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同安:返鄉青年重走“初心之路”

    軍營村、白交祠村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夏海濱 攝

    廈門同安:返鄉青年重走“初心之路”

    白交祠村黨支部書記楊明福和返鄉青年們動情地講述著“山上戴帽,山下開發”背后的故事。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

    東南網4月8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沿著盤山公路,經過山巒疊嶂,廈門市海拔最高的高山村——軍營村、白交祠村在春日的暖陽里,綠意盎然。

    1986年的4月7日,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第一次到同安區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彼時,兩個村落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35年來,軍營村、白交祠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越走越寬,走出高山村的“蝶變”之路。

    7日上午,軍營村、白交祠村黨員和返鄉青年重走初心之路,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學黨史,銘黨恩,凝聚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在白交祠村村口,寫有“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石頭,見證著這個村子35年間的變化。白交祠村黨支部書記楊明福和返鄉青年們動情地講述著這八個字背后的故事。如今,在“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生態文明理念指引下,兩村村民堅持多種茶、多種果、做好森林綠化,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足跡,黨員和返鄉青年們還參觀了村民楊文王和高泉國的舊居、議理堂等地,實地走訪學習黨史。

    談起軍營村這些年的改變,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同南供電所所長李楊杰特別有發言權:“1986年,軍營村僅有一臺20千瓦的小水電機組,僅能滿足村民每天幾小時的照明。而今,軍營村的供電能力相比35年前年增長了150多倍,還實現了雙回路供電、建設了充電站,是全國供電可靠性最高的鄉村之一,為百姓富、產業興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電力保障。”目前,光伏、儲能等一批智能微電網項目正陸續落戶于此,以綠色智慧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持續充電賦能。

    兩村的黨員還重溫了入黨誓詞。軍營村黨支部副書記蘇海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高山上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牢記他的囑托,堅持‘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生態文明理念,以黨建為引領,走出高山特有的‘擺脫貧困,鄉村振興奔小康’的道路。”

    蘇海亭表示,2016年,廈門市委黨校高山教學點成立,許多黨員干部來到這里,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也深入基層調研,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高山黨校教學點的帶動效應顯著。記者了解到,“高山黨校”創辦5年來,軍營村、白交祠村2020年集體經營性收入分別達到72.9萬元和63.76萬元,比“高山黨校”辦學前的2015年增長了160.4%和362.4%。“高山黨校”成了帶動兩村鄉村振興名副其實的新引擎。

    當天,“春風習 高山攝”攝影比賽也在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進行頒獎。比賽吸引了150余位攝影愛好者參與采風創作,共收到1343張參賽作品。

    融入高山元素的“飲水思源”礦泉水也舉辦了上市發布儀式。礦泉水外觀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同安農民畫,未來也將成為高山村增強發展的“致富水”。

    相關新聞

    同安生態茶園試點建設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夜幕降臨,軍營村、白交祠村的生態茶園里,一束束藍紫色的光散落在漫無邊際的茶園中,從山腳一直蔓延到山頂,就像是高山上的紫明星。

    3月29日,同安區完成了蓮花鎮生態茶園試點建設之太陽能殺蟲燈項目竣工驗收,共計安裝480盞,覆蓋面積約7400畝。這些太陽能殺蟲燈一到晚上就會發出藍紫色的光,通過光引誘茶毛蟲、尺蠖類等鱗翅目害蟲成蟲撲燈,以物理防治手段達到殺蟲目的。

    “過去,茶園殺蟲采用的是普通的殺蟲燈或粘蟲板,殺蟲效果一般。如今,我們根據軍營白交祠生態茶園地形引進太陽能殺蟲燈,不僅殺蟲效果好,管理也更加方便。”同安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太陽能殺蟲燈能夠實現光控開啟和關閉,根據設定的時間段自動進行殺蟲操作,無需人工現場干預,轉變了傳統茶產業發展方式。

    除了物理防治,同安區蓮花鎮生態茶園試點建設內容還包括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防治等,促進茶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有效助力了鄉村產業振興。同時,結合實際配套開展生態調控,如茶園植樹、人工除草、品種改良等措施,改善茶園生態環境。此外,為了盡可能保護利用瓢蟲、草蛉、蜘蛛、食蚜蠅等自然天敵,減少了化學農藥、化肥使用量,減輕了環境污染。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城县| 卓尼县| 石城县| 蛟河市| 汨罗市| 阿城市| 思茅市| 新民市| 寿阳县| 交口县| 文安县| 济宁市| 青川县| 林周县| 松潘县| 鄂温| 突泉县| 民县| 独山县| 渝北区| 浦北县| 读书| 崇文区| 南和县| 康保县| 正定县| 宁晋县| 子洲县| 佛冈县| 襄垣县| 宁南县| 开鲁县| 东乌珠穆沁旗| 恭城| 德令哈市| 黄山市| 临湘市| 沽源县| 岳普湖县| 隆回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