一分鐘,企業競爭力就多一分。”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信息化服務中心主任吳志強介紹,廈門數字口岸平臺可幫助企業作業效率提升50%以上,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約成本1.5億元。

    延伸服務

    賦能高質量發展

    數字的力量,不僅讓通關流程暢通提速,還讓廈門自貿片區的服務范圍不斷延伸。

    工作日的下午,廈門鏵陽進出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燕芳收到了由海關工作人員寄送來的原產地證書。

    “原產地證書是企業出口貨物的重要憑證,但有一些國家不接受‘電子證書’,需要海關關員手寫簽章。”李燕芳介紹,從公司去辦事大廳需要一個多小時,他們一直期待能夠有原產地證書寄送服務。

    針對“李燕芳們”的需求,廈門數字口岸平臺率先在全國上線“原產地證書自助寄遞”服務,打通海關業務與中國郵政業務系統的對接,解決原產地證書領取“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已有438家企業通過“出口原產地服務”功能申領5060份海關原產地證書,且該功能已復制推廣至漳州(古雷、東山)、泉州、龍巖等地。

    服務觸角不斷伸展,覆蓋更廣闊的領域;與此同時,平臺的功能也像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日益完善。

    9月,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磚國家服務專區正式與企業見面,這是國內首個面向金磚國家經貿領域的公共服務平臺。目前,金磚國家服務專區已開發上線“通關服務”“物流服務”“金磚特色專欄”和“咨詢服務”4大板塊共25項應用服務。

    王李強介紹,將進一步拓展金磚國家服務專區功能,上線更多服務金磚國家貿易企業的應用,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全國首批跨境電商稅款擔保電子化改革在廈門啟動;全省首單保稅船燃“兩倉合一”業務在廈門成功運作;建設出口跨境電商退貨中心倉、創新綜保區出口海外倉和包裹零售出口業務模式;打造“二維碼+通關服務”;上線貨物檢疫在線預約……一項項全省乃至全國創新措施的推出,讓外貿經營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近年來,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廈門自貿片區制度創新的‘苗圃’結出了累累碩果,推出了一大批標志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截至目前,廈門自貿片區已累計推出600多項創新舉措,31項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推廣,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抓手,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本報記者 林麗明 林聞 廖麗萍 通訊員 周瑩)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巴东县| 宿州市| 黄梅县| 喜德县| 克东县| 平湖市| 扶绥县| 武功县| 阜新| 永城市| 晋江市| 湟中县| 区。| 乐平市| 额敏县| 肥城市| 马尔康县| 新巴尔虎左旗| 沁水县| 昭平县| 马尔康县| 增城市| 连云港市| 通河县| 延寿县| 习水县| 曲水县| 洞头县| 巫山县| 义马市| 三都| 长垣县| 伽师县| 宁武县| 莲花县| 清镇市| 康定县| 延长县| 循化|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