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廈門2019計劃建成18所中小學 將新增2萬多個學位

    廈門2019計劃建成18所中小學 將新增2萬多個學位

    黃勁超 圖

    當一所城市把教育當成名片,會是什么樣呢?每年,廈門到了曬成績的時候,教育無疑是最亮眼的數據之一:老師溫柔又可親,教學水平一級棒;學生學習好,還會唱會跳,球也踢得不錯。

    歷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說,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今日,晨報帶您看看廈門教育近年來取得的不平凡成就以及高質量發展藍圖。

    教育質量

    中高考成績位居全省前列

    學校要不要加課、補課,曾飽受爭議,但廈門卻早有自己的清晰答案。早在2010年,廈門市教育局就先后下發通知,取消了小學、初中、高中,甚至是高三年級的任何形式的加課、補課等教學活動。可以說,廈門市教育局把減負實實在在地落實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率先實現小學到高中全程減負。

    起初的這些政策,也曾引起一些家長的恐慌、質疑。可是,廈門就這么堅持了下來,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有底氣。以2018年為例,中考、高考,廈門一如既往保持全省領先水平。中考大多數學科和總分平均分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總分平均分高出全省40多分。高考總分平均分在全省保持絕對優勢,全市文科總分平均分和理科總分平均分在全省遙遙領先,其中本一上線率達35%(全省約20%),本科上線率達80%(全省約60%);優秀學生總數保持全省第一,被清華、北大錄取78人,占全省近40%。

    廈門學子非但在高考的沙場上稱雄,在文體活動中也獲得優異的成績:去年,廈門市成功舉辦2018年廈門國際青少年校園足球邀請賽并摘得金牌。全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廈門市77個節目(含戲劇)參加。在我省選送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的20個節目中,有11個來自廈門;中學組五大類(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朗誦)比賽,每個類別的第一名均是廈門市學校代表隊。

    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抽查中,廈門教育也以實力取勝。去年,在全省教育質量監測8項指標中,廈門市學業成績、學業均衡、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課業負擔、信息化教學資源、師生關系的排名為全省第一;在全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廈門市義務教育質量各項指標居全國前列。

    均衡教育

    力推“劃片招生電腦派位”

    2014年5月,廈門市所轄區域在全國計劃單列市、在全省率先全部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去年5月,思明區、湖里區、集美區榮獲全省首批“教育強縣”,占全省首批6個“教育強縣”的50%。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個系統工程,要取得長足進展,非一日之功。那么,廈門市是如何建造這座“大廈”的呢?

    回溯到1996年,廈門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解決了“有學上”的問題;然而,緊接著“上好學”的問題馬上浮出水面。當時大家都想往一中、雙十兩所名校里“鉆”。為回應群眾讓子女“上好學”的呼聲,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義務教育水平,1998年,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市教委起草了“二十三條”———《關于扶持一般學校,辦好所有初中的若干措施的決定》,要求全市齊動員,協力辦好所有初中。這種遠見卓識,在當時還是少有的。

    同一年,廈門教育還刮起另一股“旋風”———全面推行“劃片招生,電腦派位”。一些學校持保留意見,認為應該讓學生有選擇學校的權利。而老百姓的普遍疑問是:如何保證“電腦”不受“人腦”所左右?還有人擔心是否會導致初中教育質量下降。但廈門堅持下來了。“電腦派位→生源相對均衡→大力提高一般校辦學水平→學校差距進一步縮小→群眾更加滿意。”從現在的成果來看,完全可以說,1998年,廈門市就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繪制了正確的“路線圖”。

    入學門檻不斷降低

    隨遷子女

    長年在海風沐浴下擁有大海般寬廣胸懷的廈門人,還把隨遷子女的就學問題納入廈門教育全盤統籌中。從2007年起,廈門市加大學校規模建設,降低公辦中小學招收外來員工尤其是農民工子女入學的門檻,只要學生父(母)親在廈門暫住并合法務工一年以上,目前仍在廈門務工,在廈門合法暫住的,就有機會通過電腦隨機抽取的方法進入公辦學校讀書。去年,廈門放低門檻,隨遷子女免費義務教育再“升級”———通過積分入學派入民辦校的外來娃,只要家長有廈門居住證,就可以享受免費義務教育。

    目前,在廈門個別公辦初中、小學中,就讀的隨遷女子達到90%。與此同時,廈門市將規范、提升民辦學校的辦學質量列入工作重點,對辦學質量差、投入不足的學校進行整改或者取締。廈門嘗試將公辦學校骨干教師甚至是學科帶頭人派到民辦學校任校長助理,輸入新的辦學理念、管理理念。

    在每年的全市評選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各種單項評先中,民辦學校都占有一席之地。在教育行政部門的協調與支持下,廈門一中、雙十、外國語學校等省一級達標校紛紛與民辦學校建立合作、協作關系,一同備課、教研,相互聽課、評課,甚至派員駐校指導,參與管理。

    名校跨島

    四所分校將增1.6萬個學位

    同時,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挖掘優質教育資源示范輻射作用的潛能,引領區域內甚至區域外基礎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是一個不斷探索的問題。在這方面,廈門無疑有了部署。

    2015年,名校跨島發展戰略第一炮打響,廈門一中海滄校區、科技中學翔安校區相繼動工。這兩所學校島外校區已經建成,并在去年秋季招生。去年12月26日到12月30日,廈門市一口氣開工建設四所名校的新校區———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廈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和廈門實驗小學翔安校區。

    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說,這輪的名校跨島戰略,是教育部門貫徹市委市政府跨島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將給廈門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教育改革發展紅利。

    廈門市教育局規劃處介紹,去年開工的4所學校經過兩三年建設,將陸續在2021年或2022年投用招生。這意味著將有更多島外學生步入高起點、高質量、現代化的學校。四所學校將新增324個班、1.6萬個優質學位,這將促進廈門教育更加均衡發展。

    已開辦的名校島外校區,獲得了學生家長的信任。去年中招,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和科技中學翔安校區的錄取線都比很多人預料的要高,前者的錄取線甚至沖到了全市第四。這也說明廈門市委市政府的跨島發展戰略得到家長的認同。

    這輪跨島發展戰略也是為了島內“騰籠換鳳”,即隨著就學高峰到達初中,島內一些高中要轉為初中,新辦高中設在島外。也就是說,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近就讀;到了高中,一部分要到島外。

    市教育局規劃處表示,和名校跨島發展戰略同時進行的是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行動,2020年前,我市計劃開工建設補齊民生短板教育基礎設施項目279個。這些項目建設將不斷提高廈門市公共教育服務供給能力。(海西晨報記者 許蔚菡)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匯通達網絡推動國補“下鄉進鎮” 助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绵竹市| 徐州市| 肥东县| 雷山县| 东阳市| 兴文县| 靖远县| 元谋县| 阿图什市| 扶风县| 车致| 三亚市| 忻州市| 合水县| 成都市| 图木舒克市| 墨竹工卡县| 麟游县| 滕州市| 津市市| 炉霍县| 乐都县| 平凉市| 房产| 盐源县| 海丰县| 巢湖市| 德化县| 瑞丽市| 江永县| 都昌县| 栾城县| 即墨市| 叙永县| 厦门市| 上蔡县| 阳信县| 密山市| 开封县|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