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廈門市2018年氣候公報》昨發布 島內日照37年來最多

    《廈門市2018年氣候公報》昨發布 島內日照37年來最多

    -霾天少、熱島效應弱都與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密不可分。

    《廈門市2018年氣候公報》昨發布 島內日照37年來最多

    -去年晴好天氣多。陳立新 攝

    《廈門市2018年氣候公報》昨發布 島內日照37年來最多

    -去年霾天氣只有兩天,比常年均值少18天。

    海峽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王東城 圖/記者 劉東華)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在世界氣象日來臨之前,昨天下午,市氣象局發布了《廈門市2018年氣候公報》,盤點過去一年天氣舞臺上的大事件。

    雨水少、日照多、氣溫高、霾天少,氣象部門綜合評價認為,2018年是廈門市氣候影響較好的年景,以臺風、暴雨、干旱、高溫等為典型的災害性天氣,對農業、漁業、水利、交通等行業的影響較小,整體造成的經濟損失較輕。

    2018年氣象紀錄

    ●島外平均氣溫22.8℃,與2017年并列第一名。

    ●春雨季(2018年3月-4月):島內外平均氣溫分別為19.5℃和20.5℃,均屬異常偏高,島內、島外分別為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同期第二高和第一高。

    ●雨季(2018年5月-6月):島內外平均氣溫分別為26.4℃和27.2℃,均屬于異常偏高,島內、島外均打破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氣溫高

    島外是“史上最暖年” 島內外高溫天都比常年多

    本月初,本報報道了剛過去的冬季是廈門“史上最暖冬季”。2018年氣候公報則告訴我們:過去一年是島外“史上最暖年”。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感覺,去年冬天,厚重的大衣都沒有多少機會穿出來。

    數據顯示:2018年廈門島內、島外年平均氣溫分別為21.8℃和22.8℃,分別比常年高出1.1℃和1.4℃,其中島內屬顯著偏高,島外平均氣溫屬異常偏高,與2017年并列第一名。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市氣溫變暖趨勢明顯。

    特別是去年夏天,高溫熱浪天氣給人印象深刻。2018年廈門高溫天氣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天數多。廈門站高溫天數(日最高氣溫≥35℃)為11天,比常年多6天。同安站高溫天數為30天,比常年多20天;第二,強度較大。去年島內和島外的極端最高氣溫均出現在7月,島內為36.8℃(2018年7月27日),集美水土保持站的最高溫為40.2℃(2018年7月31日);第三,持續性高溫過程長。同安站在2018年7月26日至8月13日的19天中,有17天出現高溫天氣。

    降雨少

    島內雨天數比常年少14天 雨量比常年少兩成多

    去年廈門島內降水量顯著偏少,只有1049毫米,比常年偏少286.8毫米,即兩成多。島內降雨日數為104天,比常年少14天。

    全年累計氣象干旱日數達78天,旱情集中發生在春夏季,其中2018年3月21日至5月5日出現春季中旱,2018年6月25日至7月31日出現夏季中旱。

    日照多

    島內全年陽光十分充足 春雨季日照時長破紀錄

    降水少,晴好天氣多。去年日照時數長,陽光十分充足。據統計,2018年廈門島內日照時數為2233.5小時,比常年(1877.5小時)多356小時,屬異常偏多,是1981年以來日照時數最多的一年。島外去年日照時數為1922小時,比常年(1914.4小時)多7.6小時,屬正常。

    其中,2018年廈門島內春雨季(3月-4月)日照時數異常偏多,打破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雨季(5月-6月)日照時數異常偏多,是歷史同期第四高。

    霾天少

    去年只有兩天出現霾 是近15年來最少的年份

    去年霾天氣只有兩天,發生在2018年1月1日和2月4日,比常年均值少18天,是近15年來霾日最少的年份。這是在降雨量顯著偏少、日照時長偏多的情況下發生的,更顯可貴。近年來,廈門的霾日數一直表現出明顯減少的特征。專家認為,這與我市不遺余力地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密不可分。

    熱島效應弱

    平均僅“加熱”0.13℃ 春秋冬季都無熱島效應

    2018年,廈門全市平均城市熱島強度為0.13℃。從2018年廈門各區熱島效應各月分布來看,秋冬季和春季無熱島效應,夏季表現較為明顯。

    氣象部門分析發現,廈門地區熱島效應主要出現在夜間,熱島強度≥0.5℃,有弱熱島效應。這主要是因為城市上空大氣溫室氣體含量高,使其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能力強,產生明顯的保溫作用,加上城市建筑密集,使得夜間向大氣空間散失的熱量大大減少。而郊區溫室氣體少,保溫作用不明顯,地域空曠,夜間降溫率比城市大。

    城市熱島效應是由人為因素和地理條件等眾多因子共同影響下形成的。截至去年,廈門市常住人口已達411萬,機動車保有量也超過150萬輛,但受海島地形和海洋氣候的影響,加上廈門對生態環境保護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充分落實園林綠化城市建設規劃,廈門克服了城市化程度高、人口車輛密度大的不利因素影響,2018年城市熱島效應控制在較弱的程度。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五一”福建游,臺味火出圈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永泰县| 金昌市| 宣化县| 慈利县| 灌阳县| 绥宁县| 会理县| 东乡| 来凤县| 云林县| 喀喇沁旗| 德昌县| 兴安县| 周至县| 吉首市| 吉安县| 兴业县| 长沙县| 文成县| 沿河| 泸溪县| 邓州市| 尼勒克县| 偃师市| 崇信县| 钦州市| 陇西县| 常州市| 全州县| 闽侯县| 襄城县| 灵璧县| 遂昌县| 左云县| 广东省| 伊春市| 汶川县| 望奎县| 乾安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