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11歲雙胞胎姐妹設計“橋隧組合式十字路口”治擁堵 喜獲國際發明大獎

    11歲雙胞胎姐妹設計“橋隧組合式十字路口”治擁堵 喜獲國際發明大獎

    11歲雙胞胎姐妹設計“橋隧組合式十字路口”治擁堵 喜獲國際發明大獎

    ▲姐妹倆展示紐倫堡國際發明展紀念徽章

    海峽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 每天傍晚望著樓下擁堵的十字路口,她們盼望著爸爸能早點回到家,一個樸素的想法,激發了姐妹倆無窮的創造力。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無紅綠燈十字路口”應運而生,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創新設計作品一出,在國內獲得不少獎項,并“走向”國際舞臺。

    近日,廈門鷺江新城小學六年級一對11歲的雙胞胎小姐妹火了,她們的科技創新設計成果《橋隧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在第70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上獲得了銀獎!

    這到底是一件怎樣的科技創新作品?近日,導報記者與“小小發明者”姚郟不約、姚郟不韋小姐妹面對面,聽她們講述專利成果背后的故事。

    1創作初衷“不堵車,爸爸就可以早點到家”

    未見其人,姚郟不約、姚郟不韋這兩個名字便足夠引人關注。帶著一系列的疑問,導報記者見到了她們,兩人留著一樣的蘑菇頭,溫文爾雅,說話聲音不大,但條理清晰。“你們誰是姐姐,誰是妹妹呀?”導報記者問,“我是不約,我比妹妹大3分鐘。”姐姐不約指著妹妹不韋。要不是不韋戴著眼鏡,還真分辨不出這對雙胞胎。

    小姐妹很嫻熟地介紹起她們名字的由來,不約說,爸爸姓姚,媽媽姓郟,“不約”出自《禮記·大學》“大信不約”,“真正講信用的人是不用訂約立誓的”。妹妹不韋接著說,“不韋是《說文解字》里優美和順的意思。”

    怎么會想到設計十字路口交通方案呢?小姐妹打開了話匣。原來,她們的家在呂厝十字路口旁,每當夜幕降臨,姐妹倆總喜歡從高樓往下望,總會看到“火龍”般的車流,“高峰期都要堵車到很晚,爸爸也經常很晚到家”。小姐妹看著想著,“要是不堵車,爸爸就可以和我們一起吃飯了”。不約說,爸爸是漳浦的公務員,平常周五才回家,她們和媽媽格外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時光。“如果沒有紅綠燈又不堵車,辛苦了一天的大人就可以早點回家吃晚飯了。”不韋說,她和姐姐就此萌生了解決擁堵的想法。

    平時,姐妹倆喜歡看科普類、探索類、偵探類的讀物,愛思考,這也成了她們思考的“課題”。隨后,姐妹倆寫了一篇“科幻”作文《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老師看到后,覺得孩子的創意不錯,便作為學校科技創新發明項目的思路和課題,引導她們探究和設計。那年,她們四年級。

    2作品成型歷經一年多實地考察和設計

    不約說,得到老師鼓勵后很興奮,她們開始了對交通知識的學習。

    “一開始想法很簡單,對實際交通規則和幾何圖形都不大懂,老師就開始教我們,讓我們多查資料多思考。”除了查資料,姐妹倆還利用課余時間,開始實地“考察”。“爸爸也經常帶我們去不同的十字路口觀察,并在紙上畫圖。”

    “我們覺得直行和左轉是最大的問題,如果可以克服,擁堵就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韋說,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她們在呂厝十字路口、湖濱中路與廈禾路十字路口實地觀察了不下十次。

    姐妹倆細心觀察發現,上下班高峰時即使沒有什么交通事故也會有很長的滯留車輛,這些車都是在等待直行和左轉的紅綠燈,“也就是說要緩解十字路口的排隊現象,最主要的是解決直行和左轉的紅綠燈問題”。她們因此想到了橫向直行和縱向直行分別在高架和隧道行駛。左轉車輛上行高架橋,下行后繞橋下左轉,這樣就有效避免了幾個方向的交叉。而這一設想,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如果沒有紅綠燈的話,就要用高架和隧道分流車輛。”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后,她們有了初步的設計圖。老師看到后,和姐妹倆不斷探討改進,從隧道的設計到車道的方向,經過一年多時間,數易其稿,最終形成了《橋隧組合式十字路囗道路》的創新項目作品。

    指導老師王慧萍對導報記者說,雙胞胎姐妹起初的想法是“粗線條”的,但很有創意,“我們今天看到的設計模型,是經過反復多次的修改、模擬、再修改而來,耗時長,但是她們在遇到困難或者瓶頸的時候并沒有放棄,孩子的這種精神很寶貴。”王老師認為,科學教育是一項艱巨而深遠的任務,保護好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善于提問,勇于解決,才能讓科學“落地”。

    3作品獲獎姐妹倆要將專利獻給廈門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因其新穎性和實用性,在今年3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同時,作品先后獲得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第十四屆宋慶齡少兒發明獎金獎、盧嘉錫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等獎項。

    今年10月,校長郭英俊只身帶著設計模型,代表不約、不韋遠赴德國參加第70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并代表她們答辯。創辦于1948年的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與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并稱世界三大發明展。孩子們的作品獲得評委一致認可,最終獲得銀獎。

    對于學生在國際上“露臉”,郭校長頗為感慨,“這是一個幸福的經歷,這對雙胞胎代表鷺江新城小學,代表廈門,也是福建省唯一的選手,站上世界舞臺,是中國少年的驕傲!”

    王慧萍老師介紹,作品獲得國際國內發明界認可,主要是因為它具有無障礙、無交叉、無變道、無紅綠燈控制四個特點,讓各個方向車輛各行其道,能大大緩解十字路口的交通壓力。從結構設計上來說,將橫向高架橋和縱向地下隧道巧妙地進行組合,在十字路口構造出高架層、下穿層和地面層,形成橋隧組合式的三層立交。此外,設計最大的亮點是所有直行的車輛都通過高架橋或下穿隧道雙向直行,在高架橋橋面兩側設有下橋岔道,各個方向的左轉、右轉、調頭都在地面層行駛,而行人通行是通過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通道。這樣一來,車輛告別“禁左”,各個方向的車輛和行人各行其道,提高了車流通過率,也確保了交通安全。

    對于自己的作品獲得國際發明大獎,雙胞胎姐妹謙遜地表示,沒有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就沒有今天的成績。“我們的榮譽不僅僅屬于鷺江新城小學,更屬于廈門。我們希望將專利獻給廈門,讓它真正服務于城市建設。”

    專家點評

    設計難能可貴具有可行性

    對此,集美大學交通問題專家林地球教授進行了點評:不約和不韋很聰明,這樣的設計值得肯定,難能可貴,考慮到不同方向的車輛交會和行人通行,可以有效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是具有可行性的,能為城市建設道路的改造和規劃提供借鑒。

    林教授分析,這項設計符合未來城市發展“向地下要空間”的趨勢。利用高架和隧道巧妙組合,相比單純的地面高架,有效減低了地面標高,且節約成本,更具安全性和結構穩定性。

    此外,林教授也提到,將設計應用到實際建設中還需因地制宜。這項設計占地空間大,比較適合用在新城建設中。同時,具體設置幾個車道,以及高架和隧道的施工也要考慮到地質狀況。

    林教授指出,少年強則國強,孩子們的創新值得贊許和鼓勵,而創新也是民族的未來。

    導報記者林毅彬林少蓉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放心消費在福建”行動賦能福州商業街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青龙| 梁河县| 马山县| 巴青县| 赤城县| 望城县| 宝坻区| 射阳县| 龙泉市| 潞城市| 扶风县| 榆社县| 庆云县| 娱乐| 湖北省| 阜宁县| 湘潭市| 阳信县| 武陟县| 柘城县| 长汀县| 嘉兴市| 台安县| 逊克县| 巴林右旗| 田林县| 三台县| 新泰市| 乌审旗| 寻甸| 仁化县| 开封市| 于田县| 佛学| 博罗县| 名山县| 仁寿县| 永胜县| 卢氏县|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