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網絡傳銷案例:以網絡商城招代理為餌 一年多吸金1236萬

    何為

    網絡傳銷?

    披著眾籌、共享經濟、消費返利等“新經濟”外衣,隱蔽性、欺騙性很強,其本質是靠收取入門費、發展人員、團隊計酬騙取金錢,參與傳銷的人員往往血本無歸。

    整治重點

    是什么?

    對打著“消費返利”“資金互助”“投資理財”“虛擬貨幣”“創新性電子商務”旗號,假借“慈善”“扶貧”“創新”“均富”“一帶一路”“軍民融合”等名義的網絡傳銷行為進行重點嚴打。

    發現傳銷

    怎么辦?

    廣大民眾如發現傳銷違法犯罪線索,也可積極撥打舉報電話12315或110。

    網絡傳銷案例:以網絡商城招代理為餌 一年多吸金1236萬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陳泥、通訊員劉啟國、蔡紀文)2018年,我市公安機關、市場監管部門密切協作,聯合開展整治網絡傳銷違法犯罪行動、創建翔安“無傳銷示范區”活動,網絡傳銷蔓延態勢得到遏制,綜合整治成效明顯。昨日,市市場監管局對外通報了兩起網絡傳銷典型案例,希望能進一步增強公眾對網絡傳銷的識別能力和自覺抵制意識。

    據介紹,整治行動中,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對打著“消費返利”“資金互助”“投資理財”“虛擬貨幣”“創新性電子商務”旗號,假借“慈善”“扶貧”“創新”“均富”“一帶一路”“軍民融合”等名義的網絡傳銷行為進行重點嚴打,對疑似傳銷公司、網站和曾參與傳銷活動的280家企業主體進行了監測、排查。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傳銷往往披著眾籌、共享經濟、消費返利等“新經濟”外衣,隱蔽性、欺騙性很強,其本質是靠收取入門費、發展人員、團隊計酬騙取金錢,參與傳銷的人員往往血本無歸。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健全多部門協作的打擊傳銷工作機制,會同公安部門持續推進網絡傳銷聯合整治行動,并探索建立市場監管互聯網情報監測系統,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風險隱患摸排研判,強化預警預防,提高對網絡傳銷的精確打擊、有效防控能力。廣大民眾如發現傳銷違法犯罪線索,也可積極撥打舉報電話12315或110。

    網絡傳銷案例:以網絡商城招代理為餌 一年多吸金1236萬

    案例1

    網絡商城代理商

    招下線賺“人頭費”

    廈門某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12日,主要從事銷售“肽系列”產品的經營活動,并設立網絡商城用于經營。2017年11月24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企業涉嫌傳銷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經查,為吸引消費者到商城消費,該企業對消費者實施代理商制度,代理商通過發展其他代理商加入,可獲得新代理商購買產品交納費用產生的獎金。新代理商與舊代理商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為快速構建會員網絡,該企業對2017年6月30日前注冊的代理商,還通過舉辦“砸金蛋”活動承諾“給予2倍收益分紅”。

    從2017年1月7日起至2018年3月19日,該企業已發展會員的賬號共32535個,涉及14664人;收取現金1236.7703萬元。截至案發時,該企業發展的代理商明顯超過三層,人數超過三十人。

    市場監管部門認為,該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執行的代理商制度和獎金分配方式,屬于傳銷行為。鑒于該企業案發后主動改正其違法的經營模式,并妥善處置會員,2018年9月11日,市場監管部門最終依法對該企業作出罰款人民幣135萬元的處罰決定。

    案例2

    合作合同捆綁于一攬子合同中

    誘使個人拉下線賺“抽成”

    2017年,海滄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多起舉報,稱“珍菌堂項目”要求參加人員購買牛樟椴木取得加入資格,介紹下線方可獲得抽成,涉嫌傳銷。

    經查,該項目是圍繞培植牛樟椴木開展的經營活動,個人參與須首先簽訂《買賣回購合作合同》的一攬子合同。其中合作合同內容包括:培植戶成為業務員,每周可獲培植補貼,若成功引入新客戶購買,獲推廣提成的獎金。截至2017年9月,已有14名個人與該項目簽訂一攬子合同,并在會員系統注冊。

    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后認為,該項目將推廣業務的合作合同捆綁于一攬子合同中,誘使個人發展下線購買椴木以獲取自身的獎金收入,披著買賣合同的外衣,實際上是要求交納參與傳銷活動的資格費,其行為具有隱蔽性;迎合個人短期暴富的貪念,設計高額返利的獎金制度,其主觀具有欺騙性,已構成組織策劃傳銷行為。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第24條第1款的規定,市場監管部門最終對其作出沒收項目未售出的剩余椴木及違法所得63萬余元、罰款14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數據

    2018年以來,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接到或受理涉嫌傳銷舉報76件,對17家疑似網絡傳銷涉事主體開展“線上監測”和電子數據分析,對9家涉嫌傳銷主體開展“線下實證”和現場檢查工作;全年立案查處傳銷案件15件,其中,網絡傳銷案件3件,辦結14件,涉案金額1330.6萬元,罰款276.2萬元,沒收63.8萬元。目前有4起案件仍在辦理中。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高新區舉辦“五個一”系列活動 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崇礼县| 尤溪县| 东兰县| 治县。| 页游| 会东县| 三江| 克拉玛依市| 托克逊县| 徐水县| 合川市| 新巴尔虎右旗| 双牌县| 鄂托克旗| 兴和县| 丰原市| 东海县| 南乐县| 易门县| 乐安县| 临江市| 天台县| 荔波县| 孟州市| 达州市| 郸城县| 常熟市| 康乐县| 罗江县| 龙山县| 朝阳县| 兴安盟| 布拖县| 积石山| 留坝县| 观塘区| 沁水县| 儋州市| 长沙市|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