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從不拒絕只說“好”的“全仔”走了 居民含淚送別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陳佩珊 通訊員 顧成龍)10月30日,全仔走了,因為腦溢血,年僅41歲。

    10月31日,全仔的葬禮在塘邊社區籃球場舉行,這里也是他兩天前工作時倒下的地方。來送行的人從塘邊郵電局排到了塘邊農貿市場。他們當中,很多是土生土長的塘邊社區居民,還有很多來廈務工人員。

    大家都夸全仔好。但一細問,他們竟一時語塞,不知道20多年積累的萬般好從何說起。可他們都記得,全仔本名佘萬全,曾是塘邊社區調委會主任,是社區的一塊寶。

    從不拒絕只說“好”的“全仔”走了 居民含淚送別

    10月29日下午,佘萬全(左二)在社區籃球場做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反邪教宣傳。塘邊社區供圖

    最后一刻仍在工作

    10月29日早上,全仔接到了社區一居民投訴稱,隔壁的老人撿垃圾,堆滿了兩家之間的公共用地,臭氣熏天。全仔馬上從社區警務室出發,勸說老人,清理現場。

    鄰里糾紛還未處理完,全仔又接到消息,社區一出租房內有一老人猝死了。他馬上通知聯防聯調隊員前往現場,配合警方工作。

    12點多,全仔回家吃了午飯。短暫休息后,他又趕往社區籃球場。因為下午有宣傳活動,他負責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反邪教宣傳。

    下午近4點,人群漸漸散去。“兄弟們,結束了,我們回警務室。”全仔招呼現場的隊員往籃球場外走。沒走幾步,全仔就向身邊的王志勇借了肩膀:“讓我靠下,不太舒服。”

    緊跟在他們之后的鄭海斌發現,一向身強體壯的全仔竟滿頭大汗,頭一直搖,手摸著脖子。就在鄭海斌納悶時,全仔癱在了王志勇的身上。“打120,叫我老婆來。”這成了全仔說的最后一句話。送醫后,全仔始終昏迷,直到第二天離世。

    塘邊社區書記、主任陳桂蘭等人告訴記者,將全仔送醫后,他們曾打電話給家屬,讓他們帶上全仔的社保卡,可家屬翻箱倒柜都沒找到。最后,他們發現卡在全仔身上。

    “全仔身體很好,冬天也常穿短袖。以前也沒見他隨身帶社保卡。”居民們推測,可能全仔已察覺身體異樣,也想去醫院看看,但因事務耽誤了。

    全仔一直這么忙,忙到連一張像樣的個人照都沒有。葬禮上的遺像還是聯防聯調隊員從他平時的工作照里裁下來的。

    從不拒絕只說“好”

    10月31日上午,康樂幼兒園塘邊分園的孩子們要出門秋游。幾天前,全仔就叮囑隊員們去幫忙:“接孩子們秋游的大巴有12輛,我們到時去維持下交通秩序,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地出門。”

    孩子們不知道,那個熟悉的叔叔不會再出現了,而這也成了全仔交代隊員們的最后一件事。10月31日上午7點多,5名隊員去了幼兒園,完成全仔交代的任務,隨即趕往全仔家幫忙葬禮事宜。

    對于社區的大小事,全仔一直這么上心。1995年,全仔進入社區參加工作。他說:“我只想把塘邊建設得更好些,只想讓居民生活得更舒適些。”20多年來,他為了這個目標不斷努力,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上絞盡腦汁,在糾紛預防上費心盡力。

    為保障居民安全,又考慮到派出所的警力不足,全仔在社區內成立聯防聯調隊。在他的帶動下,隊員們情緒高漲,每日不辭辛勞地在轄區內巡邏。不僅是工作日,節假日也輪流值班,為居民保駕護航。有了這支隊伍,塘邊社區的治安事件明顯減少,居民安全感顯著提高。

    數十年如一日,全仔在社區的威望越來越高,成了居民與社區溝通的橋梁之一。

    2016年,余斌來到塘邊社區,他是湖里派出所塘邊社區警務室的協警。在他看來,全仔就是社區里的“活地圖”“通訊錄”:誰家門牌號幾號、誰的電話多少、誰家啥情況,全仔都門兒清。

    “剛來塘邊社區的時候對這里不熟,都是全哥帶著我們到處走,有什么事都是全哥幫我們協調。”余斌告訴記者,在DNA數據采集初期,居民對此不理解,采集工作難以推進,有時還會被居民從家里趕出來。

    全仔知道后,帶著余斌等人挨家挨戶去溝通。“后來,只要居民一質疑,我們就建議他們向全哥核實,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目前,整個社區僅剩10人未采集數據,其中,全仔作出了大貢獻。

    10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被全仔視為第二個家的社區警務室。得知記者想進行采訪,聯防聯調隊員、社區居民來得越來越多,他們七嘴八舌地回憶著全仔生前的點點滴滴。

    一名居民告訴記者,警務室前這塊地的拆遷,全仔做了很多協調工作,“大家都說這里要設計成綠化帶、建設休閑場所,可全仔看不到了。”

    閩南話說‘人人好’,全仔就是這樣的人。”陳桂蘭紅著眼,翻出了微信聊天記錄。多余的話沒有,一個個“好的”都是全仔的回復。湖里司法所原所長林佩紅說,全仔就是個不會說“不”的人。

    從不拒絕只說“好”的“全仔”走了 居民含淚送別

    10月29日上午,佘萬全(左一)處理了一早上的鄰里糾紛。塘邊社區供圖

    居民自發為他送行

    小陳不住在塘邊社區,是社區里的一位二房東,但全仔的葬禮,她也去了。

    兩個多月前,因房客交不出房租,小陳曾向全仔求助。“那天晚上11點多,他就在出租房那等我。”當得知房客交不上房租是因為工資沒發時,全仔轉身做小陳的思想工作。他讓小陳再寬容下,一邊則勸說房客先交部分房租。

    糾紛化解了,但全仔的工作還沒結束。他仔細向房客詢問工資緩發一事,準備幫房客討薪。說起全仔的突然離世,小陳直說“舍不得”。她告訴記者,每次有事找全仔,他都第一時間來幫忙。

    葬禮上,社區里的外地新娘小邵也來了。她帶著與前夫的孩子嫁入了塘邊社區。在發現自己得了重病后,小邵的丈夫堅持要與她離婚,只因擔心小邵和男孩分了他的財產。得知此事后,全仔主動登門調解。全仔引導小邵老公回憶小邵在病床前照顧他的點滴,也從法律角度上消除他的顧慮。最終,小邵老公撤回了離婚起訴。全仔還幫小邵一家解決了另一起棘手的糾紛。

    全仔先是化解了小邵一家與另一家人的房產之爭,又妥善處置了小邵老公與親兄弟之間的家產之爭。“這三件事的調解持續了好多年,全仔三天兩頭就來家里。”小邵告訴記者,作為當事人,她自己都身心俱疲,但全仔堅持不懈。也正是因為全仔多年如一日的幫助,她才能和孩子們住進新房,過上安穩日子。提起全仔,小邵滿是感激。

    全仔幫助過的人不計其數。在全仔看來,不管是本地人口還是來廈務工人員,只要工作生活在塘邊社區,就是自家人。自家人有什么糾紛,自己身為社區調委會主任,理應出面化解。

    實際上,全仔家的經濟情況一般,但他處理糾紛時常自掏腰包帶上茶、米、油等,拉近與當事人的距離。社區居民也都知道,有糾紛找全仔,找全仔就去調解室。

    “不急不躁,默默奉獻,甘做百姓解憂人。”湖里司法所所長顧成龍這樣評價全仔。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全仔平均每年化解糾紛60多起,不包括口頭化解的小糾紛,他還總結出了“快、準、細”的工作方法,預防、調解鄰里糾紛,確保了社區穩定,鄰里和睦。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大學子走進荔城赴三棵樹涂料公司考察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岗巴县| 双流县| 格尔木市| 舟山市| 米泉市| 郑州市| 巴青县| 嘉鱼县| 汝南县| 长沙市| 两当县| 泰安市| 施甸县| 府谷县| 运城市| 芦山县| 宝应县| 宜宾县| 布尔津县| 福泉市| 定远县| 伊川县| 淳安县| 丽水市| 治多县| 吐鲁番市| 贵德县| 区。| 舞阳县| 通渭县| 阿图什市| 九江县| 巩留县| 芮城县| 霍邱县| 晋江市| 杭州市| 霍州市| 贡山|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