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升物流 廈門被列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我市將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干樞紐的作用。
-我市在空港等方面優勢明顯。
海峽網訊(廈門晚報記者王紹亮圖/記者陳立新)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簡稱《規劃》)近日公布,明確了國家物流樞紐的6種類型,包括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和陸上邊境口岸型。廈門憑借優勢被列為港口型、空港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
6類國家物流樞紐廈門占港口型、空港型、商貿服務型“三席”
《規劃》依據區域經濟總量、產業空間布局、基礎設施聯通度和人口分布等,統籌考慮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需要,結合“十縱十橫”交通運輸通道和國內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選擇127個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城市作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規劃建設212個國家物流樞紐,包括41個陸港型、30個港口型、23個空港型、47個生產服務型、55個商貿服務型和16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據介紹,物流樞紐是集中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物流設施群和物流活動組織中心。國家物流樞紐是物流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是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綜合性物流樞紐,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干樞紐的作用。
廈門憑借優勢被列為港口型、空港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將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通過“三步走”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樞紐經濟增長極
《規劃》指出,到2020年,通過優化整合、功能提升,布局建設約30個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現代化運作水平較高、互聯銜接緊密的國家物流樞紐,促進區域內和跨區域物流活動組織化、規?;\行,培育形成一批資源整合能力強、運營模式先進的樞紐運營企業,初步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樞紐建設運行模式,形成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基本框架。
到2025年,布局建設15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樞紐間的分工協作和對接機制更加完善,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同時隨著國家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的進一步優化,以及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措施的持續發力,推動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
到2035年,基本形成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的國家物流樞紐網絡。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樞紐經濟增長極,將國家物流樞紐打造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國民經濟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推動力量。
延伸閱讀
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依托沿海、內河港口,對接國內國際航線和港口集疏運網絡,實現水陸聯運、水水中轉有機銜接,主要為港口腹地及其輻射區域提供貨物集散、國際中轉、轉口貿易、保稅監管等物流服務和其他增值服務。
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依托航空樞紐機場,主要為空港及其輻射區域提供快捷高效的國內國際航空直運、中轉、集散等物流服務和鐵空、公空等聯運服務。
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依托商貿集聚區、大型專業市場、大城市消費市場等,主要為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商貿活動、城市大規模消費需求提供商品倉儲、干支聯運、分撥配送等物流服務,以及金融、結算、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福建出臺“絲路海運”建設方案2019-03-29
- 交通運輸部:2019年物流成本將降低超1200億元2019-03-29
- 貨流更快、成本更低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物流大提速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