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金鑰匙”閃亮國際資本盛宴,第21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大幕開啟。近水樓臺思明區又下一城,從投洽會傳來的消息表明:它再度成為全球資本的“寵兒”——
本屆投洽會,思明區共對接推動項目73個,投資總額約1268億元。項目簽約量質齊升,總部經濟、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軟件信息與人工智能、高端專業服務業、文旅影視等領域的央企、行業龍頭、獨角獸企業紛紛搶灘思明……思明區憑借優良的營商環境優勢,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早已有跡可循:今年1月至7月,全區新生成招商項目1971個,投資總額3356.26億元。其中新增落地項目1597個,投資總額2364.15億元,注冊資本總額897.38億元。庫內項目實際到位內資金額303.64億元。上半年招商引資實績競賽位列廈門第一。
環境似水,企業如魚。如魚得水,方能相得益彰。思明,吸引著無數優秀企業如過江之鯽紛至沓來的背后,到底藏有怎樣的營商密碼?
“營商環境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我們始終以系統工程建設的思維來推動。”思明區按照市委部署,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水準,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動搖,圍繞CSO服務優化、行政審批改革、司法效能提升、企業發展賦能、城區功能優化等一系列企業發展要素綜合施策、全面發力,推動營商環境水平提質提效。
思明發展空間有限優質產業用地不愁
在輕工大廈項目建設現場,運輸車來回穿梭,機械轟鳴聲、工人哨子聲交織成一曲工地建設“交響樂”——明年,這里將矗立起一棟標桿型智能辦公寫字樓。
眾所周知,思明寸土寸金,建設發展用地緊張是思明發展的攔路虎,但思明區用辯證思維看待用地問題,“我們對高新特發展方向的產業用地努力滿足,傳統低端行業確實沒有空間”。
輕工大廈項目位于黃金地段湖濱南路,該地塊曾被商家零散經營,自輕工集團提出對該地塊進行改造提升后,思明區馬上著手協調相關事宜,盡量滿足施工、需求,解決了項目邊角地塊租用、周邊道路狹窄等問題,讓這一項目順利推進。
建成后,思明區將以此為抓手發展總部經濟,將幫助輕工大廈引進一批跨國公司、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及臺灣知名企業總部入駐,第32幢產值億元樓呼之欲出。
下先手棋,有備無患。在今年投洽會前夕,思明區梳理形成產業用地共計31宗約69.28萬平方米的土地,專供商業、商務、旅館、科研教育等重點領域的優質產業落腳扎根。
圍繞“1+6”主導產業及產業提升的“十大重點領域”,思明區精準出擊,招商效果累累——華潤、能鏈集團、字節跳動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已相繼落地。
就在昨天下午,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與廈門市、思明區簽約,這家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的建筑行業龍頭企業將在廈門打造海峽區域總部,把旗下第六工程公司的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分立到廈門公司,將全產業鏈遷移至廈門;無獨有偶,此前已落地的北京建工集團,在昨天下午也與思明再次簽訂深化合作協議,該企業位列全球250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承包商80強。
土地是有形的空間,服務卻是無形的空間,二者一道激活,才可能在狹窄的螺螄殼里做精致出彩的道場。
思明首創CSO(Chief-Service-Officer),即“首席服務官”,建立“一對一”機制,為廈門市近1/3“三高”企業及其他重點企業、項目提供“私人定制”服務。這已經成為思明區政府服務的一張金色名片。
扎根思明的“三高”企業、全球最大的按摩器材供應商,奧佳華智能健康科技集團業務快速擴張,通過招拍掛拿下公司原址旁邊的一塊地,想將原有辦公樓拆除重建總部大廈。兩個地塊雖然緊挨著,但由于招拍掛時間不同,不能合并開發。街道CSO主動上門,在區領導支持下,相關部門通力協作,最終實現兩個地塊聯合設計,省去許多麻煩。奧佳華董事長鄒劍寒感慨地說,在思明這么多年,CSO一次次幫助解決了很多類似的事情,使企業增強了扎根思明的信心。
一趟都不用跑企業辦事高效省心
2日下午3時,在思明區行政服務中心的“企業綜合業務”窗口,十分鐘不到,窗口工作人員已經成功受理會計公司行政人員小蘇提交的企業董事變更事項,3個工作日內,相關事項將得到處理,回執單也將寄至小蘇所在公司。
事實上,在思明區,不管是企業開辦、變更登記,還是企業注銷等涉企事項,都可在網上辦理,企業辦事從“跑多次”“只跑一趟”,已經升級為“一趟都不用跑”。
“這次辦理董事變更,如果在網上操作,需要我們公司的法人操作授權電子執照,碰巧法人這幾天沒空,我才到窗口辦理。”小蘇告訴記者,她事先通過“廈門市思明區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預約了窗口辦理時間,還沒進辦事大廳就收到排號信息提醒,踩著點直奔窗口快速辦理,省時又省力。
政務服務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小蘇說:“以往辦事因為不清楚流程和材料,要往返行政中心好幾次,現在通過線上服務平臺,縮短了辦理時間,大大方便了企業。”
消除堵點,去繁從簡推動“放管服”。思明區主動自我加壓,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公司設立由法定時限的2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變更登記由法定時限的2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
深入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思明區行政審批管理局牽頭整合區建設、發改、市政園林、財政、科信、生態環境、消防等7個部門專業窗口為“多規合一”窗口,讓企業只跑一個窗口就可以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申請。
思明區探索推出廈門首個“線下+線上”的“企業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平臺,一個窗口集中辦理60項審批事項和銀行辦理事項。目前已有超700家企業使用該服務功能。據統計,今年1—7月,思明新增商事主體16935戶,同比增長10.42%。
維護公平競爭環境法治“硬核”護航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當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侵權、不正當競爭時,怎么辦?思明區以法治手段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守護企業合法權益,激發市場創新活力。
雅瑞光學有限公司是廈門本土的一家眼鏡生產企業,旗下擁有“暴龍”等多個國內外知名的眼鏡品牌。但隨著品牌知名度越來越大,一些電商平臺上假冒“暴龍”的眼鏡產品也越來越多,侵犯了企業的知識產權和經濟利益。
遭遇侵權,“暴龍”也是沒脾氣。如果按照傳統的維權方法,“暴龍”需要到假冒者所在地提起訴訟,但假冒者零星遍布全國各地,且案件標的額小,平均個案僅在2萬元左右。倘若需要提起維權訴訟,就要至少去一次假冒者所在地維權,平均個案維權成本均在6000至8000元。在這種情況下,雅瑞光學有限公司經營陷入兩難:放棄維權,則假冒產品者眾多,不僅影響市場,甚至會危及企業品牌形象,如投入維權,企業就需要支付高額的維權費用。
了解實情,對癥下藥。思明區積極引導企業進行集中訴訟,思明法院知識產權庭全力支持。負責人李緣緣接受采訪時說,針對此類案件特點,我們引導企業集中訴訟,再通過示范性訴訟,促成企業在訴前達成調解,從而節省企業的維權成本。
“思明還在全市首創知識產權糾紛繁簡分流快處機制,通過格式化處理簡單案件庭前會議流程、積極適用簡化文書等提升審判工作效率,為企業維權提高效率。”李緣緣說,進入訴訟環節的案子,如今只要一個月出頭就能夠解決,快且成本低。今年1—7月,思明區知識產權類案件辦理超過700件,一封封帶著企業真摯感情的感謝信,陸續飛來。
人才留企業興聚才引智幫一手
“因某項目資質需求,請有大數據人才職稱的技術人員主動上報。”……
2020年之前,深耕大數據行業多年的美亞柏科內部,常見這樣的“尋人啟事”,彼時,大數據行業人才只能通過職業資格考試與企業聘任取得相應證書。這種“以考代評”的職稱晉升方式,致使很多行業人才得不到相應職稱,最終流入北上廣深,企業損失不可估量。
2020年,思明區成立一支由2000多名企業骨干員工組成的CLO隊伍(Chief-Liaison-Officer),即人才“首席聯絡員”,美亞柏科人才業務負責人方凌成為其中一員。此后,方凌和所在公司積極向市、區反映大數據人才職稱評審問題,并提出了由美亞柏科承接試點、以工作實績為導向、用同行專家評價方式探索破解大數據人才考用脫節頑疾的建議。
在廈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的指導下,思明區的大力支持下,經省人社廳批準,“大數據”自2020年1月起正式成為我省工程系列職稱評審專業的新成員,開創了全省大數據人才評價探索先河。
“去年,美亞柏科大數據人才的流動率大約為15%,今年約為12%,因為獲評了相應職稱,大數據人才流失率下降了,他們申請人才房、職業培訓、職級晉升的機會卻提高了。”方凌說。
今年6月,思明區發布了面向高層次人才的專屬禮遇,涵蓋了閱讀聽書、職場提升、藝術鑒賞、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廈門身份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穎拿到禮遇卡,心里暖暖的:“思明人才服務越來越到位,讓人才和這座城市融入得更深,更有歸屬感。”
思明區聚焦青年群體,把引進和培育優質畢業生人才作為優化城市人口結構、增強創新潛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著力點,先后開展了“閩學篤行”研學活動、“思志明德”計劃,打造“新鷺人才Mall”專屬品牌,增強優質生源就業黏性。
得益于政校企三方的密切聯動,思明區畢業生引才工作不斷打開新局面,近三年累計接受畢業生數超廈門全市的1/3。
引金融活水涵養企業成長
鷺江畔,一家星級酒店內,游客往來如梭。得益于思明區“穩六條”政策,該酒店一掃萎靡跡象,顯出一派生機。
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最膠著的時刻,思明區率先出臺穩生產六條措施,拿出真金白銀為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外貿、文化旅游、住宿餐飲等行業小微企業減負降壓。“最近經營有沒有什么困難?”當接到區屬擔保公司的電話時,酒店負責人激動又感動,“根據往年納稅數額,我們申請了790萬元貸款,半個月就到賬了,且不需要交一分錢擔保費。”
金融是廈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思明區金融機構密集度為全市各區之首。自2016年起,思明區設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并設立了福建省首個政府性基金空間,其核心要義正是精準化、高效率的金融供給,助力產業轉型,促進本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例如,2019年紅杉中國在思明落地首只120億元規模的時尚科技基金,目前已在廈合計完成89個股權投資類實體的設立。近兩年紅杉各廈門主體累計繳納稅費1.60億元,且帶動風華少年多家私募基金落地。
思明區優良的股權投資行業發展環境,不斷吸引著基金落地。目前,思明區產業引導基金已與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國際知名機構合作設立9只子基金,總規模近500億元。子基金主投領域覆蓋現代商貿、軟件信息、企業服務、金融科技、醫療大健康等,投資思明區企業32家,成為資本的放大器和加速器。2020年,思明區新設備案私募股權基金較上年增長92%。
信心比黃金更珍貴,思明與企業一起想、一起拼、一起贏。思明區與多家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在招商顧問、總部建設、新經濟支持、民營小微和三高企業扶持、基層治理信息化和政務數字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開啟“融資金+融智慧+融技術”全面金融服務大格局。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集美區2020年營商環境評估總指標位列廈門六區第一2021-09-08
- 陳云水: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1-08-31
- 創新機制體制 優化營商環境 馬尾打造“馬上就辦”示范區2021-08-26
- 王寧:全力提升營商環境數字化水平 進一步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2021-08-25
- 漳州漳浦:前移訴訟關口 優化營商環境2021-08-18
- 廈門18個營商指標獲評“全國標桿”2021-08-13
- 福州優化營商環境經驗獲全省推廣2021-08-05
- 福建著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年底前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在線審批2021-07-29
- 去年全國營商環境考評 福州兩項指標滿分2021-07-23
- 長樂區市場監管局多舉措優化營商環境2021-06-2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國際創新中心二期主體結構全面封頂2021-09-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