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

    “蝴蝶谷”吸引了許多居民來“打卡”。(筼筜街道供圖)

    海峽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楊陶然)昔日廢棄物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手工作品。近日,由上千只顏色、形態各異“蝴蝶”組成的百米“蝴蝶谷”使思明區筼筜街道官任社區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而這上千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出自筼筜街道近5000名學生之手。

    居民參與回收利樂包

    據統計,我國利樂包年產量約300億包,回收率僅0.1%左右。利樂包成為生活垃圾處理難題。

    面對這一棘手的問題,今年年初,筼筜街道聯合官任社區垃圾分類國際零廢棄生態小組、廈門環保志愿者聯盟共同發起名為“美酷MAKOO變廢為寶資源再造活動”環保DIY行動。

    “年初,官任社區居委會臺籍主任助理、廈門環保志愿者聯盟秘書長伍證霖來學校開展各式各樣的環保講座,教學生如何將垃圾變廢為寶。”社區居民告訴記者,以前喝過的牛奶盒、飲料盒,大家都直接扔進垃圾箱。后來,經過街道和社區的志愿者指導,大家知道回收這些包裝盒,可以再生利用,做出許多有用的物品。

    如今,筼筜幼兒園的孫顥文每晚都會在媽媽的幫助下將全家人喝過的牛奶盒、飲料盒拆開清洗、晾曬,再收集起來,統一交給學校和社區。這樣的環保行動已經在筼筜街道不少學校推廣開來,成為利樂包變廢為寶的重要步驟。

    交由專業回收公司處理

    伍證霖表示,一個家庭每天都會產生數個軟包裝,其中就包括利樂包。目前大部分廢棄的利樂包都是被焚燒或作填埋處理,焚燒會產生致癌物質二噁英,而填埋的分解期長達100年。因此,廢棄利樂包是急需解決的污染源。

    “其實,利樂包的回收分解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過程,如果只是把紙類的部分分解再利用,是一種浪費。”伍證霖告訴記者,“所以,通過街道和學校配合,我們把收集到的利樂包交給資源回收公司,由專業人員通過軟泡分離出紙漿、鋁箔和外層的塑料包裝物,將紙漿混合石膏粉,壓模成紙漿蝴蝶。參加活動的小朋友都會收到屬于自己的紙漿蝴蝶,他們通過彩繪上色,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彩色蝴蝶。成千上萬只這樣的蝴蝶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所見的‘蝴蝶谷’。”

    孩子做蝴蝶居民頻點贊

    聯合10所學校、發動近5000名學生、收集近70000個洗凈的利樂包……伍證霖坦言,讓垃圾分類的理念被大眾接受是一個“道阻且艱”的過程。“我們就是想通過一種有趣的方式傳遞‘垃分新時尚’,既讓孩子們有成就感,又把綠色環保理念帶給大家。”

    如今,通過街道、社區和轄內中外學生、家長、老師、社區居民等共同努力,穿上美麗衣裳的“蝴蝶”紅遍整個社區,參觀者絡繹不絕。

    “我真的沒看出來這些都是用垃圾做的。”參觀蝴蝶谷的官任居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是一名手工藝品愛好者,“蝴蝶谷”的創意很棒,希望她也能為“指尖上的生態”貢獻力量。

    “學校師生、社區居民是利樂包的使用源頭,要減少利樂包污染,應從源頭抓起。”筼筜街道綜治辦主任郭靜表示,通過DIY手作等方式,讓群眾發現利樂包的價值,只有大家的回收意識提高了,才能真正推動利樂包的再利用。

    據了解,“蝴蝶谷”的“蝴蝶”還在一天天增多,由于石膏制成的紙漿蝴蝶嬌柔易碎,街道、社區呼吁大家保護孩子們的勞動成果,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利县| 平定县| 肇庆市| 睢宁县| 保亭| 南木林县| 巨野县| 三明市| 伊春市| 顺义区| 河源市| 阆中市| 桦甸市| 常德市| 博野县| 周口市| 封开县| 兴义市| 潞西市| 翁牛特旗| 中江县| 延长县| 贵定县| 太和县| 清徐县| 邯郸县| 石棉县| 安国市| 阳江市| 凤阳县| 恩平市| 阳东县| 南川市| 策勒县| 彰武县| 松江区| 盱眙县| 屏边| 阿图什市| 黄冈市|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