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交通融合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推動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
加強巡查。
熱情服務。
▲乘客進站安檢。
海峽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詹 文 圖/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提供)《廈門經濟特區軌道交通條例》的出臺,標志我市地鐵正式進入依法規劃建設、依法運營管理的法治化軌道。
市交通運輸局表示,《條例》正式實施前將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組織軌道交通集團等單位執法人員參加培訓考試,要求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同時,要求軌道交通集團把《條例》貫穿到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運營等各環節中去;在《條例》的頂層設計下,創新方式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運營服務水平,推進軌道交通與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融合發展,構建一體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保障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順利推進以及可持續發展。
融合推進
大公共交通無縫銜接便捷出行
隨著未來越來越多的地鐵線路投用,如何推動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之間的有效銜接,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
《條例》出臺前,市交通運輸局和軌道交通集團已著手推進軌道交通與其他公共交通系統的融合,在地鐵1號線開通前,市交通運輸局組織編制了《地鐵1號線公交銜接配套規劃》,開通首日同步調整了26條公交線路,之后又陸續新增開通5條公交線路、優化調整27條公交線路,并從公交運營時間、停靠站點、引導標識等方面強化公交與地鐵1號線的有機銜接,方便乘客出行。市交通運輸局有關人士表示,《條例》出臺后,這項工作變得有法可依,推進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未來,將在《條例》的頂層設計下,從內部與外部兩方面,充分發揮軌道交通作為骨干公共交通的作用。通過完善不同交通系統間的銜接,優化、調整公交線路,大力推動我市公共交通系統的深度融合。
內部即加快、加強地鐵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市目前只開通了一條地鐵線路,未來三年內將加快建設進度,推動地鐵形成“三向出島”的基本骨干網絡。結合城市發展需要,有序推進島外軌道交通網絡支撐城市“環灣發展”。遠期計劃構建由10條地鐵線路組成的城市線網。
外部即地鐵與公交、BRT的有效銜接。當前,軌道交通規劃與公共交通規劃的銜接主要通過宏觀的線網層面、中觀的線路層次、微觀的車站層面進行多層次融合。
市地鐵辦表示,在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過程中,將統籌考慮機場、火車站、港口、公路客運樞紐這些對外交通樞紐,提前預留軌道線站位空間;統籌考慮地鐵沿線與公交換乘首末站的設置,從而達到零換乘目的。配套開展公交線路調整規劃,優化調整公交線路和場站設置,推動社區公交線路與地鐵站點的銜接,并在車站層面進一步落實公共換乘設施和步行換乘空間。未來,還將進一步加強地鐵與慢行系統的銜接,包括增設自行車停放點、優化周邊自行車道、完善步行空間。
安全升級
加強巡查保障地鐵安全
地鐵作為重要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直接關系到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而地鐵的安全不僅取決于自身建設和運營的安全,還與其臨近的建筑物、構筑物、地下管線等外部建設項目有著直接關系。
《條例》將于2019年2月1日起施行,作為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市交通運輸局表示,將依據《條例》細化制定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管理相關規定;同時嚴格按照《條例》規定,對違反安全保護區管理規定、損害軌道交通設施設備等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查處,保障軌道交通安全運營。
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關人士說,“事實上,在《條例》出臺前,我們便把地鐵安全問題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2017年初就成立了地鐵保護辦公室,制定了詳細的地鐵保護方案,從源頭控制,通過巡查、技術審查、過程監管等系列措施來避免外部建設項目對地鐵產生影響,并對可能受影響的區域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監測數據產生異樣,立即采取應對措施,保證地鐵的正常運營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條例》出臺后,市軌道交通集團又逐條對照,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升級了保護措施。委托第三方,定期對地鐵沿線進行巡查,1號線每周巡查7次,在建線路每周各巡查2次,并將在1號線沿線設置界樁等地面標識。在整個施工建設期,由專人定期查看施工進度和工藝,防止建設單位擅自改變施工方案對地鐵結構產生影響,同時采取變形監測,實時掌握地鐵結構的變形情況。
《條例》對于禁止攜帶的物品也有明確要求。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關人士介紹,集團已先行制定了禁止和限制攜帶物品目錄,納入集團制度《廈門軌道交通安全檢查工作標準》,并按照目錄要求對乘客攜帶的物品進行安檢。《條例》正式實施后,軌道交通集團將進一步嚴格執行公安機關等部門制定的相關規范(標準)。
通力協作
推動軌道交通可持續健康發展
綜合開發是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關人士坦言,《條例》施行前,雖然我市結合線網規劃較早確立了“軌道+物業”開發模式和規劃、設計、建設“三同步”的總體思路,并率先研究明確了上蓋用地范圍和投資體制等,但受限于國家、省、市對于地鐵上蓋物業開發方面尚無相應法規可依,在同步開展用地征收、規劃設計、辦理項目建設手續過程中,特別是推進用地出讓方面遇到一系列問題。
《條例》實施后,重點解決了規劃功能問題、解決了軌道交通用地上可以同步實施綜合開發的相關問題、解決了創新供地方式問題、解決了審批部門無法可依問題。
數據顯示:我市地鐵1、2、3、4、6號線綜合開發總用地約289公頃,規劃有安置房、公租房、保障房、停車場等,同時開發建設地鐵沿線附屬空間。4個地鐵社區上蓋保障房綜合體項目總用地約24公頃,可提供近8000套保障房。
以人為本
提升軌道交通運營服務水平
《條例》對于地鐵的運營服務有著嚴格的規范,不僅要求保障正常運營,還要求經營單位要盡可能為乘客提供各種便捷服務。
軌道交通集團的運營服務提升從細節做起,運營第一年推出了愛心一對一、行李寄存、愛心救助、便民百寶箱、特色廣播、準媽媽、風雨無憂等服務,得到了乘客的點贊和認可。
“《條例》實施后,集團將進一步對標《條例》,以人為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在服務上下足功夫,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為市民群眾營造出便捷、舒適、溫馨的乘車環境。”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關人士說。
文明乘車
嚴格按照《條例》執行,處罰逃票等行為
地鐵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條例》對于文明乘車行為進行了明確規定,其中,對于逃票、影響地鐵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等行為,更是明確了罰則。目前,市交通運輸局正在抓緊組織制定《廈門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進一步規范乘客乘車行為,科學界定乘車權利和義務,引導乘客文明乘車。
軌道交通集團在日常管理中發現,目前主要存在這些不文明行為:車廂內躺臥、車內飲食、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踩踏座椅、追逐打鬧、大聲喧嘩、逃票等。
目前,工作人員會定時定崗在列車和站點內巡查,向乘客告知地鐵相關安全、文明乘車知識,并勸導乘客改正不文明行為。去年1至11月,集團票務部門共糾正逃票、冒用員工卡、學生卡、老人卡等票務違規行為6689次,補收票款28628.6元。《條例》施行后,地鐵運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取證后具有執法權。屆時,將嚴格按照《條例》執行各項處罰。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