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開漁一月海上逐鮮 漁船滿艙最大一條200多斤

    開漁一月海上逐鮮 漁船滿艙最大一條200多斤

    開漁一月海上逐鮮 漁船滿艙最大一條200多斤

    開漁一月海上逐鮮 漁船滿艙最大一條200多斤

    海峽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開漁即將滿月,近一個月來,廈門高崎避風塢,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艘船輪番靠泊,帶來了魚蝦滿艙。

    漁市熱鬧忙碌,一框框帶魚、黃花魚、海蝦海蟹、魷魚等豐富海產被搬到岸上交易,冰凍、打包、裝箱。漁民忙裝卸漁獲,運送海鮮的車輛進進出出;

    漁民喜笑顏開,有的抬魚上岸,有的稱魚、選魚分類,吆喝聲不絕于耳,那是對大海恩澤的喜悅;

    這些漁獲,或發往水產批發市場,或被海鮮販子成批收購,但最終都將成為廈門市民餐桌上的美味。

    船老大陳建國,站在岸邊,點了根煙,看著這一派繁忙的景象。“8月16日才出海收海鮮的,兩三天跑一趟,回來卸完貨,馬上就出海。”老陳雙腳著地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小時。

    記者采訪老陳時,不時有人跑來找老陳,“出海累,岸上更累,啥都得管”。在老陳心里,他帶回的不僅是新鮮的漁獲,更是人們對海鮮的期待。

    聊完已是中午12點,海鮮卸完了,老陳也要出發了。他吆喝了一聲,大家上船,漁船緩緩離港。

    漁船返港:漁獲滿艙最大一條200多斤

    “漁船回來嘍!”8月26日清晨,3艘海鮮收購船返港,緩緩停靠高崎避風塢泊位。船上的生猛海鮮,鮮活登陸。

    守在岸邊的,是廈門鮮之源水產產銷專業合作社老板老朱,他帶著一眾員工等候在高崎避風塢泊位邊上。每每漁船靠岸,他們都得忙上四五個小時。

    此次歸來,魚滿艙——3艘船帶回60多噸新鮮海產,有近百種,有蝦有蟹,有大石斑魚、大西宮閣、赤壁魚、秋歌魚,還有魷魚、目魚、章魚、扒皮魚等等。

    活鮮最先登陸;其次是冰鮮,用凍盤裝好,鋪上碎冰再裝車,一輛車能裝320盤;捕上來大家伙,放在最后處理。“哇!好大一條魚。”當日,記者在一艘返港的漁船上看到,一條大魚被吊車高高吊起,特別引人注目。“這條魚有200多斤,平時捕上來的都是幾十斤的,這么大的比較少見。”搬貨的漁民說。

    還有一條魴魚,100多斤重,體型四四方方,很難搬運。四五個搬運工,連拉帶拽,還找來一塊門板,才把它抬到車上。

    朱老板看著一箱箱漁獲,抽根煙,笑笑。

    據了解,鮮之源水產產銷專業合作社有自己的船隊,野生捕撈,其中有7艘漁船停靠在廈門高崎避風塢,基本保證每天都有漁船滿載海鮮返港,卸貨后直接送往朱老板的店——“漁人小鎮”和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

    當然,也有一些海鮮販子騎著三輪車到碼頭進貨,再送往八市、四里菜市場。

    討海不易:海上收魚兩三天跑一個來回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船老大陳建國,地地道道的浯嶼島人,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15歲那年,老陳就跟著家人開始出海打魚。“以前跟著大船出海,十天半個月都在海上漂著,有時三四天見不到一個人影兒,不管吃飯、睡覺都伴著船體的搖晃,風浪大時根本站不住。”老陳說。

    從小跟魚蝦蟹一起長大,在海上一奔波就是30多年,海風吹黑了皮膚,當年的小陳也已經變成了老陳。

    除了3個多月的休漁期,還有臺風天,老陳其他時間都在海上,“現在不捕魚作業了,只開運輸船,專門在海上收魚,兩三天一個來回,這樣還能經常著陸一下”。

    今年8月16日,遠海開漁。老陳的船起航,去臺灣海峽那片海域找漁獲。

    如何找到漁獲?老陳說,船上有衛星電話,也有無線呼叫機,誰捕到了好貨就及時呼叫,這時運輸船就趕過去收漁獲。“捕魚作業船位置不同,我們開過去近的半小時,遠的要兩三個小時。”老陳的船先靠上了第一艘漁船,船上的工人將一百多箱漁獲逐一過秤。這些海鮮大部分是魷魚、赤壁魚、午魚、馬鮫魚、赤鯮魚,都是平日廈門菜市場常見的。海鮮一到運輸船上,便迅速放入船艙,撒上冰塊保鮮。

    一些較貴的活鮮,比如各種斑魚、龍蝦、螃蟹等,則被送往船尾的養殖區暫養。

    再碰上一艘船,再收。收購船甲板下的冰塊漸漸變少,船艙一個個滿了起來。“這次運回了十余噸的漁獲,裝了1000多凍盤。”26日早上8點,老陳的船靠港,卸完一船的海產后,馬上打冰、加水、補充食品等補給工作,12點又再次出海,從廈門高崎漁港以每小時七八海里的速度緩緩駛出。

    老陳53歲了,30年的海上捕魚生活,他總結了兩個字——無聊,可這是他賺錢的唯一途徑。他不知道自己還會跑多久的船,他也沒有讓孩子下海,“討海不易,還是岸上的生活平穩安逸”。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东至县| 会泽县| 西吉县| 博兴县| 江安县| 福贡县| 琼结县| 吉首市| 炎陵县| 霍州市| 唐海县| 禹城市| 阜南县| 遵义县| 阜康市| 威海市| 无棣县| 当阳市| 宁陕县| 岳阳县| 山东省| 霍州市| 蒲江县| 科技| 谷城县| 阿巴嘎旗| 大同市| 南昌县| 江源县| 濮阳市| 巩留县| 伽师县| 农安县| 杨浦区| 通城县| 金沙县| 通城县| 西昌市| 特克斯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