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原標題:“放魚日”活動熱火朝天 百萬尾魚兒放流大海

    “放魚日”活動熱火朝天 百萬尾魚兒放流大海

    大家齊心努力,100萬尾魚兒被放流大海。

    海峽網6月7日訊 (海西晨報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陳建春 王依璐)6月6日是我國的“全國放魚日”。昨日下午,按照農業部和省海洋與漁業廳的統一部署,圍繞“江河湖海、年年有魚”主題,結合今年增殖放流工作的任務安排,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在環島路“一國兩制”沙灘海域開展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

    此項活動開展至今已有四個年頭,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邀請市民參與。活動現場,由市海洋與漁業系統工作人員、社會志愿者以及熱心市民組成的放流隊伍超過百人。

    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100萬尾魚兒被放流大海,其中包括黑鯛55萬尾、黃鰭鯛45萬尾,平均規格為全長5厘米以上。

    放流全過程,活動主辦單位邀請公證處工作人員參與監督,并聘請市海洋與漁業專家組的專家對放流品種、規格大小、數量及種質進行鑒定確認。

    海上放流結束后,海洋與漁業系統工作人員及社會志愿者還積極開展海灘垃圾清理活動,并發放《增殖放流宣傳手冊》。

    亮點1

    連續16年增殖放流效果顯著

    近年來,廈門市民經常可以在市場上買到野生長毛對蝦、大黃魚等曾經在廈門海域多年不見的海捕產品,而且價格也較幾年前降了許多。這和廈門16年來持續開展增殖放流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同全國許多沿海海域一樣,廈門的漁業資源一度嚴重衰退,海洋生態環境急需修復。20世紀80年代,有關部門在同安灣進行漁業資源調查時,一網的漁獲物可達幾百斤,而到本世紀初,一網的漁獲物就只有幾斤了。

    近年來,廈門持續加大財政投入,采用人為方式向海洋投入大量漁業生物苗種,有效促進了海洋生物種群恢復增長,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不少漁民反映,廈門灣近年出現了多年來難得一見的魚汛。

    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增殖放流活動對于養護和改善水源、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種質資源可持續發展、確保水生態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增強社會護漁意識、推動八閩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亮點2

    廈門創新做法值得全省借鑒

    十多年來,廈門市不斷探索增殖放流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形成了一些在全省,甚至全國都值得借鑒的創新做法。

    廈門的增殖放流工作在充分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建立了科學的方法、嚴格的管理流程:工作方案和招投標技術指標經過專家組的嚴謹論證,放流的魚苗通過政府公開招標進行購買,苗種來自有資質的生產單位并經檢疫合格,放流全過程接受市民和第三方機構的監督……

    市海洋與漁業局積極通過與媒體合作,征集熱心市民、企業參與增殖放流活動,在社會上逐漸形成愛護海洋資源的共識。

    廈門的增殖放流活動還積極尋求與周邊區域的合作。廈門已經連續3年與金門聯合開展增殖放流活動,6月8日,廈金“兩門”將第四年合作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為海峽兩岸共同保護海洋生態資源做了有益的探索。

    當前,廈門的增殖放流工作還在進一步完善和深入,以期為子孫后代保留一個魚蝦嬉戲的廈門灣。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额尔古纳市| 团风县| 华亭县| 平果县| 满洲里市| 图们市| 应用必备| 油尖旺区| 沁水县| 来安县| 陇西县| 榆树市| 会东县| 天津市| 同江市| 新兴县| 海原县| 山阴县| 昌黎县| 公安县| 吉林省| 政和县| 汝阳县| 汾阳市| 珠海市| 偃师市| 苍南县| 潞城市| 仁寿县| 玉溪市| 乌拉特中旗| 华蓥市| 临城县| 拜泉县| 武义县| 威远县| 嘉禾县| 偃师市| 芮城县| 永胜县|