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她收到停車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車系統泄露車輛信息

    她收到停車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車系統泄露車輛信息

    ▲關注停車場的智能停車系統公眾號,就能網上繳費,但也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

    她收到停車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車系統泄露車輛信息

    海峽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 出入停車場無須取卡,繳費通過手機操作就能完成,極大方便了開車出行的市民。如今,越來越多的停車場都在使用這樣的智能停車系統。

    但作為車主的你可曾想過,停車信息可能會因此被泄露。

    最近,一男子出去喝酒,把小車停進酒店停車場,妻子通過手機收到相關的停車信息。這對小夫妻大吵了一架,還差點鬧了離婚。

    智能停車系統確實存在泄露車輛停放位置信息的可能,導報記者對此也展開了調查。

    事件1

    丈夫把車停酒店妻子誤會他出軌

    王先生和蔡女士夫婦家住杏林。因為智能停車軟件引發了一場“誤會”,夫妻倆大吵了一架,鬧起離婚。

    7月27日晚上8點多,王先生在家接到朋友的電話,約他去外面跟幾個朋友喝酒。征得妻子同意后,他便開車出門了。

    過了大約半小時,蔡女士的手機收到一條推送信息:老公把車子停放到一家酒店的停車場了。

    蔡女士看到信息后,認為丈夫可能出軌,當即打電話過去質問,但王先生并沒有接聽電話。氣急敗壞的蔡女士趕到這家酒店停車場,并找到了車。

    這時,王先生回電說在酒店附近的一家酒吧跟朋友喝酒。發現妻子的情緒不對,他趕緊從酒吧出來當面解釋:“酒吧附近不好停車,我擔心車子被貼罰單,所以才把車子停到酒店的停車場里。”

    但不管王先生怎么解釋,蔡女士就是不聽,大吵了一架,還說要離婚。最后,在朋友、酒吧和酒店工作人員三方的共同證實下,夫妻倆才化解了這場誤會。

    那么,王先生去了哪里,蔡女士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蔡女士告訴導報記者,她和丈夫一起去那家酒店參加過婚宴,而該酒店停車場使用的是一款智能停車軟件,只要關注微信公眾號就能繳停車費。“那次剛好是我用微信付的費用,只要繳過費,車牌號便和手機綁定了,下次只要車子再進入停車場,手機就會收到停車系統推送的進場通知。”

    此事證明,智能停車系統確實存在泄露車輛停放位置信息的可能。也有其他市民反映,遭遇被人實時“監控”車輛的尷尬。

    事件2

    朋友幫忙付車費從此知道他去哪

    “你今天又去哪里浪了?我知道你的車子開到哪里去了。”前幾天,在島內從事金融行業的寧先生和朋友一見面,朋友便一臉壞笑,讓他摸不著頭腦。

    寧先生再三追問,朋友才告知:他是通過一款叫“i車位”的智能停車軟件得知寧先生的車子的去向。

    雖然這只是個玩笑,但寧先生卻覺得不安全,隱私這么容易就被曝光了。“這款停車軟件有疏漏啊,認證資料很簡單,對用戶的識別度很低,只要車牌號和手機就可以。”

    寧先生認為,當天開車去了哪里,很容易被人實時監控和掌握,“要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惡意關注,追蹤車輛的去向,隱私就會被曝光”。

    從事律師行業的林先生也深有體會。前段時間一個晚上,他應酬喝酒后,打電話請朋友來酒店幫忙把車開回家。離開停車場時,朋友代付停車費,也就是說,車輛已經綁定了朋友的微信。“之后,只要我去了使用同款智能停車軟件的停車場,我朋友就會收到微信推送的相關入場信息。”

    寧先生一向行事謹慎,讓朋友微信解綁他的車牌。出于安全考慮,他決定不再使用智能停車軟件,“也就稍微麻煩一點,我就用現金付停車費”。

    記者體驗

    知道車牌號就能查到停哪里

    昨日上午11點20分,導報記者開車來到SM廣場一期的停車場。

    停好車后,導報記者借用朋友的手機,登錄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i車位”,再輸入車牌號,點開“代繳車費”,就可以看到入場車輛的車牌和信息,其中,停車場一欄顯示“車主已隱藏停車場”,入場時間只顯示2018-08-14;而切換到“停車繳費”,輸入車牌號,停車場顯示為“廈門SM城市廣場”,入場時間則非常具體,精確到秒。

    也就是說,若對方停車的停車場使用了智能停車軟件,你只要知道對方的車牌并通過微信關注到該軟件,就能知道對方的車子停在哪里。

    昨日下午2點多,導報記者來到文化藝術中心停車場。這里使用的是速停車智能停車系統。

    因為此前用微信關注過該系統的公眾號并用手機注冊了速停車,導報記者一進場,微信便收到提示。同樣,導報記者用朋友的手機輸入車牌號,并選擇車輛繳費,就輕而易舉知道了車子的去向。

    然后,朋友開著導報記者的車到杏林一個停車場,這里同樣使用了“速停車”智能停車軟件。朋友開車一進入該停車場,導報記者的微信便收到相關入場信息、停車場情況以及入場時間。

    這些體驗進行之前,導報記者并沒有在該智能停車系統綁定車牌進行認證。

    客服回應

    可上傳行駛證進行車輛認證

    昨天下午,導報記者致電速停車客服。客服人員回復,他們也經常接到車主的投訴,說車子的去向被別人所掌握。“車主不愿意被他人知道車子的動向,那么我們就建議他們做車輛認證,只要上傳行駛證的圖片到平臺,這樣別人就查詢不到任何關于車子的信息。”

    客服還說,另外有種情況需要注意。比如,你家中有一臺車,一家人都在使用,輪流開。你用你的微信和行駛證認證了這部車,那么你的家人開這部車,在使用速停車的停車場停車時,就只能現金繳停車費,無法用微信等支付停車費。如果這部車沒有進行認證的話,那么家人開這輛車外出,也可以通過該停車系統用微信等支付停車費。同時,他人也很容易通過手機就查到車子所停的位置等信息。

    使用“i車位”的寧先生也打電話咨詢了客服。客服回復,綁定車牌號和行駛證,證明車子是自己的,別人就查詢不到相關具體信息了。“i車位”公眾號也提醒用戶,為保護隱私,請前往“個人中心―隱私保護”中上傳行駛證認證。

    律師說法

    運營者應確保個人信息安全

    福建自暉律師事務所張嘉嘉律師認為,停車軟件因系統設置不當等原因,導致存在泄露用戶定位的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停車軟件應當采取合理措施對存在泄露用戶隱私的風險進行補救。

    如停車軟件拒不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規定,停車軟件服務提供商除了需要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外,有關主管部門還應當對停車軟件服務提供商實施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視情節予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導報記者黃敏江/文陳巧思/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天津市| 松阳县| 石阡县| 珠海市| 从化市| 板桥市| 梓潼县| 淳化县| 德保县| 开原市| 澳门| 内江市| 古浪县| 博湖县| 华坪县| 阜阳市| 稻城县| 白山市| 太湖县| 分宜县| 来凤县| 绵竹市| 舟山市| 凤阳县| 新绛县| 长子县| 洪雅县| 高州市| 湟源县| 西华县| 乌兰浩特市| 汶川县| 安丘市| 婺源县| 冷水江市| 大关县| 佛山市| 辽宁省| 大庆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