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廈門蓮花褒歌比賽連續舉辦13年 地道閩南山歌唱響金光湖

    廈門蓮花褒歌比賽連續舉辦13年 地道閩南山歌唱響金光湖

    第十三屆廈門市蓮花褒歌比賽在金光湖舉行。

    海峽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洪艷艷通訊員韓超 實習生林燕萍)“日頭起來紅喔喔,月娘起來掛仙桃。”昨日是元宵節,廈門市蓮花褒歌比賽再次如約而至,唱響金光湖。

    本屆賽事由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指導,中共同安區委宣傳部、同安區文體廣電出版局、同安區旅游局、蓮花鎮政府主辦,同安區文化館、蓮花鎮小坪村褒歌傳習中心、蓮花鎮金光湖景區承辦。

    昨日上午10時,通過海選進入決賽的6支代表隊輪番上陣,展開精彩對唱。他們或男起女對,或女起男答,曲調流暢優美,歌詞妙趣橫生,展現真摯淳樸的褒歌風采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同安小坪代表隊獲得本屆比賽一等獎,同安白交祠代表隊獲二等獎,同安軍營代表隊、安溪龍門代表隊獲三等獎,安溪大坪代表隊、安溪虎丘代表隊獲優秀獎。

    比賽過程中,主辦方還安排了群眾唱褒歌互動,帶動了現場氣氛。“這是今年比賽的特色之處,能更好地讓群眾參與其中,主動體驗褒歌文化。”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閩南方言專家周長楫說,如今褒歌文化已廣為流傳,這項用閩南話作為載體的文化民俗,正被更多人接受。

    據悉,蓮花褒歌是流傳于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白交祠村及小坪地區的閩南話民歌,由山民在種茶制茶勞動過程中即興創作產生,于2007年被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廈門市蓮花褒歌比賽自2007年起,每年舉辦一屆,已連續舉辦13年。近年來,蓮花褒歌比賽逐漸走出茶山,并與旅游融合,受眾越來越廣。

    聲音

    廈門市文廣新局社文(非遺)處處長黃天福

    蓮花褒歌的精髓在于“褒”上,其文火慢燉,展現出村民們的心之所向和生活情趣。如今,我們通過褒歌來推動文化振興,凝聚人心。下一步,我們準備市、區聯合,就如何提升、發揚褒歌,讓其在形式、觀賞、唱詞等方面更進一步進行研討,將褒歌發展推到更高境界。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高新區開展專項檢查守護外賣食品安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四会市| 资兴市| 都江堰市| 读书| 文山县| 尼勒克县| 景洪市| 永济市| 南汇区| 虞城县| 平泉县| 子洲县| 蕲春县| 通河县| 海晏县| 南郑县| 开平市| 颍上县| 南平市| 潞城市| 侯马市| 长兴县| 郎溪县| 察隅县| 三台县| 沿河| 上犹县| 山东省| 晋江市| 和平县| 东海县| 承德市| 迁西县| 彭州市| 双峰县| 阳春市| 兴业县| 沅江市| 临武县|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